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中學

廬江中學

安徽省廬江中學始建於1903年,原名廬江中學堂。後幾易其名,1952年更名為安徽省廬江中學。1978年學校被評定為巢湖地區重點中學,1984年10月升格為安徽省重點中學,2000年11月,被評為安徽省示範高中。2012年8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新校區,新校區位於廬江縣城東新區中心地段。百年來,廬江中學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有革命家、科學家、文學家、將軍以及學者名流。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但孕育著集體陶鎔,砥礪切磋,以求進益的光榮傳統,而且還鑄造了一種同心、奮進、自立、求真的廬中精神,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是一所山青水秀、環境優雅、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學校。

基本信息

辦學條件

安徽省廬江中學安徽省廬江中學
安徽省廬江中學,始建於1903年,原名“廬江中學堂”,後幾易其名,1952年更名為“安徽省廬江中學”並沿用至今。1978年被評定為巢湖地區重點中學,1984年升格為安徽省重點中學,2000年被評為安徽省示範高中。
2012年8月,學校搬至新校園,新校園坐落於廬江縣城東新區,占地270畝,是一所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學校。現有62個教學班,在校生近4000人,教職工260餘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86人,一級教師68人,市級以上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40餘人。2000年以來,獲市級以上各種表彰的老師100多人次。一百多年來,廬江中學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不但孕育著“集體陶鎔,砥礪切磋,以求進益”的光榮傳統,而且鑄造了“同心、奮進、自立、求真”的廬中精神,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自1977年恢復聯考制度以來,兩次摘取全省聯考文科狀元桂冠,多次榮獲巢湖市文、理科狀元;2003-2010年連續8年聯考綜合成績位於原巢湖市省級示範高中第一名;2011、2012年、2013年,連續三年榮獲合肥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2012、2013年連續兩年聯考本科達線率位居合肥市四縣一市第一名。學校還先後為中科大輸送少年大學生28名,為國家輸送飛行員14名;在省級以上數、理、化、生、計算機等競賽中,獲獎1500多人次。
廬江中學堅持“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讓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能積極主動地發展。因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多次受到國家、省、市表彰:1979年,榮獲“全國文教戰線先進集體”稱號並受國務院嘉獎,同年被評為“全國體育衛生先進集體”;1980年被評為“安徽省田徑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997年在第八屆全運會上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2000年以來,學校連續六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文明單位”稱號。2007年以來,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安徽省衛生先進單位”“安徽省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學校”“中華百年名校”“全國中語會創新寫作教學課題先進實驗學校”“中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國民語文套用能力實驗校”“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等榮譽稱號。
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全體廬中人正以飽滿的熱情,勵精圖治,同心同德,真抓實幹,努力把廬江中學打造成為一所環境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的現代化名校。

學校領導

校長

袁國道
袁國道,廬江中學校長、黨委書記,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中國物理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會員,省市物理學會理事。自從教以來致力於物理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提出很多新觀念和新的教學理念得到同行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編寫教輔用書35本共500餘萬字,主持省級重點教育課題四項,現有三項結題並獲獎;研製的教具多次獲得省、市一等獎並有一項獲得國家專利;輔導學生參加全國物理競賽有8人獲省一等獎,15人獲省二等獎,36人獲省三等獎,輔導學生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多人獲省市一、二等獎。9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1年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2002年評為“省勞動模範”,2005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市一至五屆“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市首屆學科帶頭人”,“省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評審、省級課題研究鑑定專家。

副校長

劉世松,男,195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廬江中學副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巢湖市骨幹教師,巢湖市教育學會理事。
1982年元月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並被分配到廬江中學任教,先後擔任過語文教研組組長、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2000年2月起擔任廬江中學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長期擔任語文教學工作,曾教授過10餘屆高中畢業班,多次獲得“聯考優勝獎”。《“粗”和“細”的辯證法》、《蔣乾為何中計》、《實現教育公平創建和諧校園》、《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公示以後》等10餘篇文章發表在《安徽教育》、《教育文匯》等刊物上,主持《利用計算機最佳化課堂教學的實驗研究》的省級課題通過省級驗收並獲二等獎,先後被評為廬江縣優秀黨員、安徽省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和安徽省模範教師。教學論文《孩子到底想補寫什麼》。

