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理論史:從維特魯威到現在

16世紀的法國第十一章 18世紀的古代建築觀第十八章 19世紀的德國第二十三章

編輯推薦

這部對歐洲與北美最為重要的建築理論觀念所作的具有先驅性的評論式綜覽,將會因其對於這樣一個宏大視野的主題所作的連貫性表達而受到人們的歡迎。
建築理論被定義為“任何基於美學標準的、以書面形式表達的、完整或局部的建築學體系。”克魯夫特教授對於每一位重要的建築理論家的闡釋,都是奠基在他對於原始文本的親自閱讀的基礎之上的,這些文本中包括了維特魯威的,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作者們那些論著、實用手冊和範例模式性書籍,一些烏托邦哲學的或更為寬泛的美學、考古學或文學著作,和較為晚近時期的建築師自己的一些表述,也關聯其中。外文文獻的引證,都是用的英語譯文,並在章節附注中附上了所引段落的原始文本。
作者向我們揭示了許多個世紀以來的建築理論所展現的主題的豐富與多樣性:柱式的起源及其正確的比例;一些概念,如“個性”、“材料的真實性”、“功能”等,以及流行式住宅的提供,和在一個公正的社會中為人類個體的幸福而尋求某種物質的形式。
圖例是建築理論著述整體中不要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書中包括了200多幅經過精心挑選的具有關鍵意義的圖版實例。書中還附有充實可信的章節附注,以及極其豐富的參考文獻目錄。
自從於1985年以徳文版的形式問世以來,這本書就在這一專題領域中確立了其所具有的國際性影響之關鍵著作地位。目前的這個譯文版本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是正合其時的。
“這本書可能會為我們永久地保存下建築理論的歷史。它那資料豐富,內容充溢的文體,為逃生和研究者們提供了一個基礎性的參考工具。”
——(瑞士)《新蘇黎世日報》
從1982年開始,漢諾-沃爾特·克魯夫特一直擔任奧格斯堡大學藝術史學的教授,直到他於1993年去世。他尤其以他在義大利雕塑史、德國藝術、歌徳時期的美學理論,以及20世紀的建築與建築理論等方面的著作而為人所知。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對歐洲與北美最為重要的建築理論觀念所作的具有先驅性的評論式綜覽。它詳細介紹了自維特魯威以來的世界建築歷史和理論,揭示了許多個世紀以來的建築理論所展現的主題的豐富與多樣性。 克魯夫特教授在書中對於每一位重要的建築理論家的闡釋,都是奠基在他對於原始文本的親自閱讀的基礎之上的,這些文本中包括了維特魯威的,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作者們那些論著、實用手冊和範例模式性書籍,一些烏托邦哲學的或更為寬泛的美學、考古學或文學著作,和較為晚近時期的建築師自己的一些表述,也關聯其中。外文文獻的引證,都是用的英語譯文,並在章節附注中附上了所引段落的原始文本。 圖例是建築理論著述整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本書包括了200多幅經過精心挑選的具有關鍵意義的圖版實例。書中還附有充實可信的章節附注,以及極其豐富的參考文獻目錄。 本書於1985年以德文版的形式問世,隨即又出版了英文版。本書因其宏大視野的主題以及在這一專題領域中所具有的國際性影響已成為世界性經典著作而廣泛受到人們的歡迎。 本書對建築師,相關專業在校師生具有極好的參考借鑑價值,是一本極好的研究世界建築歷史的圖書和教學參考書。
本書適用於建築師,相關專業在校師生。

出版信息

作者:(徳)克魯夫特 著,王貴祥 譯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頁碼:576頁
字數:1600千字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9787112070787

圖書目錄

德文版序
英文版序
中文版序
導言 什麼是建築理論?
圖版
第一章 維特魯威與古代建築理論
第二章 維特魯威的傳統與中世紀的建築理論
第三章 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
第四章 阿爾伯蒂爾後--15世紀的建築理論
第五章 文藝復興時期維特魯威的傳統
第六章 16世紀建築典籍的編纂
第七章 帕拉第奧和北義大利人文主義者
第八章 反宗教改革、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
第九章 關於築城學的理論
第十章 16世紀的法國
第十一章 17世紀法國對於古典的綜合
第十二章 法蘭西建築學會的成立和它所面臨的挑戰
第十三章 相對主義建築美學,啟蒙運動與革命性建築
第十四章 16世紀的德國和荷蘭
第十五章 17、18世紀的德語地區
第十六章 義大利對18世紀的貢獻
第十七章 18世紀的古代建築觀
第十八章 16-18世紀西班牙的地位
第十九章 16-18世紀英國的發展
第二十章 園林的概念
第二十一章 19世紀的法國和巴黎美術學院
第二十二章 19世紀的德國
第二十三章 19世紀的英格蘭
第二十四章 美國:從托馬斯·傑弗遜到芝加哥學派
第二十五章 德國及其鄰國:1890年代-1945年
第二十六章 法國:1900年代-1945年
第二十七章 未來主義和理性主義
第二十八章 蘇聯的建築理論
第二十九章 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
第三十章 1945年以來
總注釋
參考書目及文獻
人名索引
譯者跋

