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灣鄉

張灣鄉

張灣鄉為一地名,在我國河南省、江蘇省以及浙江省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該鄉位於三門峽市區與陝縣縣城之間,北鄰黃河,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209國道及建設中的鄭西高速客運專線穿境而過,蒼龍澗從南到北貫穿柳林、指望、新莊、蘆村、張趙、土橋、尤灣、雷灣、關溝等九個行政村,新規劃的三門峽火車站又位居該鄉境內,地理區位優勢十分優越,已被三門峽市規劃為“一城三區”中的“白天鵝生態旅遊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張灣鄉面積65.29平方千米人口:25928人(2005年)代碼:411222201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尤家灣村、張趙村、柳林村、指望村、新莊村、蘆村、三元村、新橋村、土橋村、雷家灣村、關溝村、橋頭村、七里堡村、西罐村、蔡白村、紅旗村、大坪村、上陳東村、下陳東村,14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8000餘畝,2007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5.85億元,人均純收入3760元。

該鄉位於三門峽市區與陝縣縣城之間,北鄰黃河,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209國道及建設中的鄭西高速客運專線穿境而過,蒼龍澗從南到北貫穿柳林、指望、新莊、蘆村、張趙、土橋、尤灣、雷灣、關溝等九個行政村,新規劃的三門峽火車站又位居該鄉境內,地理區位優勢十分優越,已被三門峽市規劃為“一城三區”中的“白天鵝生態旅遊區”。

經濟發展

該鄉始終堅持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目前已形成了果、菜、牧三大產業格局:果品生產上,以柳林、指望、新莊、紅旗、三元、上陳磴村為中心的優質蘋果基地面積達1.2萬畝,特色果品“陝州紅梨”經農業部果品質檢中心鑑定,品質遠遠優於紐西蘭本國種植的紅梨品質,其中滿天紅、紅蜜梨、早白蜜、美人酥4個品種品質最佳,以其外觀美、風味好、含糖量高、果個大、產量高、抗病性強、耐貯存的系列特性受到消費者青睞,一舉在市場上走紅,備受省內外果商歡迎,2003年11月在國家商標局註冊“陝州紅梨”商標,幾年來該鄉無公害標準化基地發展效益顯著,2007年6月,該鄉被河南省科技廳授予“河南省‘中國—紐西蘭紅梨’國際合作示範基地”,熱銷全國各地,“陝州紅梨”面積已發展到3050畝。“金秋黃梨”美名遠揚,該品種梨色澤金黃、果肉細膩、濃香清脆、果皮薄、口感好,含糖量在18%左右,自花授粉率高,受自然條件影響小,有非常強的抗旱和抗寒性,而且產量高,平均果重560克,盛果期畝產可達7000公斤左右,在常溫下特別耐貯存,便於運輸,以其獨特的特點備受國外果樹專家讚譽,目前已將該梨列為他們的意向出口合作項目。新發展的早紅考密斯紅梨果面顏色全紅,色澤鮮艷靚麗,形如葫蘆,單果重300—350克,不但色、形、味俱全,而且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使該特色梨比山東早熟半個月,果質更佳,遠遠超過本村原香蕉梨和兩面紅品種,果品熱銷東北至俄羅斯,面積已達600畝,使該鄉成為全省最大的早紅考密斯紅梨生產基地。橋頭村的葡萄已得到“省無公害標準化示範基地”檢測認證。蔬菜生產上,以新橋為中心的“千畝韭菜基地”所產韭菜以良好的聲譽享譽三門峽市區,全鄉保護地蔬菜面積達1萬畝,成為典型的城郊型蔬菜生產鄉。畜牧業生產上,豬、牛、羊、雞存欄量分別已達到了1萬頭、5千頭、1萬隻、10萬隻的規模,養殖小區建設成效顯著,在全鄉畜牧龍頭企業帶動下,已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畜牧業總產值占全鄉農業經濟總量的30%以上。

該鄉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努力打造209、310工業走廊,已建成了關溝、雷灣、尤灣、張趙等4個非公有制經濟示範區,2007年,該鄉新上投資1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其中新上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3個,總投資5200萬元的華意機械有限公司項目目前已投資3200萬元,車間廠房已建成並開始投產;開曼赤泥堆場項目二期工程總投資3000萬元;杭州大地印染公司投資3000萬元、占地35畝的淨化煤廠項目已投資1500萬元正在積極籌建,目前,該鄉投資在1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項目18個,其中50萬元以上的的工業企業項目12個,項目儲備庫中達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目前已達3個。

該鄉19個行政村全部開通遠程教育網站,已有9個高標準的文化大院建成,全部達到要求標準,另外的10個村文化大院也將在兩年內建設完成,5個農民劇團活躍在基層民眾中,民眾精神文化活動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