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進[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進,博士,博士後,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文藝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進張進

張進,男,漢族,1966年2月生,甘肅會寧人,中國黨員,教授,博士,博士後,碩士生導師,文藝學研究所所長,從事美學、文藝學和比較詩學的教學和研究。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05年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9年4月任文學院副院長。

主講文學概論、文藝美學、審美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西方文論、馬列文論與當代文藝批評等課程。主持200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5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2004年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2003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其他各類項目共8項。完成學術著作2部,參編著作5部,參譯著作2部,發表論文40餘篇,被《新華文摘》、《文藝理論》、《美學》和《中國學術年鑑》等刊物摘錄或轉載20篇次,論著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獎、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優秀論文獎等獎勵多項。

主要論文

《空間詩學與翻譯文論的合法化》,《蘭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唯物史觀視野下的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年第5期。
(《文藝報》2007年11月6日摘要介紹。)
《元批評的思維特徵與學科取向》,《蘭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社會能量敘事與生態美學方法論》,《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第2期全文轉載。)
《民族志》,《國外理論動態》2006年第3期。
《批評工程論??新歷史主義的當代意義》,《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第1期。
(人大復《文藝理論》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批評工程與批評之罔》,《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新華文摘》2005年第23期“篇目輯覽”)
《通向一種歷史詩學》,《甘肅高師學報》2005年第6期。
《新歷史主義的文學批評觀》,《韶關學院學報》2005年第10期。
(《新華文摘》2006年第5期“篇目輯覽”。)
《新歷史主義與解釋學》,《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人大復《文藝理論》2004年第4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4年第10期“篇目輯覽”;入選2004年《中國學術年鑑》)
《論清末民初文學公共領域的形成及特徵》,《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新華文摘》2005年第5期“篇目輯覽”)
《新歷史主義與文化人類學》,《韶關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馬克思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歷史詩學》,《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人大復《文藝理論文摘卡》2005年第2期。)
《論新歷史主義的讀者接受觀念》,《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4期。
《論福柯解構史學對新歷史主義的影響》,《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歷史的敘事性與敘事的歷史性》,《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人論與文論的再度自覺與互動建構》,《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人大復《文藝理論》2002年第4期全文轉載)
《論新歷史主義的逸聞主義》,《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轉向和語言論轉向》,《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論巴赫金的歷史詩學》,《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觀瀾索源 原始要終》,《東方叢刊》2002年第4期。
《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的思想內涵和基本特徵》,《文史哲》2001年第5期。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6期轉載)
《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的悖論性處境》,《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新華文摘》2001年第11期摘錄;人大復《文藝理論》200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意境的時空結構和審美功能系統》,《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人大復《美學》2001年第9期全文轉載)
《在“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之間》,《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
(人大復《文藝理論》2002年第3期全文轉載)
《論新歷史主義歷史文化詩學的作家主體觀》,《燕山大學學報》2001年3期。
《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的價值取向和社會效應》,《湘潭工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文學話語實踐論》,《社科縱橫》1998年第4期。
《中國古代文學本質觀的範式審視》,《寧夏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論賦比興的語言結構和修辭系統》,《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8年6期摘錄)

著作教材

(一)專著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20世紀翻譯文論史綱》,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
(二)參編著作
中國當代文藝思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唯物史觀與文藝思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文藝批評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審美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文化研究關鍵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三)譯著
漂亮者生存》(合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0年。
《親密關係的社會變革》(參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科研課題

主持200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通論”。
主持2005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歷史的詩性智慧與理性精神”。
主持完成2004年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新歷史主義文化思潮研究”。
主持完成2004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級子課題“唯物史觀與新歷史主義和宗教論文藝思潮研究”。
主持完成2003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當代中國語境中的西方文論話語研究”。
主持完成2003年蘭州大學交叉科學青年創新研究基金項目“通向一種歷史詩學”。
主持完成2003年蘭州大學人文科學事業單位委託項目“廣告美學批判”。
主持2007年甘肅省教育廳項目“西部主考院校在自學考試中的功能拓展研究”。

主要獎項

2003、2005、2007年獲甘肅省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06年獲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獎。
2004年獲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優秀論文獎。
2003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承擔課程

(一)博士研究生課程
(二)碩士研究生課程
文藝理論專題研究、西方文藝批評、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研究、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研究、比較詩學、文學院研究生專業英語。
(三)本科生課程
文學概論(蘭州大學第四批重點課程)、文藝美學、審美學(蘭州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中國文學批評史、20世紀西方文論、馬列文論與當代文藝批評(蘭州大學雙語教學課程)等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