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萍[桂林七九事件三烈士之一]

張海萍[桂林七九事件三烈士之一]
張海萍[桂林七九事件三烈士之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42年5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部長郭潛在廣東韶關被捕,隨即叛變,供出了中共南委和廣西省工委領導人名單。 1942年7月9日,廣西當局開始全面捕人,蘇蔓、羅文坤、張海萍等7人被捕,史稱七九事件; 據回憶資料,七九事件後,蘇蔓、羅文坤、張海萍單線聯繫的黨組織,一個也沒有遭到破壞。

革命烈士

人物簡介

張海萍
張海萍(前)與蘇蔓(後)、羅文坤合影
(1917—1942),原名張妙靈,1917年秋生,廣東東莞人;她自幼隨父親到廣州讀書,畢業後考入廣州女子師範學校;1936年冬,在廣州參加中共領導的中國青年同盟;1937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廣東抗日先鋒隊,從事公開的抗日宣傳活動,先後擔任廣東學生軍軍事訓練總隊中共女生支部委員、廣東地方行政幹部訓練所中共女生支部書記。
1939年6月,黨組織調她到國民黨廣東省婦女會工作,曾任婦乾班教務股長,1940年6月,到贛南廣東省委舉辦的黨員學習班學習,同年8月,到廣西桂林工作;是年冬,中共廣西省工委恢復工作,她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駐廣西省工委交通員。
1942年在桂林“七九”事件中,因叛徒出賣,與蘇蔓羅文坤等不幸被捕,敵特為利用他們透捕地下黨員,將他們“釋放”,他們等識破敵人的陰謀,在設法通知黨組織和同志未果的情況下,7月12日晚,三人在逸中宿舍集體自縊,以身殉黨。

犧牲經過

1941年1月,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撤銷後,大批黨員和愛國民主人士被迫撤離;同年9月,張海萍與蘇蔓(時任廣西省工委副書記)、羅文坤(時任廣西省工委婦女部部長)轉入逸仙中學當教師,以此作掩護。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黨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上。他們在廣西大學、醫學院、桂林高中、兩江師範、婦聯會等學校、機關、團體都發展了一批積極分子入黨,建立了一批黨的基層組織。錢興和蘇蔓研究決定並舉辦了各種類型的黨員幹部培訓班,以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
到桂林後,1941年9月進入桂林逸仙中學任教之前,張海萍打入廣西省新生活運動婦女委員會工作,擔任訓練組組長,以公開的婦女工作掩護黨的秘密工作,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文化教育活動,開展募捐、獻金、勞軍運動,舉辦各種婦女訓練班等。
在錢興、蘇蔓、羅文坤等的正確領導下,廣西黨組織經受住了嚴峻考驗,並在鬥爭中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了一批新的特支、支部,不少地方的抗日救亡運動有了新的發展,桂林的抗日文化工作也逐步得到恢復。
1942年5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部長郭潛在廣東韶關被捕,隨即叛變,供出了中共南委和廣西省工委領導人名單。南委機關被破壞後,廣西省工委失去與上級黨組織的聯繫。
7月4
逸仙中學內“七九事件”三烈士殉難處
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急電國民黨廣西省黨部,立即著手破獲中共廣西組織。7日,國民黨江西中統局特務莊尚之、叛徒郭潛等6人到達桂林。8日晚,中共廣西省工委外交通員梁耀寶被捕叛變,供出了所知黨員名單
1942年7月9日,廣西當局開始全面捕人,蘇蔓、羅文坤、張海萍等7人被捕,史稱七九事件; 事件發生當晚,省工委書記錢興即採取緊急應變措施,通知桂林市所有與被捕人員有關係的各級組織和黨員一律撤退。派黨員到柳州、南寧、玉林等地通告桂林事件。第二天,大部分黨員安全撤離。11日下午,留在桂林處理善後工作的彭維之被捕。13日,蘇蔓、羅文坤、張海萍犧牲。至9月1日止,有30餘名中共黨員在桂林及靈川、臨桂等地被捕,中共廣西省工委和桂林市委遭到了嚴重破壞
被捕的當天晚上,蘇蔓、羅文坤、張海萍被押往桂林龍隱岩,通宵達旦受到刑訊。在敵人的酷刑和引誘面前,蘇蔓、羅文坤、張海萍三人堅貞不屈,始終未吐露黨的半點機密。
桂系當局為放長線釣大魚,於11日將他們“釋放”回逸仙中學,暗中派人監視,以誘捕前來聯繫的中共黨員。為了保護黨的組織,蘇蔓、羅文坤、張海萍於13日凌晨集體自縊犧牲,以壯烈的行動粉碎特務的陰謀;犧牲時,三烈士年齡均未滿30歲。
張海萍給在廣東韶關從事黨的工作的哥哥寫了一封絕筆信,信中引用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著名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自己為黨的事業犧牲生命的革命氣節。
三烈士
桂林堯山的蘇蔓、羅文坤、張海萍烈士紀念碑
的壯烈行動震動了桂林城。國民黨機關向上司報告說:三人同時自縊身死,事出倉猝,殊為駭異;國民黨的《掃蕩報》詭稱是“桃色事件”作了報導,這實際上向中共組織報警,很快他們察覺自己幹了蠢事,連忙又下令把這天的報紙全部收回。
據回憶資料,七九事件後,蘇蔓、羅文坤、張海萍單線聯繫的黨組織,一個也沒有遭到破壞。
1943年2月7日,中共廣西省工委發出《為反對頑固反共分子繼續摧殘告全體同志書》,沉痛悼念蘇、羅、張3烈士,號召全體黨員“學習蘇、羅、張3同志寧死不屈的精神來保存革命實力”。
1983年3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決定將三烈士遺骨起出火化,骨灰從桂林移至南寧革命陵園安放。1989年在桂林堯山修建蘇蔓、羅文坤、張海萍革命烈士紀念碑,當年7月9日,在三烈士犧牲47周年之際,紀念碑落成並舉行了隆重的揭碑儀式,紀念碑落成處被確定為桂林市首批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網站策劃人

人物資料

姓名:張海萍
張海萍
性別:女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89
個人愛好:看海景
職業:網路行銷工程師,seo、網站建設、網站推廣、網站策劃人、影視動漫總監(主抓二維手繪)
個人網站:天津seo

發展

2009年,在瀋陽新城動漫公司任職影視動漫(二維手繪)總監,經過多達半年地學習,2010年,在北京億瑪客科技有限公司(java培訓公司)擔任seo網站最佳化、網站推廣工作。

個人作品

在學習的同時建有兩個個人網站,天津seo網,七日新聞網。天津seo主要介紹網路行銷相關知識,是初學者的選擇。七日新聞網主要針對上班族建設,提供每天每周的新聞,方便用戶。

安徽農大

張海萍,博士,副教授。2000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同年被保送為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小麥穗發芽的生理生化。2003年考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在國家小麥改良中心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小麥籽粒休眠的生理生化的分子機制及QTL定位,期間在中國核心期刊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多篇。2006~2007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研究擬南芥內源激素對植株生長、籽粒發育調控的分子機理,並取得重大進展,得到合作導師的好評。2007年畢業後回安徽農業大學參加工作,主要研究小麥籽粒生長、發育的生理生化以及籽粒休眠的分子機制和遺傳改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