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群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北京市遺址類博物館的旅遊產品與文化教育研究”(申請學生:楊浩等)。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基於茶馬古道文化的北京旅遊市場與特色旅遊商品開發研究”(申請學生:蘇義慧等)。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基於北京小平原旅遊地理特徵的遺產保護與旅遊創新研究”(申請學生:劉冬萌等)。

基本情況:

張祖群,性 別:男
生 日:1980年8月5日
民 族:漢族
籍 貫:湖北應城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學 歷:博士研究生,博士後
職 稱:副教授,碩士導師
職 務:旅遊管理系副主任,系黨支部書記
現工作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
1998-2002,長江大學,園林專業,本科,風景園林與風景名勝區方向。
2002-2005,西北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碩士,旅遊地理與文化地理方向。
2005-2009,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博士,景觀變遷與遺產旅遊方向。
2003.02-2005.02,西北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系,西京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系,任課教師。
2005.07-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2009-2012,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與文化遺產中心)博士後。

教研領域:

從事遺產旅遊、旅遊影視人類學、人文(文化)地理等教學科研工作。

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2006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級科研項目“中國北方黃土地區古村落(人類家園)環境解說系統研究——北京地區個案”(項目批准號:2006XJ0015)。
主持完成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科研項目“北京地區古村落(人類家園)景觀復原研究:以環境解說系統為切入點”(項目批准號:20061D0501900273)。
主持完成2008年北京市教委面上一般項目“非孤立國的中心地景觀——鹹陽人類家園的營造”(項目批准號:SM200810038004)。
主持完成2007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級科研教改項目“旅遊管理本科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模式探討:以2門專業選修課與2門全校公共選修課為切入點”。
主持完成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課題青年專項“基於文化教育的視角:北京古都藝術資源有效利用研究”(項目批准號:BGA08056)。2011年11月完成,研究報告獲得2012年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出版工程項目。
主持完成2008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大學黨建與管理課題“大學生文化素質提高途徑與大學精神的塑造——以我校公共選修課調查與開展為例”。
主持完成2009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建與管理課題“科學發展觀引領我校特色方向教學與科研探討——以遺產旅遊為例”。 2009年10月已經結題。
主持完成2010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建與管理課題“以學生為本:我校(旅遊管理)精益課堂建設研究”。 經費:0.3萬元RMB。2011年5月已經結題。
主持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鹹陽原文化地理的本體解構:多學科視野的國都、陵墓、聚落文化因子分析”(項目批准號:09YJCZH084),2012年8月完成。
主持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2009年度重點課題“基於地域文化的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實踐教學研究”(項目批准號:CTF090038)。2012年9月完成。
主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提升我校旅遊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水平及創新模式研究”(BG125YB012) 。
主持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遺產地銘刻時代痕跡與旅遊發展研究(項目批准號:12CJY088)”,
Host in 2012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item" heritage
sites inscribed age youth with trac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 Project number:12CJY088)”,經費15萬元。
入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第一批2010年中青年骨幹教師。《北京空間演化的遺產旅遊解讀與文化產業重塑:基於案例比較的實證》獲得2011年度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畫中青年骨幹人才資助(編號PHR201108319)。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等13項。例如: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八大胡同遺產旅遊研究:價值重新認識(解說)與旅遊產品設計”(申請學生:滕靖等)。學生經費:0.16萬元RMB。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後奧運時代北京宣南文化旅遊產品R&D——以八大胡同為研究載體”(申請學生:王琪等)。學生經費:0.56萬元RMB。該項目入選2008年北京市級本科生科學研究計畫項目名單。指導該組學生參加“健峰”杯宣南文化創意產業創業項目設計大賽獲得第一名、最佳創意獎和最佳團隊獎,共獲得14000元的獎金。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一般項目“絲綢之路中國段“申遺”旅遊研究與教學資料蒐集”(申請學生:李晶晶等)。學生經費:0.10萬元RMB。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北京市遺址類博物館的旅遊產品與文化教育研究”(申請學生:楊浩等)。學生經費:0.16萬元RMB。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基於茶馬古道文化的北京旅遊市場與特色旅遊商品開發研究”(申請學生:蘇義慧等)。學生經費:0.16萬元RMB。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基於北京小平原旅遊地理特徵的遺產保護與旅遊創新研究”(申請學生:劉冬萌等)。學生經費:0.16萬元RMB。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北京胡同文化(南、北鑼鼓巷)遺產旅遊研究:空間格局、遺產保護與遺產管理”(申請學生:陳超等)。學生經費:0.16萬元RMB。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北京南北中軸線遺產旅遊研究:空間格局、遺產保護、合理開發與產品推出”(申請學生:鄧陽等)。學生經費:0.16萬元RMB。
指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重點項目“從文學真實到舞台(旅遊)真實——影視旅遊個案分析”(申請學生:關逸駒等)。經費:0.16萬元RMB。
指導“希望工程激勵行動·BC計畫”《京津冀Pro-PoorTourism(扶貧旅遊)的公益性研究》,學生經費:1萬元RMB。
指導“希望工程激勵行動·BC計畫”《角落裡的美——另類視角看北京遺產與公益行動》,學生經費:1萬元RMB。
(兩組“希望工程激勵行動·BC計畫”包括林姍、朱良淼、趙彤、劉曉希、劉思雨、閆妙思、華洋、朱賽楠、李媛婧、楊璐、邢燕、祖文靜、王迪、仇野等)
指導2012年度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項目《高等院校大學生科普能力提升及創新模式》(旅遊管理系碩士研究生王波申請,10000元經費)
張祖群參加楊新軍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旅遊空間演化機理及最佳化模式研究”(40101008)資料蒐集、數據整理、論文寫作。結題報告第4完成人。
參加西北大學梁學成副教授主持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西部文化遺產類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研究:價值實現與制度安排的視角(項目批准號:07CJY051)”(本人排名第四)。
參加西北大學梁學成副教授主持2006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陝西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模式與創新機制研究”(立項號:06E021S)(本人排名第四)。
參加侯甬堅教授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黃河中游地區全新世人類活動記錄及其與環境演變過程的關係”(項目編號:KZCX3-SW-146)子課題。
參加趙榮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02jazjd790026):“西部資源與西部經濟發展研究——文物大遺址的保護與利用”,從事其中課題前期調研、專題研究工作,並且以漢長安城為例從事其中子專題“大遺址區域經濟協調”等研究。
參加閔慶文研究員主持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課題“瀾滄江中下游與大香格里拉地區綜合科學考察”之“自然遺產與民族生態文化多樣性考察”(2009-2013),任務書編號:2008FY110300-05。主要從事香格里拉遺產旅遊研究。
參加 鄒統釺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十二五”時期中國遺產旅遊資源管理戰略研究》(2010-2012)(立項號:10BGL049),主持子項目。
參加 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連片特困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發展中的貧困人口受益機制研究(項目批准號:12CMZ046)”,排名第三,張祖群主持子課題。
張祖群老師在《地理學與地理信息科學》、《中國園林》、《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版科學)》、《城市規劃》、《水土保持通報》、《乾旱區資源與環境》、《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文博》、《民族藝術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北京社會科學》、《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農業考古》、《中國軟科學》、《思想戰線》等核心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2篇人大複印資料轉載,1篇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06年引用。
張祖群老師著書情況:
[1]張祖群,張宏編著:《旅遊地策劃——文化·創意·空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張祖群:《旅遊與文化地理學隨筆》,民族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3]張強等:《從聚集到擴散:新時期北京城鄉區域發展格局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張祖群為該專著第四作者,撰寫兩章,合計5萬字。
[4]張祖群:《基於類型的古都遺產旅遊的文化空間解讀》,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5]張祖群參與鄒統釺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旅遊景區經營與管理》教材撰寫,負責“第十六章文化遺產景區旅遊管理”修訂(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第3版,第285-310頁)。
[6]張祖群老師即將出版著作《北京遺產旅遊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地1版(參見我校科研處公示),即將出版《川滇藏之茶馬古道旅遊文化“原真性”研究:尋找香格里拉》(博士後出站報告)。
張祖群老師媒體採訪:
1、2007年8月初,西安電視台對張祖群老師進行關於“立秋將至,地理氣候的變化,人們應該出遊”採訪
2、2010年3月-5月全球最大的中文學術視頻網站:超星數字圖書館全程拍錄張祖群老師的《文化地理學——城市空間的文化解讀》、《旅遊文化學——遺產旅遊專題研究》課程,連結著各高校圖書館,該視頻內容向社會客群開放。
3、北京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和北京教工委等派出記者於2010年6月17日對張祖群老師進行科研、教學、生活等採訪。

