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宜

張心宜(1911~1996),江蘇宜興人。 張心宜(1911~1996),江蘇宜興人。 1950年4月,張心宜轉業到地方後,在江南造船廠擔任了近30年的生產副廠長和廠長等領導職務。

張心宜(1911~1996),江蘇宜興人。

人物簡介

張心宜(1911~1996),江蘇宜興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商務印刷館和上海郵政局、電信局等處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民國30年(1941年)調到部隊軍工部門後,直接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特別是為人民軍隊的軍工建設做出了顯著成績。
1950年4月,張心宜轉業到地方後,在江南造船廠擔任了近30年的生產副廠長和廠長等領導職務。任職期間,直接領導了江南造船廠搶修改裝軍用艦船,支援解放戰爭;三年經濟恢復時間,積極組織江南廠職工修復遭受國民黨軍隊破壞的船台、船塢、車間等重要生產設施,並領導了對江南廠的技術改造和重點基本建設,為發展生產創造了條件;“一五”計畫期間,積極組織完成原蘇聯轉讓的“03”型中型魚雷潛艇的製造任務以及當時國家急需的沿海和內河運輸船舶的建造工作。之後,張心宜還直接組織領導了國內自行設計和製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船“東風”號、12000噸水壓機以及試製建造魚雷潛艇和其他軍用艦艇等重要生產任務。上海解放初期,在他的倡導和組織下,建造了江南廠第一批職工宿舍以及職工醫院和療養院。每當逢年過節,他總要去職工醫院和職工居住區看望住院和生病的老職工,關心大家的生活和疾苦。
“文化大革命”期間,張心宜受到迫害。1979年4月調任上海市造船工業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1980年以後,創建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管理科學學術委員會,任第一、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1984年離休。離休後,繼續關心上海船舶工業的建設和發展,對推進企業科學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揮了積極作用。1996年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