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

往生論乃天親菩薩〔佛滅後九百年頃,出生北印度健陀羅國之富婁沙富羅城,婆羅門種族之家〕修學淨土法門的心得著述。來到中國,則有曇鸞大師〔公元476~542年,山西雁門人〕造的《往生論注》。《往生論注》凝聚了自馬鳴、龍樹、天親菩薩以來,古印度純正的淨土教理。然後融入中國的本土文化,對於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事理、因果、性相,與佛境界的狀態,和盤托出,是一部奠定後世淨宗脈流的巨作。曇鸞門下出道綽大師,一生講淨土三經近兩百遍。道綽門下出善導大師,被後人尊為淨宗二祖。中國淨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2005年於東林寺淨土宗研究生班,講解此論注。

介紹

往生論乃天親菩薩〔佛滅後九百年頃,出生北印度健陀羅國之富婁沙富羅城,婆羅門種族之家〕修學淨土法門的心得著述。來到中國,則有曇鸞大師〔公元476~542年,山西雁門人〕造的《往生論注》。《往生論注》凝聚了自馬鳴、龍樹、天親菩薩以來,古印度純正的淨土教理。然後融入中國的本土文化,對於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事理、因果、性相,與佛境界的狀態,和盤托出,是一部奠定後世淨宗脈流的巨作。曇鸞門下出道綽大師,一生講淨土三經近兩百遍。道綽門下出善導大師,被後人尊為淨宗宗祖。中國淨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2005年於東林寺淨土宗研究生班,講解此論注。

往生論的主旨,在以身示範五念門行,勸導一切眾生共同往生彌陀佛國。

五念門即: 一、禮拜門; 二、讚嘆門; 三、觀察門:四、作願門;五、回向門。

全論由“偈頌”及解釋偈頌的“長行”兩部分組成,以《無量壽經》為主,總攝淨土三經要義,為三經通申之論。

本論對淨土門建設最重要的貢獻有兩點:

(一)確立行道者的目標——願生彌陀淨土,速疾成佛;

(二)確立往生淨土的方法——五念門。

觀察門為觀察國土、佛、菩薩二十九種莊嚴而起“信”,作願門為“願”,讚嘆門為稱名之“行”,故五念門涵蓋“信願行”。

解門之要,在觀察門之“觀佛本願力”; 行門之要,在讚嘆門之“稱彼如來名”,故五念門濃縮即是“本願稱名”。

可知《往生論》為繼承《易行品》彌陀本願稱名之骨髓,而在目標上,將一般大乘佛法之此土不退,推進為彼土往生、速疾成佛; 在方法上,將單一稱名加以系統理論化,豐富擴展為五念門。“願生”為對外的目標宣示,“五念”為對內的行業規範。由此淨土教門從普通大乘法門之發菩提心(目標)、六度萬行(方法)之中迥然獨立而超出。

《往生論》要義

願生為宗

《往生論》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淨土論”,或“無量壽經論”,菩提留支流支譯,收藏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全論由偈頌與長行兩部分組成,偈頌總攝經義,長行解釋偈頌,以偈頌為主故,題名總稱為“偈”。

“無量壽經”是指天親菩薩造論所依據的經典,曇鸞大師釋為“淨土三經”淨土三經。

“優婆提舍”是梵語音譯,本指佛論議經。天親菩薩依佛經造論,與佛教相應,入佛法相,也稱為“優婆提舍”:此是顯明此論之性質與地位。

“願生”是願生彌陀淨土。

“偈”是佛法之讚美歌,也稱“頌”。

題名的意思是:含有《無量壽經》論文性質的願生之歌。

“願生”二字是題眼,顯明論之宗旨、目的,反覆出現在偈頌與長行中,屢屢強調之。如偈一開始天親菩薩即表明: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接下來說: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

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觀國土十七種功德畢,又說: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結論時回向說: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

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總之,本論為天親菩薩表達自己願生,並呼喚一切眾生與他共同願生彌陀淨土為目的。

偈頌大意

既然名為“願生偈”,當然是以願生為宗旨,但不是單調地說願生,而是以淨土三經為依據,系統地闡明為什麼要願生,願生的淨土是怎樣的淨土,願生的原理、方法及利益等等,以此勸導眾生共同往生,所以得名“優婆提舍”。

偈頌共二十四首,總分四重:

第一重,即第一偈: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天親菩薩先說明他自己一心愿生彌陀淨土。

