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望

張勤望

張勤望(1694—1757),清代四川遂寧人,字孚嘉,號後齋,又號蓮洲,張懋誠子、張問陶祖父。天資敏悟,約已嗜學。

人物簡介

張勤望(1694—1757),清代四川遂寧人,字孚嘉,號後齋,又號蓮洲,張懋誠子、張問陶祖父。天資

胡傳淮《張問陶年譜》胡傳淮《張問陶年譜》
敏悟,約已嗜學。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恩蔭,補順天糧馬通判。後隨祖父張鵬翮治黃河,實心辦事,京察一等,升戶部員外郎、郎中,命往江南署安徽寧國府知府。會有徽宦與民訟爭墳山,案積二十餘年,上官以其賢能,專委勘讞。張勤望至徽,按冊清查,而界址立分,悉以地歸諸民,旁觀數千人贊云:“不愧天下清官張相國之孫,二十年塵案,片言決矣!”乾隆十一年(1746),先署山東萊州府篆,旋署登萊青道,題補登州府知府。至登州(今山東省蓬萊市),勸課農桑,獎善懲惡,作育英才,政聲遠播。乾隆十三年(1748),張勤望對登州蓮洲書院重修,改名為瀛洲書院,今為山東蓬萊市城區歷史名勝,遺址在蓬萊一中大門附近。其墓位於今四川省蓬溪縣金橋鄉翰林村,今存,素碑無飾雕。胡傳淮《張問陶年譜》載有其事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