作者簡介

漢諾·沃爾特·克魯夫特 著

1982年開始,漢諾-沃爾特·克魯夫特一直擔任奧格斯堡大學藝術史學的教授,直到他於1993年9月去世。他尤其以他在義大利雕塑史、德國藝術、歌徳時期的美學理論,以及20世紀的建築與建築理論等方面的著作而為人所知。

王貴祥 譯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先後師從莫宗江與吳煥加兩位教授攻讀中國古代建築史及從事中西建築文化的比較研究,並在愛丁堡大學建築系,得到C.B.威爾遜教授指導,學術興趣貫穿中西方建築歷史與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在唐宋時代木結構建築的構造、比例,古代樓閣建築,古代城市衍變,佛塔流變等方面,都曾做過研究,並對應縣木塔的現狀做過系統的測繪研究,同時對中國古代建築思想與理論產生濃厚興趣。
80年代末在英國進修後,一度著力於中西建築文化的比較研究,主要關注點在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中世紀基督教建築的文化象徵層面的研究。近年的研究與關注點,一方面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有關古代中國古代合院建築基址規模與等級制度,及古代城市“立里割宅”的理念,對建築與城市發展的影響的研究,有一批博士與碩士生,已經在這一研究層面取得了很具創新性的成果。同時,也將注意力放在了建築理論層面,目前主要著力於西方建築理論史與建築理論範疇史的翻譯引進,希望豐富中國建築界在建築理論層面的討論,並為進一步展開的中西傳統建築理論的比較研究打下一個基礎。此外,由本人牽頭,系統翻譯引進西方理論歷史經典文庫的構想,也已經納入國家十一·五出版計畫之中。

圖書導言

要寫作這樣一部書,恐怕主要靠的是對於專業領域的成竹在胸,而不是靠某種天真與熱情。只是在部分手稿躍然紙上的時候--謝天謝地--對我來說,以現代人的很不成熟的知識,對建築理論歷史所作的這樣一種歷史鳥瞰式的論述,才剛剛開始顯露曙光,而這或許已經超出了筆者一個人的能力範圍。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似乎是在進行一場障礙賽跑,我不得不將問題留給比我更為見多識廣的人來確定,我已經繞過了那些障礙物,或者,還有一些障礙物我根本就沒有看到。
這本書的問世依賴於一個簡單的激勵因素,即建築系的學生們在他們的學習中所反映出來的種種問題,在他們的課程中,開始提出有關理論的問題,以及有關理論歷史方面的問題。我只能給這些問題提供一些不很完善的回答,沒有辦法對他們那些無可厚非的問題提供一個歷史的界說。
從1972年以來,我在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Technische Hochschule in Darmstadt)作了一系列有關建築理論史的講座,並開設了一個研究班,在這樣一個課程過程中,我變得越來越希望進行這樣一個歷史鳥瞰式的研究。這本書是這一過程的一個結晶。我最初的構想是為每一特殊歷史階段中尚存的第二手文獻描繪出一個大致的範圍,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我驚奇地發現,圍繞這一主題的許多方面,並沒有這樣的文獻存在。我越接近那些文獻資料,就越深刻地體驗到需要追溯到這些文獻的最初源頭,對這些文獻的反覆閱讀,使我更增加了對尚存的第二手材料的顧慮與懷疑。因而,我意識到對於這一課題的任何可以接受的概論性描述,都應該是基於最初的源頭上的,從這一點出發,我為自己確定了一個原則,那就是述而不作,如果我能夠做點什麼事情的話,那就是對於源頭問題不作述評。
如果沒有許多圖書館的慷慨相助,我幾乎不得不放棄那些有價值但不容易獲得的第一手文獻,因為這些文獻很少見之於人們的研究,而這些文獻是這一整個研究課題的基礎。最後,在德國達姆施塔特黑森州立圖書館(Hessische Landesbibliothek,Darmstadt),羅馬的赫爾茨安南圖書館(Bibliotheca Hertziana,Rome)和梵蒂岡教廷圖書館(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Rome),慕尼黑的藝術歷史研究所(Zentralinstitut fur Kunstgeschichte,Munich)和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Bayefische Staatsbibliothek,Munich),奧格斯堡的奧廷根-瓦勒施泰因圖書館(Oettingen-Wallerstein Library,Augsburg),以及其他一些機構與部門的最具權威性的資料來源的支持與幫助下,我才得以追溯到那些文獻最早的版本與最原始的材料上去。首先的感謝應該給予上面的這些圖書館及各個機構與部門。
而在這本書的一些個別章節中,我向專家與同行們作了諮詢,並請他們閱讀了我這本書的手稿中的部分章節。我從他們的批評與建議中獲益匪淺,尤其是從羅馬的赫爾茨安南圖書館(Bibliotheca Hertziana)的那些學者們那裡獲得了許多幫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