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閎

張閎

張閎,江西都昌人,1962年生,文學博士,文化批評家,隨筆作家。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同濟大學魯迅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張閎曾就讀於江西省九江醫專,曾為醫生,後在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就讀,先後獲文藝學碩士學位和文學博士學位, 現為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哲學與文化批評、中國現當代文學及魯迅研究。 在大眾文化批評理論和實踐方面,有諸多開拓性的貢獻。倡導文本細讀和文化符號學批評,並以獨立的批判立場、銳利的思想鋒芒和奇警的話語風格,在文化批評界獨樹一幟,是新生代批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學術作品

編著

《內部的風景》(廣州出版社,2000年),

《聲音的詩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文化街壘》(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

《黑暗中的聲音——魯迅<野草>的詩學及精神密碼》(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感官王國——先鋒小說敘事藝術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年)

《烏托邦文學狂歡——文革文學史》(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鐘擺,或卡夫卡》(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欲望號街車——流行文化符號批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言詞喧囂的時刻》(新星出版社,2013年)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主編,第1-8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同濟大學出版社)。

1.

《內部的風景》(廣州出版社,2000年),

2.

《聲音的詩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3.

《文化街壘》(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

4.

《黑暗中的聲音——魯迅<野草>的詩學及精神密碼》(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5.

《感官王國——先鋒小說敘事藝術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年)

6.

《烏托邦文學狂歡——文革文學史》(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7.

《鐘擺,或卡夫卡》(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8.

《欲望號街車——流行文化符號批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9.

《言詞喧囂的時刻》(新星出版社,2013年)

10.

《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主編,第1-8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同濟大學出版社)。

論文

代表論文

聽與說:漢語文學言說的問題史

《野草》中的聲音意象

《野草》的無意識本文及其焦慮

《野草》的空間意象與文明頹敗意識

血的精神分析——從《藥》到《許三觀賣血記》

北島,或一代人的“成長小說”

介入的詩歌——90年代詩歌寫作諸問題

感官的王國——莫言的經驗形態及其功能

世紀末的詩歌“口香糖”——舒婷批判

灰姑娘·紅姑娘——《青春之歌》及革命文藝中的愛欲與政治

中國結:新世紀的國家圖騰

現代國家聲音系統的生產和消費

上海,欲望與幻想之都

廣播體操、甩手療法與現代中國的身體

拱廊街:資本主義的空間寓言

娛樂至死的文化狂潮

作為世俗神話的電視文化

《半夜雞叫》——時間與階級意識

論憂鬱

旁觀和嬉戲——1960年代生人的文化身份與精神特質

1.

聽與說:漢語文學言說的問題史

2.

《野草》中的聲音意象

3.

《野草》的無意識本文及其焦慮

4.

《野草》的空間意象與文明頹敗意識

5.

血的精神分析——從《藥》到《許三觀賣血記》

6.

北島,或一代人的“成長小說”

7.

介入的詩歌——90年代詩歌寫作諸問題

8.

感官的王國——莫言的經驗形態及其功能

9.

世紀末的詩歌“口香糖”——舒婷批判

10.

灰姑娘·紅姑娘——《青春之歌》及革命文藝中的愛欲與政治

11.

中國結:新世紀的國家圖騰

12.

現代國家聲音系統的生產和消費

13.

上海,欲望與幻想之都

14.

廣播體操、甩手療法與現代中國的身體

15.

拱廊街:資本主義的空間寓言

16.

娛樂至死的文化狂潮

17.

作為世俗神話的電視文化

18.

《半夜雞叫》——時間與階級意識

19.

論憂鬱

20.

旁觀和嬉戲——1960年代生人的文化身份與精神特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