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波[民盟山東交通學院支部主委]

張愛波[民盟山東交通學院支部主委]

張愛波,女,1975年生,博士後、副教授、中文秘書教研室主任、交通文化研究所所長。民盟山東交通學院支部主委,民盟濟南市委經濟科技委員會委員。所學專業為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主要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文獻學及傳統文化管理。學術和教學方面均多次獲得過不同的獎項。

基本信息

履歷簡介

1994年考入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199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200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應屆畢業後任教於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2005年申請進入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6年任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副教授。

專業特長

魏晉南北朝文學文獻學、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

主要學術成果

學術專著

1、《歸有光抒情散文研究》,16萬字,群言出版社,2005年7月。

2、《西晉士風與詩歌研究》,25萬字,齊魯書社,2006年11月。

學術編著

1、《袁中郎散文》副主編,完成6萬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1月。

2、《管理案例精編》,完成12萬字,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3、《中國文學精要》,完成3萬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學術論文

1、《古文寓意與小說馳情》,《蒲松齡研究》2001年1期P86-97(核刊)。

2、《彼皆絕代才,形去留其神》,《蒲松齡研究》(核刊)2002年3期P64-76,《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2003年2期全文轉載。

3、《西晉士風與“緣情”說》,《江淮論壇》2005年4期P161-165(核刊,CSSCI來源期刊)。

4、《論西晉士風與文人擬古樂府詩的盛行》,《求索》2006年10期P169-171(核刊,CSSCI來源期刊)。

5、《論任誕與中朝名士》,《江淮論壇》2006年5期P155-159(核刊,CSSCI來源期刊)。

6、《論石崇人格特點的多元性》,《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1期P151-155(核刊,CSSCI來源期刊)。

7、《西晉“世族”、“勢族”及“士族”之考辨》,《北方論叢》2006年5期P82-85(核刊)。

8、《論西晉中後期的浮競士風》,《時代文學》2006年4期P119-121(核刊)。

9、《書著山中老更勤——論蒲松齡的文獻學貢獻》,《蒲松齡研究》2006年6期P98-109(核刊)。

10、《論清談與中朝名士》,《理論學刊》2007年1期P104-107(核刊)。

11、《論西晉自創新題樂府和自創曲辭》,《時代文學》2006年5期P47-49(核刊)。

12、《西晉以“孝”治天下與儒風頹變》,《新亞論叢》2005年1期P76-82(香港)。

13、《論西晉四言詩“正”的內容特色》,《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3期45-47。

14、《西晉文學總體研究狀況述評》,《宿州師專學報》,2003年2期P26-28。

15、《論歸有光的壽序文》,《濰坊學院學報》2005年5期P42-45。

16、《論<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問題》,《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增P178-181。

科研成果

1、主持“十一五”國家課題子課題《我國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之套用型人才人文素質的培養研究》(編號FIB070335-A13-08)(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

2、參與交通部重大課題項目《道路運輸文化研究》(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課題經費50萬)。

3、主持山東省文化廳重大科研項目《“精神分析學說”視野中的中國傳統文化人格》(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

4、參與山東省文化廳重大科研項目《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經典音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及素能調適的研究》(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

5、參與2006年山東省文化廳重大科研項目《山東交通文化及其發展戰略研究》(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

6、參與校級社科基金項目《山東交通學院創建學習型組織研究》(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經費四千)。

7、主持校級社科基金項目《中外管理學案例庫建設》(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經費四千)。

獲獎情況

學術獲獎

1、專著《西晉士風與詩歌——以“二十四友”研究為中心》獲山東省第22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8年7月1日)(獨立)

2、學術論文《論石崇人格特徵的多元性》獲山東省教育廳2008年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獨立)

3、山東省文化廳項目《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經典音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及素能調適的研究》(2006年5月結題)2006年度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二位)。獲2006年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二位)

4、論文《清談與中朝名士》,《理論學刊》2007年4期(核刊)獲山東古典文學學會2007年度優秀成果一等獎。(獨立)

5、學術專著《西晉士風與詩歌——以“二十四友研究為中心”》獲山東省行為科學學會2007年度優秀成果一等獎。(獨立)

6、論文《西晉士風與“緣情”說》,《江淮論壇》2005年4期(核刊,CSSCI來源期刊)獲2006年度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獨立)。

7、學術專著《歸有光抒情散文研究》獲山東省行為科學學會2007年度優秀成果二等獎。

8、山東省文化廳重大科研項目《“精神分析學說”視野中的中國傳統文化人格》(2007年5月已結題)獲2007年度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獨立)。

9、山東省文化廳重大科研項目《山東交通文化及其發展戰略研究》(2007年5月已結題)獲2007年度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二位)。

10、山東省文化廳重大科研項目《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經典音樂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及素能調適的研究》

11、山東省文化廳項目《山東省文化旅遊資源整合與開發研究》(2006年5月結題)獲2006年度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三位)。

教學獲獎

1、2008年獲系年度教學成果一等獎。(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

2、2007年獲系年度教學成果二等獎。(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

3、2006年獲系年度教學成果三等獎。(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

4、2004年獲系年度教學成果三等獎。(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

其他獲獎

1、2009年獲評“民盟山東省優秀盟員”,所在盟支部獲評“民盟山東省先進基層組織

”(民盟山東省委)

2、2008年獲評“全國交通文化建設先進個人”(中國交通運輸部體製法規司)

3、2008年獲評“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2008年度先進個人”(山東交通學院管理系)

4、2006年獲評“民盟濟南市優秀盟員”(民盟濟南市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