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文廟大成殿十二哲人牌位

建水文廟大成殿十二哲人牌位

此展品為木質牌位,後麵塑像為泥塑。供奉閔子、冉子等十二哲,是配祀的第二等。現收藏於雲南建水文廟。

基本信息

數據:高一尺四寸,廣三寸五分,厚五分

收藏:建水文廟

文物介紹

大成殿的東側設閔子、冉子(雍)、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西側設冉子(耕)、宰子、冉子(求)、言子、顓孫子、朱子。

木牌位的尺寸有規定,高一尺四寸,廣三寸五分,厚五分。赤地金書。小座高二寸五分,大座高一尺,東西各連,六龕合座。

十二哲是配祀的第二等,因一共十二人,所以稱為十二哲。最初時期,十二哲其實是十哲,始於唐開元八年(720年)。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以左丘明、公羊高、何休等二十二位先儒從祀,但孔子弟子除顏回、曾參外,都只是畫像與廟堂,並不享受祭祀。開元八年,國子司業李元瓘認為孔子弟子閔損等不預享祀,而何休等二十二位先儒反而從祀並不妥,建議以聖門四科弟子世人祔祭,朝廷同意以四科弟子從祀,因此稱為十哲。後,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朱熹位居十哲之次,成十一哲,乾隆三年(1738年)升有若位朱熹之上,成十二哲之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