第二重,即第二偈: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

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天親菩薩說明他為什麼願生彌陀淨土:是依據淨土三經了知彼佛及其淨土是真實功德之相,隨順釋尊之教敕而願生。

第三重,即第三至第二十三偈,共二十一首。說明所願生的淨土是怎樣的真實功德之相,以及如何生起願生之心,為“願生”提供系統的理論依據。

分三方面:

先觀察其淨土之德有十七種,欣慕其為第一義諦妙境界相而願生。

再其次觀察彼佛八種功德,了知彼佛不可思議本願力,願生稱名者皆得往生,速疾成佛,因而一心歸命彼佛之救度而願生。

再觀察菩薩四種功德,這是已往生者擁有的功德,形同自己往生之後的情形,因而樂習而願生。

國土為往生之處所,佛為往生之強緣,菩薩為往生之示範。觀此三種真實功德之相,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第四重,最後一偈: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

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如是彼佛救度,能令遇者無空過,所以不僅我自己願生,也盼望一切眾生與我同生。

以圖表示:

天親菩薩根據淨土三經釋尊之教說,了知彌陀淨土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以彼佛願力為強緣,願往生者皆得往生,速得菩提,因而歸命彼佛救度,稱念彼佛名號而願生彼佛淨土;並呼喚一切眾生共同往生。此即願偈之大意。

《往生論》四要偈

根據曇鸞大師《往生論注》,以願偈配五念門,並配通常之三分,如“《往生論?願生偈》構造表”所示(本書第三頁)。

進一步凝練,則成四要偈,如圖:

首尾二偈含四念門,中二偈為觀察門。本來觀察門大分國土、佛、菩薩三種、細別有二十九種功德莊嚴,根據《淨入願心章》之釋,此二十九種功德莊嚴一一攝入於“觀彼世界相”之“清淨功德”及“觀佛本願力”之“不虛作住持功德”,故以此二偈為要,總攝觀察門。

此四要偈之關係,首一偈是天親菩薩申明自己歸命願生,次一偈說明所願生之安樂國是怎樣的國土,再次一偈說明所歸命之佛是怎樣的佛,最後一偈回向眾生共同往生彼國。

又最初一偈為自利,最後一偈為利他;中二偈擔荷前後,正是能夠自利利他之所在。然依報攝於正報故,以佛本願力為根本。也就是天親菩薩觀知彼淨土是如此的清淨超越、彼佛有如此之本願力故,而一心歸命願生;亦同時亦因為佛有如此本願力故,而普願眾生共同往生,顯示出淨土門之自利利他皆是佛力。由此可知,“觀佛本願力”一偈正是理解全論的眼目所在。

立足於“佛本願力”的高度,通覽全論,如乘飛機俯視群峰,無有礙障礙。即如一般視為難行道內容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等,無一不是依據於佛本願力而成就。

曇鸞大師撰《往生論注》解釋《往生論》,根本上正是依據此偈。如《論注》開宗明義即指此論為易行道之書,是根據此偈“遇無空過者”。解釋易行道之所以易在於佛力,是根據“觀佛本願力”。《論注》結論舉出彌陀三願證明眾生速得菩提在於彌陀本願力,是根據此偈說“佛本願力,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而中間釋義時,或說“願往生者,皆得往生。”或說“但令不誹謗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或說“十念業成。”或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都是在說明佛本願力令遇者無空過,皆得往生。而解釋觀察門二十九種功德莊嚴時,上卷釋偈頌,一一征之“佛本何故起此莊嚴?”此是觀佛當初之本願;下卷釋長行,一一征之“此云何不思議?”而觀之於佛之本願力。故雖說觀二十九種功德,一一皆歸宗於觀佛之本願,以及本願成就之力。

誠然,《往生論》為純然佛力之教、易行之道。但佛本願力究竟是如何產生其不虛作住持功德之作用呢?或者說,在理解安心上雖然知道有佛本願力可靠,落實到個人修持上,究竟怎樣才是靠上佛之本願力?

本偈出現一個關鍵性的字——遇。若不遇佛本願力,則空然而過;若遇佛本願力,則無一空過。遇是交會,當眾生心與佛本願力交會時,即被佛所救,無一遺漏。對此,天親菩薩個人的答案是“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也就是通過了知彼佛本願力,產生歸命願生之心而稱念彼佛名號,即是“遇”。可知名號正是佛與眾生交集之點,如同兩物焊接之處,佛本願力垂現名號,眾生心口稱念,彼此不離。不僅本偈,所有三嚴二十九種功德莊嚴,也皆通過名號與眾生發生交集,不然此土穢染眾生又如何能夠攀緣彼佛淨土呢?

