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林[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

張漢林,男,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歷史教育和教師教育。《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特約研究員,《中學歷史教學》顧問,全國歷史教師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受聘為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心2007年-2010年普通高中新課程遠程研修項目歷史課程團隊核心成員,山東省2008-2010年高中教師新課程遠程培訓項目課程團隊專家,多次被聘為北京大學歷史國培計畫、奧鵬歷史國培計畫、中國教師教育網歷史國培計畫、高教社歷史國培計畫首席專家。參與北京版國中歷史教科書和人民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

論文

1. 《多元智慧型理論與中學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3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3年第7期全文轉載

2.《世界意識教育芻議》,《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3年第6期。

3.《如何在研究性學習中運用多元智慧型理論》,《歷史教學問題》,2004年第2期

4.《由歷史的本質反思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4年第7期。

5.《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教學月刊(中學版)》,2004年12月上。(與劉向榮合作)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5年5期全文轉載

6.《整合研究性學習和多元智慧型理論的初步構想》,《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5年第1-2期。

7.《關於歷史學習方式的思考與實踐》,《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5年第10期。

8.《の:文化侵略?》,《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6年第1-2期。

9.《例談歷史教學設計》,《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6年第9期。

10.《換個角度看歷史》,《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6年第11期。

11.《多元智慧型理論與中學歷史教學策略的選擇》,《基礎教育參考》,2007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7年第3期全文轉載

12.《對“過程與方法”目標的一點思考》,《歷史教學(中學版)》, 2007年第3期

13.《再論“過程與方法”目標》,《歷史教學(中學版)》, 2007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

14.《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西城教育研修網環境下推進高中課程改革的初步構想》,《北京教育》,2007年第6期。

15.《誰的過程與方法——三談“過程與方法目標”》,《歷史教學(中學版)》, 2007年第7期。

16.《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歷史教學(中學版)》,2007年第8期。

17.《關於學生歷史學習問題轉化為課程資源的實踐研究》,《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年第9期。(與薛紀國合著)

18.《借鑑與探索:多元智慧型理論與中學歷史學業評價》,《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年第10期。

19.《換種活法——新課程中教師專業成長斷想》,《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年第11期。

20.《課程改革了,我們如何提問》,《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年第12期。

21.《鴉片戰爭失敗原因的三種問法——基於三維目標視野的分析》,《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8年第1-2期。

22.《傳統文化是個爛蘋果?》,《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8年第4期。

23.《再談中學歷史教學設計——從課堂教學實例說開去》,《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8年第8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24.《高中歷史新課程:命制試題的思考與嘗試》,《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08年第1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9年03期全文轉載。

25.《做一個自由的人》,《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9年第1-2期。

26.《“謝謝你為我打開一扇窗”——課例研究工作的若干隨想》,《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9年第3期。《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9 年07 期 全文轉載。

27.《實錄分析:促進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工具》,《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9年第4期。(與趙亞夫合著)

28.《解讀<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實踐與思考》,《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9年第8期。

29.《在實踐中進步 在研討中完善——“什麼是有效的歷史情境教學”的課例研究活動述評》,《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9年第11期。(與孫玲玲合著)

30.《<春秋戰國風雲探秘>網路學習案例》,《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0年第6期。(與張明明合著)

31.《以課例研究為載體,探索教師研修的新途徑——以北京市西城區“課例研究”研修項目為例》,《課程·教材·教法》, 2010年第10期。(與齊渝華、劉悅、張旌、周甜合著)

32.《漁樵對話:學習方式面面觀》,《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0年第11期。(與任宏敏合著)

33.《教學目標陳述方式芻議——從課程目標取向說開去》,《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1年第1-2期。(與勾愛珍合著)

34.《從歷史的角度看文學藝術 從文學藝術的角度看歷史》,《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1年第10期。

35.《讓歷史課有歷史味》,《基礎教育課程》,2012年第5期。(與趙亞夫合著)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2年第9期全文轉載

36.《概念·價值·策略:科學史教育與中學歷史教學芻議》,《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2年第6期。(與劉玲娟合著)

37.《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2年第8期。

38.《教學即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評價》,《中國教師》,2012年第9期。

39.《有效實施情境教學的若干問題》,《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2年第10期。(與王繼平合著)

40.《三十年來歷史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學歷史教學》,2012年第12期。(與趙亞夫合著)

41.《論2011年版國中歷史課程標準中的“探究”》,《課程·教材·教法》, 2013年第1期。

42.《呂思勉〈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述評》,《歷史教學問題》, 2013年第1期。

43.《行走在理論與實踐的中間地帶——關於歷史研修工作的一點思考》,《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3年第7期。