成果獲獎:

2008年12月,蔡紅教授課題小組主持 “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創新與套用”(張祖群排名第5)獲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度教學成果一等獎,後獲得2009年北京市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
2009年10月在教育部“中國教育網”舉辦的“回顧與展望—中國教育60年”大型徵文活動中,張祖群《從人類學的角度談新時代的“共和國第五代人”——對王建平等拍攝的<共和國第三代人>點評》榮獲二等獎。
2011年6月,張祖群、朱良淼:《試論我黨關於”發展“思想體系淵源及時代啟示》,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紀念建黨九十周年徵文”活動中獲得二等獎。
2011年6月,張祖群:《試論當前維護社會穩定之形勢和我黨執政經驗》,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紀念建黨九十周年徵文”活動中獲得三等獎。
張祖群等:《從恩格爾係數到旅遊恩格爾係數:述評與套用》,中國經濟安全論壇(2011)電子論文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舉辦。
張祖群:《試論南北鑼鼓巷的歷史變遷與“人文北京”建設》,“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分會場報告,2011年10月22-23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學院舉辦,受邀做報告。
張祖群受邀在2011首都圈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京津冀(貧困帶)扶貧旅遊研究:判識、機理與學術目標》主旨演講,2011年12月3 -4日在北京凱悅萊溫泉會議中心,受邀做報告。

榮譽稱號:

2005年4月獲得陝西省優秀畢業生、西北大學優秀畢業生,西北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當年全校僅評定7人)。
2006年11月獲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卓越獎。
2006年7月、2007年7月連續獲得陝西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科研獎。
2011年7月5日,張祖群等《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非優區的錯位分析》,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舉辦的“中國區域科學年會暨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成立20周年慶典”中,被選為大會交流論文,獲得榮譽證書,並邀請做會場報告。
2012年7月榮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先進個人。

社會兼職:

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網路通信評審專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同行評議專家。
北京市政府採購中心評審專家、中央單位(財政部)政府採購評審專家。主要評標:旅遊管理(飯店)、城市園林,文化遺產建設工程、遺址保護工程、教學科研設備與實驗室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