《往生論》樞機

偈言: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

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論注》釋此偈有二重意義:一、成優婆提舍名。二、成上三門,起下二門。

也就是天親菩薩依此偈宣示本論能成“優婆提舍”之名。又此偈成立禮拜、讚嘆、作願三門,生起觀察、回向二門;若無此偈則上三門不能成,下二門無法起。可知此偈貫穿於五念門及全論,如同人身有筋絡而連持奔走、門戶依樞軸而轉動開合。就此,《論注》“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的“三依釋”具有很深的理論意義,但這裡我們不妨稍換一個角度來淺顯地說明。

天親菩薩一開章即明示自己一心歸命稱名願生,這在天親菩薩自己當然不需要解釋,可是要成為“優婆提舍”之名,必須給出佛經的理由,所以說“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由此說明,天親菩薩於無量法門中選擇往生淨土、於十方淨土中獨願西方極樂、一切諸佛中歸命彌陀一佛,並不是個人無來由的專愛,而是依據經中佛說,此佛及淨土對於我是真實功德之相,故我歸命、稱名、願生,“禮拜”“讚嘆”“作願”三門於是成立。具體開展其真實功德是如何之相,生起“觀察門”。此真實功德之相不僅對於我一人如此,而是對於所有的眾生皆平等如此,所謂“遇無空過者”,因此我作論說偈,誠願一切眾生與我共同往生,即是“回向門”。

如上,從教門來說,五念門皆依“真實功德相”一句而成立;又從行門來說,五念門亦因此一句而成就,因彼佛真實功德而成就行者真實功德故。且從語便,而說成上三門、起下二門;實則由彼佛真實功德,通起五門之行,通成五門之德。

三嚴之妙相

所謂“真實功德相”,展開則成為淨土之三嚴二十九種,即國土莊嚴十七種,佛莊嚴八種,菩薩莊嚴四種。國土莊嚴名器世間清淨,佛八德、菩薩四德名眾生世間清淨。又國土名依報,佛、菩薩名正報,以佛為主,菩薩為伴。

國土莊嚴之十七種中,初之“清淨功德”“量功德”“性功德”是顯其“體”;從“形相功德”到“雨功德”之六種功德是說其“相”;從“光明功德”到“一切所求滿足功德”之八種功德是明其“用”。

國土之三種體功德之中,最初之清淨功德總攝全體,是故《淨入願心章》以此二十九種全體攝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是清淨句;此清淨開展為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兩種,器世間含攝國土之十七種,眾生世間含攝佛八德、菩薩四德,是故皆總攝於冠頭“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之“清淨功德”。

佛八德之中,座、身業、口業、心業功德,直接屬於佛;大眾、上首、主功德是以眾顯佛;最後不虛作住持功德是顯佛力之功用。此不虛作住持功德更與上之清淨功德之智德相對,總攝二十九種之所有用德。依《淨入願心章》,三嚴二十九種當體總攝於“願心莊嚴”,此願心乃是偈頌之“觀佛本願力”之本願,不虛作住持功德之中總攝三嚴。

是故三嚴之德總攝於清淨功德之“智德”,與不虛作住持功德之“悲德”,此二德成為智慧之體與慈悲之用,自利利他之二德。《論注》釋“真實功德相”之“真實”為“不顛倒”“不虛偽”,又以如來是“實相身”“為物身”,也是本於以“清淨功德”與“不虛作住持功德”總攝三嚴之德。

菩薩四德與佛八德相對,顯出伴德;初二偈說明行相,後二偈說明行事。

在此三嚴二十九中之淨土莊嚴,從體德上來說總攝於清淨功德,依正主伴當體皆是真如實相之展現,此境界《往生論》說為“蓮花藏世界”“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後來善導大師說為“涅槃界”“報土”。

又,在用德上攝為不虛作之本願力,曇鸞大師《贊阿彌陀佛偈》說:

妙土廣大超數限,自然七寶所合成;

佛本願力莊嚴起,稽首清淨大攝受。

善導大師說: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體用二德具攝於名號,所以《贊阿彌陀佛偈》讚嘆淨土三嚴之冠頭舉出“南無阿彌陀佛”,善導大師由“阿彌陀佛”開出人法、依正。由此實相身(清淨功德)、為物身(不虛作功德),皆是一名號之德用。