44.《歷史教育:讓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去思考》,《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4年 第1-2期。

45.《試論高中歷史教育的三維目標》,《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2期。《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5年01期全文轉載。

46.《略談史料教學的兩個問題》,《歷史教學(中學版)》,2014年第3期。

47.《要在具體語境中分析史料——兼談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一大區別》,《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4年第3期。

48.《歷史:時空穿越中發現自我》,《中國德育》,2014年第21期。

49.《中美史料教學的比較及啟示》,《歷史教學(中學版)》,2015年第1期。

50.《換個角度看考試》,《中國小教材教學》,2015年第2期。

51.《歷史、歷史學與歷史教育》,《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年第5期。

52.《淺議歷史教科書的敘述》,《歷史教學(中學版)》,2015年第6期。(與張軒合作)

53.《評現行日本歷史教科書中關於中日戰爭的敘事》,《歷史教學問題》,2015年第6期(與趙亞夫合作)

54.《歷史意識及其在教學研究中的位置——圍繞歷史教育學的問題與思考》,《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年第9期。(與趙亞夫合作)《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6年第2期全文轉載

55.《李旺財與<天朝田畝制度>——兼談虛擬情境的虛與實》,《歷史教學(中學版)》,2015年第10期。

56.《深化日本歷史教科書認識推動我國歷史教育最佳化》,《光明日報》,2015年10月22日。(與趙亞夫合作)

57.《孔子“問人不問馬”故事的教學解讀》,《歷史教學(中學版)》,2016年第2期。

58.《在歷史教學中發現人》,《教育學報》2016年第2期

59.《從歷史學談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歷史教學(中學版)》2016年第5期, 《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6年第8期全文轉載

60.《日本歷史教科書的幾個重點問題——以中日戰爭的敘事為例》,《世界知識》2016年第2期。(與趙亞夫合作)

61. 張漢林:《基本史料:思考“史料教學”的新視角》,《課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8期, 《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62.《以理解為中心的歷史教育》,《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年第9期,《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7年第3期全文轉載

63.《談以理解為中心的史料考查》,《歷史教學(中學版)》,2016年第8期

專著

《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2月

主編

1.《史料教學案例設計解析》,主編:何成剛,張漢林沈為慧,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2.《專家解碼:高考大題高分突破》(歷史),主編:何成剛張漢林沈為慧,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

3.《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要點·行動·示例》,主編:張漢林何成剛,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

4.《國小教師專業標準:要點·行動·示例》,主編:何成剛張漢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

5.《國中歷史有效教學》,主編:徐賜成、趙亞夫、張漢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6.《高中課堂有效教學》, 主編:張漢林、趙亞夫,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7.《國中歷史有效學習評價》主編:張漢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

參編

1.《歷史課程標準研修手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組織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2.《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趙亞夫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3.《歷史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何成剛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4.《歷史教學設計》,何成剛、夏輝輝、張漢林、彭禹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5.《高中新課程怎么教(政史地)》,郭世安金釗主編,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

6.《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實錄(歷史)》,北京市教科院主編,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7.《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何成剛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8.《怎樣做課例研修》,齊渝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

9.中國小和幼稚園教師資格考試學習參考書系列《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中),趙亞夫、姬秉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10.中國小和幼稚園教師資格考試學習參考書系列《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國中),姬秉新、趙亞夫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課題

1.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中國小幼稚園專項課題《歷史教學中外語資料的運用及效果的研究》,核心成員,2004-2007

2.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教育科學一般課題《中國小學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與開發》(課題批准號:BHA060030)歷史學科子課題,核心成員,2007-2009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一般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創建區域性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批准號BCA060017)子課題“教師學習共同體組織形式和效果分析研究”,主持人,2008-2010

4.參與的課題《探究整合多元——研究性學習在歷史教學中實施策略》獲2009年北京市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一等獎(第三屆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年8月

5.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教育學青年課題《中國小探究式學習指導策略實證研究》(課題批准號:CHA090102)歷史學科子課題,核心成員,2009-2012

6.國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重大項目《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課題批准號:10&ZD095)歷史子課題《百年中國小歷史教科書的變遷研究》,核心成員,2010-2015

7.北京市社科基金2013年一般項目《中國近現代學校歷史教育史研究》,核心成員,2013-2017

8.教育部幼稚園中國小教師培訓課程標準(歷史)研製項目,教育部委託項目,協同主持人,2015-2017

9.國家社科基金2015年度特別委託項目“國外歷史教材中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敘述”(項目批准號:15@ZH010),核心成員,2015-20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