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上學畫派

"喬治•德•基里科說:“真正的藝術

簡介

由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和卡羅爾•卡拉(Carlo Carra)於1917年發起成立的畫派。
喬治•德•基里科說:“真正的藝術, 應該是更完整, 更深奧而複雜的. 換言之, 就是形上學的藝術。” 這就是形而上畫派的名稱由來。
如同它的名字,這個畫派深受叔本華和尼采的唯心主義的影響,但其中帶有更多的弗洛伊德的思想。事實上,他們比後來的超現實主義畫派更早的體現了精神分析學中關於直覺,幻覺和潛意識的套用,作品中充滿了神秘怪異的氣氛,描繪的多為物體的穩固,無時間性和不朽性。
他們試圖追求畫面圖像的哲學意味,探索逾時空物體組合形式的非邏輯秩序,描繪冷漠孤寂的神秘感和夢幻效果。其基本特點有:
1,光線與投影,如《預言者的報酬》 中斜射的光線與長長的投影
2,透視與圖式,畫中採用規整和多點透視的不合理組合造成寫實的空間。
3,色調與氛圍,單純低沉的色調,畫面的神秘與不祥的夢境。形而上派著力表現西方社會的病態而對科技進步持懷疑態度(反未來主義)。

代表作

《Melancholy and Mystery of a Street》(一條街上的憂鬱和神秘)
畫面中那泛黃的寂靜給人緊張不安的感覺。本來穩定的街道因為作者扭曲處理了透視關係和非正常的光影表達使得整個畫面變得不安,而嬉戲的孩子面容不清,在遠處等待著她的是一個男子(手持棒子?)。
用最簡單的剖析方式來說,這幅畫中的女孩象徵著人性中那些毫無戒備的的美好和純潔,男子的陰影象徵在前方等待著的不測和危機,而整個巷子的扭曲則表示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
結合時代背景來看,這是二戰前夕的作品,當時的義大利國內已經非常混亂,可以理解為作者通過這幅作品表達自己對戰爭的恐懼(一切都在陰影中,暗示毀滅的扭曲的街道)和無助(弱小的小孩)。
不過,還可以換個角度理解:不是來自畫面中角色,而是看客自己。畫面本身給我們不安,是因為我們就時常處在這樣的境遇中:我們看到、預知到某件事情將要發生,卻無法阻止或者避開——正如站在在這幅畫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