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寂

彼寂

《彼寂》,成立於2010年的夏天,由一群基本為八零九零後的孩子自發組成的以青春為主的電子雜誌。

關於《彼寂》《Each Other Lonely》

雜誌簡介

成立於2010年的夏天。由一群基本為八零九零後的孩子自發組成的以青春為主的電子雜誌。雖有不足但仍在彌補與改進中的一本電子雜誌。
關於雜誌命名: 
彼:本義:相互牽扯,相互影響。
寂:“宀”指“房屋”、“場所”;“叔”意為“撿拾豆子”。
這裡我們將豆子引申為夢想。既是我們互相攙扶,在房檐下堅守即使微不足道的夢想。
我們這裡採用的都是最原始的解釋,為了表現最初的那份純淨美好。
無論過去發生什麼,最好的尚未到來,心中的執念尚未崩塌。一切的改變都源於你的執著。不忘記最初,就不怕以後。請記得你心靈深處最真摯的夙願與理想。
就讓涌動的筆桿記錄每一段生命的歷程,無論它是怎樣的天空,只要它是組成我們心靈的一部分,只要它曾溫暖過我們,那都將會是一筆精神的財富。
歲月靜好現實安穩。讓文字成為這世上最溫柔的力量,讓它勇敢起來不向這個世界投降。
筆桿搖晃的軌跡是青春的溫度,夢想向陽而生。
如果你以文字為生,如果你懷揣夢想,如果你有一顆溫暖且熱情的心。那么來吧,讓我們用文字,傾聽心靈的聲音,細看生命的色彩。

《彼寂》發展過程

2010年06月成立。

第一期封面。第一期封面。

第一期《私愛》。
親愛的你,在冷峻殘酷的現實面前,還願意相信愛情嗎。
那些曾經吐露著芬芳的美麗誓言,那些心心念念不肯老去的承諾。盛開在記憶里氤氳成一朵純白的睡蓮。
然,當愛情背離了初衷,謊言與承諾相撞、自私與占有交錯。純白的睡蓮被污漬浸透,傷害過後,便只剩愛的表象。那是我們都曾經歷過的一場自私的愛戀。
2010年08月20日 第一期《私愛》出刊。
第二期《頻率》。
第二期封面。第二期封面。

青峰說:跳動的世界裡找你的頻率,靜止也不休息,抓住你的呼吸。我再多說一句,猜你的回應。 在這個世界上有那么一個你,你的一句話,一個小動作都在不斷影響著我。我不知道你到底哪裡好,只是我知道沒有誰可以代替你。
我忘記了你究竟是在何時以無比溫暖的姿態扎進我的心裡。原來一直以來,我都刻意記得許多關於你的事情。
你知道嗎,每天我都會默念你的名字,想你對我的好。想你叫我笨蛋白痴時候的樣子,想你傷心難過時候的樣子。
這個世界這么大,有了你,我可以不要全世界。如果沒有你,那么我的一切都要因你而靜止。
我想找到你,那個和我有著同樣頻率的你。
2010年12月25日第二期《頻率》 出刊。
情人節特刊封面。情人節特刊封面。

情人節特刊《雋永》。
零點,接近想念。
耳邊呼嘯而過的風聲。
瞳中逐漸明晰的色彩。
我與夢境為鄰,才發現沿途墜落的戀戀風景里錯落了多少舊年往事。
雋永,鐫刻永遠。是愛情的百轉千回里最溫情的字眼。
Hey,晾一晾鐫刻於心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吧。無論TA是驚艷了時光、還是溫柔了歲月。u
2011年02月14日情人節特刊《雋永》出刊。
城市刊封面。城市刊封面。
第三期《城市》。

昨日,二月的最後一天。我曾經總是抱怨二月太過短暫,可是不知今年的二月格外長。
某位朋友的飛信轟炸讓我把手機扔至一邊,然後夜裡11點的時候,從眾多簡訊中看到顏顏發來的簡訊。
她說,新的一期你該寫徵稿了。我想了想,是該寫了。
幾天前下了雪,經過藍晴路的時候,我想了很多,有時候在一個城市生活久了就捨不得了。
曾經有個朋友和我說,我們就是這樣,每天都在抱怨北京變得繁華,交通擁堵,其實我們愛北京愛得死去活來。
我想每一個北京人都有嚴重的胡同,老字號情節,我也不例外。
我想每個人,對於各自城市,都有很深的感情。即使
第三期別冊封面。第三期別冊封面。
去到多遠的地方,也會想要回來,想要看看熟悉的一切。
彼寂的第三期,城市。說一說,你喜歡的,你所在的,那些城事。
2011年08月12日第三期《城市》出刊。

設計理念

純淨的夢想

聽說,世界已經瀰漫了傷痛與傷痕。在黑暗與絕望之中,總有人會選擇涅槃。我們寧願抓住唯一的曙光,也不願淪落於萬丈深淵之中。希望總有那么一種聲音,乾淨明朗,能夠遊走在你我的心臟,代表我們都曾有過的最純淨最美好的夢想。
秉承著這樣的理念,我們團隊一直在努力將彼寂打造得更加完美,我們希望讀者無論是從音樂、視覺還是文字裡面,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份純淨

團隊介紹

主編: 葵顏 恩言
執行主編: 昔讓
策劃: 相似
文字總監: 洛一言
藝術總監: 木木 黎冉
文編: 霧城 七微 檸夏 連城
美編: 藤原紅葉 NEO 火柴
宣傳: 顧瑾初 星軌 蘇以慈 季白 漠然 等
常駐寫手: 最後的驕傲 淒無殤 蘇以慈 祭小肆 李青昂 相似 顧瑾初 葵恩 安小以 白若兮 安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