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海[陝西作家]

張興海,1946年出生於渭河南岸一個不成村莊的村子,1966年畢業於陝西省儀祉農校,幾次回鄉務農,先後在鄉鎮及縣級宣傳文化文聯部門工作。副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理事。獲第二屆柳青文學獎,陝西作協第五屆文學獎,西安市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張興海,1946年出生於渭河南岸一個不成村莊的村子,1966年畢業於陝西省儀祉農校,幾次回鄉務農,先後在鄉鎮及縣級宣傳文化文聯部門工作。副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理事。獲第二屆柳青文學獎,陝西作協第五屆文學獎,西安市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

主要作品

《聖哲老子》(長篇歷史小說),2007年由河南文學出版社出版,再版暢銷。在西安、北京兩地召開研討會,陝西文學“井噴”代表作之一,西安·香港國際道德經論壇禮品書,陝西作家第五次代表大會禮品書,2010年12月獲第二屆柳青文學獎。評審的授獎詞為:“歷史既給予了文學藝術更多的想像空間,又在通向歷史的通道上布滿了未知。作為“聖人”之一的老子,無論是其偉大的哲思還是真實的生活,都給我們留下了深邃的文化思想之洞和生命之謎。《聖哲老子》感知、探尋主人公情懷、思想的基礎上,以從容、生動的敘述,為我們還原了一個人性化、人情化的聖哲形象,從而使走下聖壇的老子,具有了更感人的世間性。作品的藝術探索意義,由此凸現出來。”發表在《各界導報》上的“獲獎感言”是:“在我看來,柳青也是一位聖哲.‘六十年一個單元’是生命寫作的宣言。創作這一宣言的人就是文學殿堂的聖人,是富有思想的哲人。‘文學是愚人的事業’,這與聖哲老子所說‘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不但見解相似,連用語也是一致的。柳青的聖光常常在我們的身上顯靈,他讓我們清醒、清純、清淨,讓我們的質地更加堅韌。”

《月兒圓了》(六集電視劇)(編劇),1998年由西安電視台與周至縣人民政府聯合拍攝,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獲西安市五個一工程獎。

《死囚車上的採訪》(長篇紀實文學),1994年由西安出版社出版,是當時國內少見的以兇殺首犯為主角的文學作品,引起轟動。獲陝西作協第五次文學獎。

《丟官》(中短篇小說集),1997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其中中篇小說《丟官》入選《西安名家小說選》。獲西安市五個一工程獎。

主編《金周至》、《周至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周至文藝》等文集叢書期刊,創作大型秦腔現代劇《石龍口》。另有散文隨筆20多萬字發表於《美文》、《散文》、《西安晚報》等報刊,為《華商報》寫過專欄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