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與弛

(一)退出的特性 (二)退出的路徑 (三)退出的動向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叢書名: 王軍系列叢書
平裝: 19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10093504, 9787010093505
條形碼: 9787010093505
尺寸: 22.6 x 16 x 1.4 cm
重量: 299 g

內容簡介

《張與弛》內容簡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構成了巨觀調控的主要體系。從原理到實踐,從國外到國內,從昨天到明日。近百年來,各國財政政策為穩定經濟在“張”與“弛”之間不斷調整,在肩負多重目標與無限希冀的重擔下努力前行。張弛有度是財政政策追求的目標和境界。危機在市場修復與政策調節的張與弛中被一次次化轉過來。

目錄

導言
上篇
一、從概念上認識財政政策
(一)一般表述
(二)存在邏輯
(三)基本類型
二、從機制上認識財政政策
(一)三大功能
(二)兩種機理
(三)四類工具
(四)財政與貨幣政策的九種搭配
三、從發展上認識財政政策
(一)從無到有
(二)由指變拳
(三)自內而外
中篇
一、我國財政政策實踐與縱向比較
(一)“有實無名”的財政政策
(二)名至實歸的財政政策實踐
(三)兩次積極財政政策縱向比較
(四)思考與啟示
二、本輪財政政策國際間橫向比較
(一)兩個基本相同
(二)四個不大相同
(三)思考與啟示
三、積極財政政策的退出
(一)退出的特性
(二)退出的路徑
(三)退出的動向
(四)思考與啟示
下篇
一、當前形勢及下步財政政策取向
(一)世界經濟正處在關鍵路口
(二)中國經濟正處在“最複雜”時期
(三)下步我國財政政策取向
二、關於財政政策的再思考
(一)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二)成本與效益的關係
(三)揚長與避短的關係
(四)集權與分權的關係
(五)周期與戰略的關係
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