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FIFA裁判亞洲女金旗青島第五中學體育老師]

張玲玲[FIFA裁判亞洲女金旗青島第五中學體育老師]

張玲玲,22歲開始入行 只因執教女足校隊,從一名普通的中學體育老師成長為國際級裁判,再到執法女足世界盃。參加了6月26日至7月17日在德國舉行的第六屆女足世界盃。參加了2008年、2010年U17世界盃和2010年、2011年阿爾加夫杯的執法工作。2009年獲得了十一運會女足最佳裁判和“亞洲最佳女子足球助理裁判”的殊榮,當選為亞洲“女金旗。

簡介

從一名普通的中學體育老師成長為國際級裁判,再到執法女足世界盃,青島人張玲玲克服了女裁判面臨的種種困難。即將站上足球裁判最大的舞台,張玲玲也將代表中國裁判一展風采。

6月26日至7月17日,第六屆女足世界盃將在德國舉行,歷史上第一次中國隊無緣決賽圈。好在中國隊缺席的遺憾有一張中國面孔能夠稍作彌補,她就是即將於16日動身前往德國執法的中國女邊裁張玲玲,本屆世界盃賽場上唯一的中國身影。

本屆女足世界盃,獲邀執法的亞洲裁判共有9人,其中3名主裁判、6名助理裁判,分別來自韓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等地,張玲玲是唯一入選的中國裁判。張玲玲也是繼牛慧君後第二位出女足世界盃上的中國裁判。

記者到張玲玲家對其進行了專訪,她向記者講述了15年裁判生涯中的驕傲與辛酸。

入門

22歲開始入行 只因執教女足校隊

1996年,青島五中22歲的體育老師張玲玲執教剛組建的女足校隊,因為非體育專業出身,張玲玲對足球規則並不了解。

為能指導學生,張玲玲報名參加青島足協組織的三級培訓班,之後,她又報名學習了二級班、一級班,不知不覺地走上了足球裁判的道路。15年後,能在世界盃賽場揮動旗幟,是張玲玲沒想到。

FW:從接觸裁判工作到成為國家級裁判用了多長的時間?

張玲玲:兩年。在青島參加培訓後就開始接觸裁判工作,剛開始就在青島吹一些低級別的比賽。每一場比賽都會有人給裁判打分,一年下來,裁判執法的水平也就有了個高低。1998年,中國足協給了青島一個女子國家級裁判的名額,青島足協就推薦了我。

FW:成為國家級裁判後吹的第一場比賽印象一定很深刻吧?

張玲玲:記得非常清楚,能夠被選中參加國家級裁判的培訓班自己覺得是一件特別大的事情,當時認為國家級對裁判執法能力的要求應該是很高的。

所以1998年8月份第一次以國家級裁判的身份去秦皇島吹女子青年賽時特別緊張,覺得自己水平還達不到要求,甚至有些恐懼。尤其當時一起執法的還有一些國際級的裁判,自己就暗下決心要更加努力。

FW:從國家級到國際級,這期間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吧?

張玲玲:2004年底我申報了國際級裁判,2005年開始工作。反正我周圍的人都覺得我對裁判這個事業非常上心。

一方面我的底子算是比較好,我的英語基礎不錯,再加上以前練過七項全能,身體素質也還算好。再一方面可能我的上進心和責任心比較強,每場比賽都會盡全力吹到最好,經常會反思自己的工作,執法能力便得到了認可。

實力

沒有明顯失誤 希望更好協助主裁

從國家級裁判到國際級裁判用了六年時間,從國際級裁判到踏上世界盃執法征程又是一個六年,37歲的張玲玲坦言自己是幸運的,並將在世界盃的舞台上展現出中國裁判的風采。

FW:在你執法的生涯中,有沒有遇到過明顯的誤判?

張玲玲: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我從來沒有過明顯的失誤,我希望這種幸運能夠持續到這屆世界盃。

誤判是沒有,但是我覺還能更好地協助主裁判,所以我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FW:進入世界盃名單都進行了哪些測試?測試成績如何?

張玲玲:進行的測試有體能測試、越位判罰、理論考試、視頻考試、英語測試等。這些考試中,體能測試和理論測試在六十多位裁判中排名第三。當初選我去學習班的時候我五項考試中有三項都是前三名。

FW:去世界盃之前有沒有做什麼針對性的準備?