新校區

安徽省廬江中學安徽省廬江中學
廬江中學新校規劃設計簡介
廬江中學城東新校區位於城東新區中心位置,東臨經五路(白山路),西臨經四路(冶山路),北臨城東大道,南臨晨光路。新校為高中部,每個年級可設三十個教學班,約1500名學生,三個年級共九十個教學班,一共4500名學生,全校師生總人數約5000人。
技術經濟指標
新校規劃總用地面積324畝,南北長460米,東西寬380米,總建築面積為8.793萬平方米,容積率0.4073,綠地率40%。具體建設內容:教學樓18000平方米,科學樓7489平方米,圖書館8820平方米,藝術樓3269平方米,行政樓3927平方米,體育館4145平方米,禮堂3324平方米,食堂6800平方米,學生公寓32149平方米,附屬用房1850平方米。
交通組織
規劃於校區南北向主軸線的兩端分別設定主次兩個出入口。其中,臨晨光路的南入口為校區主入口(南大門);臨城東大道的北出入口(北大門)主要為體育場館人流疏散服務。另在校區東側設定一個輔助出入口,以方便學校日常後勤管理。校園內設定機動車輛行駛的主幹道和七米寬的環形道路。
功能分區
根據校區用地特徵和功能需求,規劃將學校用地分為四大功能區域:教學科研區、學生生活區、體育活動區和綜合區。其中,體育活動區包括400米八跑道的標準田徑場和容納1000人的體育館。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206人,其中高級教師68人,一級教師42人。1978年學校被定為巢湖地區重點中學,1984年10月升格為安徽省重點中學,2000年11月,被評為安徽省示範中學。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示範中學。

知名校友

近百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有革命家、科學家、文學家、將軍,以及學者名流。革命先烈張守仁、王振都,建國後第一任大連市委書記胡延沐、譚震林戰友、原杭州市市長何澤洲,詞學家宛敏灝,原成都軍區副政委鄭賢斌中將,遼寧師範大學校長何杰,建壇驕子王孝雄,著名學者南開大學教授宋德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位赴南極考察的博士生導師孫立廣,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局首席投資官朱長虹,內地知名女演員影視演員吳婷(代表作:《夜郎王》,《關西無極刀》,《神探狄仁傑前傳》,《黑狐》《碧血劍》《風影》《蒼狼》)等,都曾受教於此。

辦學特色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但孕育著“集體陶鎔、砥礪切磋、以求進益”的光榮傳統,而且還鑄造了一種“同心、奮進、自立、求真”的廬中精神,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

教師成績

恢復聯考制度以來,共為高校輸送了合格新生9000多人,其中本科生4000多人,1979年和2000年,兩次摘取全省聯考文科狀元桂冠。學校乾分重視特長生的培養,探索出一條培養智力超常學生的成功之路,先後為科大少年班輸送大學生27名,做到了“常流水,不斷線”,獨秀奇葩,名聞遐邇,成為該校一大辦學特色。各類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在國家級、省級的數、理、化生物、計算機競賽中,有900多次獲獎,其中一等獎76人。束禮寶同學還成為1994年國家奧林匹克數學冬令營營員。學校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能積極主動地發展。

所獲榮譽

安徽省廬江中學安徽省廬江中學
學校堅持“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本,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能積極主動地發展。1979年學校被評為全國體育衛生先進集體,同年,再獲全國文教戰線先進集體稱號,受到國務院嘉獎,1980年被命名為“省田徑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997年,在八屆全運會上,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連續五屆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文明單位”稱號。2006年學校黨總支被中共安徽省委授予“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學校被安徽省建設廳、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分別授予“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和“安徽省衛生先進單位”稱號。廬江中學還是安徽省思想政治課教改實驗基地學校、安徽省電化教育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語言文字規範學校、安徽省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南京軍區國防生生源學校和聯合國教科文協會會員學校。廬江中學還是安徽省思想政治課教改實驗基地學校、安徽省電化教育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聯合國教科文協會會員學校。學校的黨、團、工會建設,文明創建、普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勤工儉學等方面工作,也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彰,由於辦學成績顯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安徽日報》《安徽畫報》《安徽教育報》《巢湖日報》、安徽電視台等眾多新聞媒體,多次對學校進行了報導。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中學“百年名校”。

發展前景

2002年初,經縣政府研究同意,學校已申報國家級示範高中。目前,學校的新教學樓和學生飯廳兼禮堂已經竣工。站在新世紀的起點上的百年流風遺澤滋養的廬江中學,正蓬勃著旺盛的精力,奮發向上,再創輝煌。

文化傳統

校訓:集體陶鎔、砥礪切磋、以求進益
校風:同心、奮進、自立、求真
教風:敬業、愛生、務實、創新
學風:志遠、勤奮、博學、躬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