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1921,他們改變了中國

大眾的文學/057 新青年的搖籃/061 五四餘波/106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工人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裝: 24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0850190, 9787500850199
條形碼: 9787500850199
尺寸: 23.6 x 16.6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王中亞,生於1986年,江蘇江陰人,畢業於南開大學。作者雖然是一個80後的年輕人,但他對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抱有極大的興趣,多年來沉浸其中,著有相關作品多部。

內容簡介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迭遭戰禍。南北之爭,北洋內部之爭,地方
性動亂,外國侵略,種種亂象層出不窮,民國政局陷入泥潭。在這內憂外患
之際,毛澤東、張國燾、蔡和森等一大批愛國青年在以陳獨秀、胡適為首的
先進知識分子的啟發下,在新文化運動中成長起來,並在五四運動中發揮出
巨大的能量,中國政壇出現了星星之火的希望。1920年年初,《蘇俄第一次
華宣言》出台,掀起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熱潮,大批在新文化運動
和五四運動中成長起來的青年開始傾向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和陳獨秀依然是
青年們的領袖,陳獨秀在上海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其後,共產
主義小組在中國各地紛紛建立,旅歐青年張申府、周恩來、蔡和森也在法國
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尤以李大釗在北京建立的共產主義小組跟陳獨秀南北
呼應,號曰南陳北李。1921年7月,隨著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中共一
大終於在上海召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的階段。本書《建黨1921(他們改變了中國)》以
此為背景,描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的歷史事實。
《建黨1921(他們改變了中國)》由王中亞編著。

媒體評論

這是一部充滿熱血、激情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史,也是大時代洪流中青年
人追求理想與救國之道的精神坐標。民困國危之際,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他
們將為中國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著名作家 岳南相對於一些敘述嚴肅、面孔端正的黨史類圖書,本
書行文生動活潑,通俗可讀,因此,它也非常適合80後、90後的年輕人閱讀
。這對於普及黨的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人民出版社東方編輯室主任 侯俊智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黨史讀物的看法,原來黨史可以寫得這么活潑有趣兒
。我願意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新華書目報》編輯 孟凡

目錄

引言 一些我們遺失已久的東西/001
第一章 湖南來的青年們/003
民國八年的京城/004
惟楚有材/006
驚人的母親和特殊的兒子/010
第二章 北大圖書館/017
土學生和大才子/018
亂世飄萍/023
第三章 新青年,新文化/031
科舉見聞錄/032
安徽反清第一人/036
文人與政治/040
自覺心和愛國心/043
革中國人思想的命/048
打倒孔家店/052
大眾的文學/057
新青年的搖籃/061
第四章 泥潭中的民國/067
內亂一幕幕/068
舉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072
二十一條和五九國恥/076
弱國無外交/081
第五章 希望之光/089
愛國救亡五四始/090
講演團/095
民眾的偉力/098
第六章 上海的辯論/105
五四餘波/106
舊人和新人/110
青年學生PK革命領袖/114
所謂革命/116
第七章 蘇俄的對華宣言/121
庶民的勝利/122
夢想照進現實/126
中國的普羅米修斯/130
向左轉,向右轉/133
第八章 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誕生/139
驅逐毒菌張敬堯/140
湖南的“聯省自治”/144
“天生”的馬克思主義者/149
第九章 南陳北李/155
遠東來的客人/156
劍拔弩張的直皖兩派/160
信使張國燾/165
追趕時髦的上海才俊/168
陳獨秀的舞台/172
共產運動第一站/177
李大釗的“社會主義同盟”/181
第十章 與工人在一起/185
維權還是革命?這是個問題/186
從長衫到短衣/190
長辛店的工人補習所/195
第十一章 勤工儉學在歐洲/201
革命的苦行僧/202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06
和則即,不合則離/211
第十二章 大事件/217
從維經斯基到馬林/218
五湖四海的才俊/221
理論家和實幹家/226
包打聽/229
南湖畫舫/233
大事件/236
尾記/2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