由此可以看出,彼佛淨土依正一切功德收於三嚴二十九種、三嚴二十九種收於“清淨”及“不虛作”體用二德、“清淨”及“不虛作”體用二德收入名號之教理體系。

┌依報─國土十七┐

└正報┬佛 八 ├三嚴二十九種┬清 淨─智德─自利─體德┐

└菩薩四 ┘ └不虛作─悲德─利他─用德┴名號

偈頌與長行之比較

偈頌總攝經義,長行解釋偈頌,偈頌與長行是能釋與所釋的關係。一般能釋對於所釋如同濃縮品的稀釋放大,但本論之偈頌與長行並非簡單如此簡單,而是各有性格、各有側重、互相交織,成為一體。

這大致說來,偈頌是表達一心愿生之“願”,長行是開示五念門行之“行”;偈頌重在自督,長行重在教他。

總共二十四行願偈之核心在第一偈,天親菩薩說明他自己“一心愿生”,此後的內容皆是此一偈的展開,說明為何願生,並將此願生擴展於眾生。所以正如“願生偈”的題目所標示的,這正是天親菩薩發自內心的喜悅而純然的願生淨土之歌。同時如《論注》所明,偈頌固然在說明一心之“願”,但其理論結構卻是含著長行所開示的五念門之“行”,是願行具足之願,不過畢竟以是“願”的面目表現。《論注》引經說明“願往生者,皆得往生。”說的正是這種具行的願,可知天親菩薩所說“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本身即為願行具足、因果圓滿,而沒有欠缺的。由此,善導大師解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時,說到“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意義完全一致。那么此後二十三行偈之意義又何在呢?一是由此“一心愿生”而必然地引發對所願生之國、所歸命之佛的盡情歌贊,再者預存教示眾生與其同生之意,留待長行展開。

如果天親菩薩只是自我表達願生,則即使再怎樣地具足“行”的內涵,但以幽微難解故,眾生也難以得到利益。接下來的長行負有教示眾生如何同發此願、同生淨土之責故,故解釋偈頌則詳細展開為五念門行,但此行毫無疑問也是願行具足之行,如第一禮拜門即表明“為生彼國意故”,不過長行仍然是側重“行”的表達。至於如何由五念行而起一心之願,長行則說為“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詳細我們留待下面討論。

偈頌:所釋─一心之願─自督─含五念之行┐

長行:能釋─五念之行─教他─起一心之願┴能所一體─願行具足─自利利他

一心之意義

《往生論》對心的表述極其豐富,偈頌說“一心”,長行則說“信心”“柔軟心”“大悲心”“遠離我心”“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妙樂勝真心”“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等等。

雖然有這種種的說相,看起來很繁複,但只要關注到長行是在解釋偈頌,又偈頌為天親菩薩表達自我之心行,而長行乃是教示眾生與其同行,則長行所說之種種心不過是偈頌“一心”之展現,為“一心”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立場之“轉名”,也就是此一心轉而稱為種種心。因為一心畢竟過於簡略,其豐富廣大之內涵需要呈示,以令眾生了解而依行。茲從體、相、用三方面說明之。

既說一心,心不孤起,一心依何為體?依佛名號為體。偈說“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一心”為能歸,“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所歸,能歸以所歸為本質故。《論注》言“以佛名號為經(淨土三經)體”,天親菩薩既依修多羅(三經)真實功德相(佛名)而發心,能所一體故,其心全然一句佛名,故以佛名為體。

既依佛名為體,佛名是何趣向?為何目的而示現?為令眾生往生彼國故。偈說“願生安樂國”。

故知一心依佛名號為體,此是性體,亦即一心之本質;又以願生為體,此是宗體,亦即一心之歸趣。如《觀經疏》說“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

佛名為體、願生為趣之一心是何等相?有二種相,一者自利,二者利他。就自利說為“信心”,就利他說為“大悲心”。此大悲心遮詮為三種遠離心,略為無障心;表詮即三種清淨心,略為妙樂勝真心。

既言自利利他,如何自利利他?令合於五念,即一心禮拜、一心稱名、一心愿生、一心觀察、一心回向,得如實修行相應,一一皆成真實之業,心行具足,自在成就,必定往生。

故知一心、願生心、信心、柔軟心、大悲心、無障心、勝真心,皆同一體性(名號)之不同說示,此心即是淨土門他力大菩提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