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的困惑與追問:現代中國文學的思想尋蹤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9月1日)
平裝: 24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開
ISBN: 7810912585
條形碼: 9787810912587
尺寸: 21.1 x 14.8 x 1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張先飛,河南西峽人,1971年6月出生於青海省大通縣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家庭。1 990年9月考入河南大學中文系,1994年9月繼續在河南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現代文學,1997年6月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9月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2003年底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近年來在《魯迅研究月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理論與批評》、“江漢論壇》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論文《從普遍的人道理想到個人的求勝意志——論“五四”前後周作人“人學”觀念的一個重要轉變》2003年3月獲“唐駛青年文學研究獎”二等獎。

內容簡介

本書中所錄的文字,都在作者在十年間斷斷續續完成的,雖是針對不同作家,不同問題的探討,但其中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一以貫之的主題線索,即對於20世紀現代中國文學家關於現代人、現代“人學”的思考的關注,書中考察的這些文學家,都從形而上的高度,對這些問題進行過抽象的理論上的探討,其中他們最為集中關注的問題,或者說最終思考的核心問題,是“人”的本質與“人”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的問題。此外,書中還著重對統御了國人數十年的形而上的思維方式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思想史考察,當然這是藉助於對人文學科的研究特點與話語形式的具體剖析做出的。
本書是一部關於我國當代文學研究的研究性專著,內容包括周作人:“五四”“人學”之思,魯迅:“五四”“抒情時代”中的“青年詩人”,曹禺:“雷雨”的生命之思,人道的晨光:“五四”視野下20世紀初世界人道主義思潮;現代文學第二代研究者文學史觀的選擇,適合文學研究者參考使用。

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周作人:“五四”“人學”之思
第二章 魯迅:“五四”“抒情時代”中的“青年詩人”
第三章 曹禺:“雷雨”的生命之思
第四章 錢鍾書:文學的世界思索
第一節 人的本質觀的深度反思
第二節 “哲理小說”《圍城》的哲人之思(
第五章 人道的晨光:“五四”視野下20世紀初世界人道主義思潮
第一節 人道主義發生的萌芽——以法國為例
第二節 人道觀短暫的停滯與孤獨的抗爭
——歐洲戰爭狂熱與羅曼羅蘭獨自的反對聲
第三節 反戰浪潮與人道思考——歐洲美國
第四節 一戰後世界範圍人道主義思潮的形成
第六章 現代文學第二代研究者文學史觀的選擇
第一節 改變與循環:話語的悖論
第二節 會說話的故事:史料的思想意義
第三節 新的添加:有關解放區文學
附 錄
形而上人性觀的深度思考
——電視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的人性一解讀
西方文學影響的一種研究理路
現代中國小說:一種文體的現代譜系
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獲獎評語孫 郁
“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頒獎會上的評述
錢理群
參考文獻
後 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