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ěn niǔ
注音:ㄕㄣˇ ㄋㄧㄨˇ
解釋:木名。《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七十里,曰 丙山 ,其木多梓檀,多弞杻。”郝懿行箋疏:“《方言》云:‘弞,長也;東 齊 曰弞。’郭注云:‘弞,古矧字。’然則弞杻,長杻也。杻為木多曲少直,見陸璣 《詩疏》。此杻獨長,故著之俟考。”
相關詞條
-
弞
古同“哂”,微笑;長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中山經
原文 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其上多??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可葉。黃華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
原文 譯文 -
山海經·中山經
的杻樹。山下有一種草,葵菜一樣的莖幹杏樹一樣的葉子,開黃色的花朵而結帶莢...
原文 譯文 作者爭議 -
生僻字
歷史生僻字自從有漢字以來,漢字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為3500至4500字,因為其中有些符號,...
歷史 用途 大全 -
中國繁難文字字型檔初編
弖弙弚弜弝弞弡弢弣弤弦弨弩弳弫弬弭弮弰弲弳弴弶弸弻弼弽弿彀 ...
部首目錄 字型檔正文 -
生僻字[詞語解釋]
歷史生僻字自從有漢字以來,漢字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為3500至4500字,因為其中有些符號,...
歷史 用途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