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彭年烈士

彭年烈士,男,1925年參加革命,1932年春在保定積極投入抗日救國學生運動,1938年犧牲。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是秉性正直的農民,家境清貧。6歲開始入私塾,喜愛韻律古詩。八、九歲就能熟記一些唐詩。11歲考入定興城內高等國小堂讀書,由於“五四”愛國學生運動的影響,對當時的舊思想、舊文化極為不滿,受到革命思想啟迪。1923年夏,考入直隸保定第二師範學校。他喜愛古典文學,尤愛研讀唐宋詩詞。在校,結識許多思想進步青年,因而受到進步思想薰染。1925年,積極參加聲援“五卅”的學生運動。不久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底轉為中國共產黨員。1928年前後,一直受教於保定二師,利用寒暑假機會,到定興、徐水等地積極推進反帝愛國宣傳活動,秘密散發革命傳單,傳閱《共產黨宣言》和進步刊物。1929年9月,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下,保定二師爆發驅逐反動校長秦萬瑞活動,他站在學生運動前列,參加學生糾察隊。堅持罷課鬥爭。同年底,在保定二師畢業後回家鄉固城鎮。1930年春到蠡縣城內高級國小教書。不久,應聘到縣鄉村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當時黨的活動中心在鄉村師範。他以課堂為陣地,向學生宣傳馬列主義,傳授科學知識。業餘時間研讀馬列主義和中外文學名著。1930年7月,準備參加博蠡農民武裝暴動,因國民黨當局懷疑他是“共黨分子”而被迫離校。到保定第二師範附屬國小任教,曾任附小教導主任等職。並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曾多次到蠡縣高小、鄉師及定興、徐水從事反帝反蔣宣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民族存亡關鍵時刻寫出憂國憂民、愛憎分明的詩篇。1932年春,在保定積極投入抗日救國學生運動,組織演講會、印傳單、寫標語等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1933年6月,抗日同盟軍在張家口建立,他毅然離家奔赴前線,做宣傳工作。曾在《民眾日報》編輯部任戰地記者,並隨軍轉戰在綏遠、熱河(今內蒙自治區)進行戰地採訪,寫下多篇戰地通訊。同年9月抗日同盟軍失敗,他因病回家。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南下學生到彭城參加“河北民軍”抗日游擊隊做政治工作,後奉調到河北民軍軍政幹部學校任教員。並隨軍到山西陵川駐訓。1938年初轉到冀察游擊隊第四大隊任政訓室主任。1938年3月,率部在沁水縣城郊王莊準備抗擊日寇,被反動分子殺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