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營養膳食與健康重點實驗室

2.營養膳食與慢性疾病防治及機制研究。 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 項、廣東省面上項目

概況

廣東省營養膳食與健康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建設。2009年獲批立項。建設期為:2009年—2012年。

研究方向

1.營養素需要量研究。
2.營養膳食與慢性疾病防治及機制研究。
3.食物有害物質對健康的危害效應及風險評估平台的建立。

研究內容

1.營養素需要量研究。包括膳食鈣需要量研究、膳食脂肪酸需要量研究、能量需要量研究。
2.營養膳食與慢性疾病防治及機制研究。包括營養物質與重要食物對慢病的作用及機制研究、營養膳食對慢病影響的生物標誌物研究、膳食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建立廣東省特色食物成分的資料庫。
3.食物有害物質對健康的危害效應及風險評估平台的建立。包括食物有害物質的檢測及非法添加化學物的系統篩查和鑑定、食物中有害物質的細胞與分子毒理學機制研究、食物有害物質暴露與人群健康效應的流行病學調查、食物有害物質暴露的人群生物標誌物的研究、建立食物有害物質生物標誌物的組學技術平台、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平台的建立。

近期目標

結合基礎研究、實驗新技術的探索和人群流行病學研究,建立營養膳食健康效應的研究平台,承擔公共衛生、營養與健康領域相關的科技項目,提供不同人群(包括不同慢病患者)的健康膳食模式或膳食指導,以及公眾的營養諮詢,提供健康的營養產品,並為廣東食品安全事件的預防提供技術支撐。吸引和聚集一批創新性人才,形成穩定的優秀團隊;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為廣東省培養更多優秀的高層次人才,顯著提升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從預防醫學的角度為人群健康提供保障,減少醫療費用、節省資源;保障生產力、促進經濟飛躍發展;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套用,為社會提供公共衛生服務。

中長期目標

通過實驗室建設,促進優勢學科的交叉和合作,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吸引國內外高精尖研究人才,提高團隊的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努力把營養膳食與健康重點實驗室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科學研究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和為廣東省公共衛生領域相關研究提供高水平的技術平台,帶動和提高全省該領域的科學研究水平,改善居民的營養與健康狀況,為下一步申報營養膳食與健康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奠定基礎。

實驗室主任

凌文華,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營養與健康及慢病預防。主要從事營養膳食與慢病關係研究以及分子標誌物的套用研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全國百優博士論文的指導導師、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獲得者。現任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中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廣東省營養學會理事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預防醫學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雜誌》、《中華疾病控制雜誌》和《中國公共衛生》雜誌副主編、J Nutr (USA)、Eur J Clin Nutr(UK)、Medical Science Monitor(USA)、Pharmacol Res(USA)雜誌審稿人以及國內多個學術刊物編委。主持國家重大專項 1 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 1 項、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 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3 項、廣東省團隊項目 1 項、廣東重點項目 1 項、廣東省面上項目 2 項,以及其它省部級和國際合作項目等20 多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1 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 項。在 SCI 收錄雜誌發表學術論文 45 篇,其中通訊和第一作者的SCI 論文 35 篇,包括J Clin Invest、ATVB、JBC、J Nutr等。主編教材3 部,參與編寫教材5 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