征棹

征棹,漢語辭彙。 拼音是zhēng zhào, 亦作“ 征櫂 ”,是指遠行的船。 出自北周庾信的《應令》詩:“浦喧征棹發,亭空送客還。”

基本信息

詞目

征棹

拼音

zhēng zhào

引證解釋

指遠行的船

唐.陳子昂《遂州南江別鄉曲故人》“楚江復為客,征棹方悠悠。故人憫追送,置酒此南洲。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違此鄉山別,長謠去國愁。”

唐 張九齡 《餞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別筵鋪柳岸,征棹倚蘆洲。獨嘆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唐 張旭 《清溪泛月》詩:“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勞歌。”

唐 白居易《別蘇州》: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餞筵猶未收,征棹不可停。

前蜀 李珣 《菩薩蠻》詞:“捻得寶箏調,心隨征櫂遙。”

宋 趙抃 《初入峽》詩:“險磧惡灘各幾許,晚停徵棹問漁翁。”

宋牛希濟《臨江仙·峭壁參差十二峰》: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至今雲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