張玲玲:5月份中國對紐西蘭的比賽就是針對性的提高自己,要預計好場上可能出現的問題。作為助理,我主要是在一些高難度的配合上提高,看看怎樣給主裁更好的幫助。

當然體能訓練也是很重要的,我平時每周至少練三四天,最近每天都會訓練70分鐘,為執法儲備足夠的體力。

FW:作為世界盃上唯一的中國面孔,又是自己的第一次世界盃之旅,會不會感覺非常有壓力?

張玲玲:我倒是希望哪怕裁判不去,中國隊也能夠去,在一個集體裡,集體強大了,個人臉上才會有光。

壓力倒是沒有太明顯,說老實話女裁判的壓力不是來自觀眾,而是來自自己。我很享受執法,所以壓力不大。

苦衷

感覺欠兒子很多 家庭生活受到影響

從中學老師到世界盃裁判,張玲玲的裁判之路看似順風順水,但實際上說不出的苦衷只有她自己知道,裁判工作與張玲玲的學校工作、家庭生活間存在許多矛盾,而這些矛盾還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

2004年,30歲的張玲玲懷孕了,帶著5個月的身孕,張玲玲還在賽場上吹女超。丈夫和家裡的老人沒有反對張玲玲的選擇,只是坐在家中提心弔膽。

孩子出生後剛7個月,張玲玲又恢復了執法工作,而還沒有斷奶的兒子就這樣“自然”地斷了奶。如今張玲玲的兒子已經上國小二年級了,而兒子心中的偶像是媽媽,將來的理想就是像媽媽一樣做一名裁判。

FW:會不會覺得對孩子有些虧欠?

張玲玲:多多少少肯定是有的,因為執法比賽離開家的時間非常多,在生活上不能好好地照顧孩子,在教育上也不能兼顧。我經常會想,到底怎樣對孩子會更好,是守在家裡好好教育他,還是通過我自身見識的增長影響他?

這個問題我還沒有答案,好在孩子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也能理解我做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孩子住的房子是租的,就是為了離孩子的學校近一點,我不在的時候能夠方便孩子上下學。

FW:孩子的教育等很多工作就落到丈夫肩上了,丈夫對您的工作支持嗎?

張玲玲:說實話,我很少談及工作對家庭的影響,丈夫對我的工作非常理解,也很支持。儘管我熱愛這份事業,但是我還是想過要放棄。因為這個工作,我能陪在家人身邊的時間很少。

比如春節,放假第一天去了日本,大年初一回來,初四又去了葡萄牙,回來以後就開學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可是家人對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兒子也會叫我不要放棄。

回報

經濟收入非常少 憑的是一份責任心

張玲玲的很多朋友都關心她吹一場比賽能夠得到多少報酬,這個問題張玲玲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過,即便是對很親近的好友,她認為這是一個群體的事情,自己不便透露具體數目。

FW:這么困難也堅持在裁判的崗位上,是不是跟報酬有關係?

張玲玲:(笑)世界盃吹一場多少錢我還真不知道,但是我很誠懇地說,女裁判的經濟收入真的非常微薄。我不便透露具體的數目,但可以說比大家想像的要少得多,經常連你們想像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FW:我想很多不理解的人會以為你這么堅持去吹比賽,肯定是吹比賽的“油水”不少,比在學校做老師強吧。

張玲玲:這么說吧,很多時候吹一天比賽的收入還沒有學校一天的工資多,把學校的工資一扣,根本沒有什麼收入,再加上影響到評職稱,想想都虧了。

FW:那么您覺得做裁判的工作和經濟利益關係不大?

張玲玲:經濟利益真的不是主要的,這份工作靠的是熱愛和責任心。

FW:裁判這個工作說實話只是“綠葉”的工作,很多時候還會遭到社會的不理解,為什麼還要繼續堅持下去?

張玲玲: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永遠有新意,永遠有追求。裁判工作不像其他工作做久了可能會枯燥,它需要你不斷努力去保持,不斷學習去提高。

執法經歷

張玲玲參加了2008年、2010年U17世界盃和2010年、2011年阿爾加夫杯的執法工作。

2009年,張玲玲還接連獲得了十一運會女足最佳裁判和“亞洲最佳女子足球助理裁判”的殊榮,當選為亞洲“女金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