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番禺大橋有限公司

廣東番禺大橋有限公司是中外合作企業,1994年10月16日正式登記成立,經營範圍:籌劃、設計、興建和經營管理番禺大橋和配套設施及大橋範圍內與大橋管理有關的有償服務(包括維護服務、橋下倉庫、鋪位的有償服務)。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廣東番禺大橋有限公司是中外合作企業,1994年10月16日正式登記成立,投資總額8.38億元人民幣,合作期33年。董事長兼總經理周志洪,副總經理祝志榮、古建平,總會計師勞有安。

經營範圍:籌劃、設計、興建和經營管理番禺大橋和配套設施及大橋範圍內與大橋管理有關的有償服務(包括維護服務、橋下倉庫、鋪位的有償服務)。

番禺大橋已於1998年9月通車。目前,番禺大橋有限公司擁有一支熟悉現代企業管理的員工隊伍,平均年齡為33歲。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占8%,大專文化程度占29%,中專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3%,其中中級以上職稱9人。公司本著“客戶至上,優質服務”的原則,為客戶提供優良的管理及服務。

橋樑工程簡介

廣東番禺大橋是廣州市在建的第二條南北主幹道華南快速幹線南出口的特大橋樑,位於廣州市東南部,北起新窖土華村伸延至廣汕公路和105、106、107國道、廣州新機場及東南環高速公路。南跨珠江和三支香兩條水道;連線番禺區迎賓大道,貫通番禺、東莞、深圳、順德、中山、珠海等地。是香港、深圳經虎門大橋進入廣州通往京廣高速公路的主要通道。

番禺大橋全長4.875公里(包括引道),其中橋長3458.2米,設8車道雙向行車,主航通航淨高34米,可通7000噸級船舶。主橋設計為雙塔空間雙索麵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共布設244根斜拉索,最長的210米、重23.4噸。每根拉索均採用高級雙層注塑作防護,經久耐用、質量保證。主跨380米列廣東同類型橋第一。主梁採用先進的邊主梁DP斷面,梁寬37.7米,寬度列全國同類型橋第一、列世界同類型第二、列世界200米以上跨徑同類型橋寬度第一。主塔採用優美的鑽石造型,塔高143.8米,高聳挺拔、雄偉壯觀,每平方米建築平均厚度為同類型橋最低。收費站設有24個收費通道和比較完善的電腦收費系統,南引道設12條車道,雙向行車,日通過量可達8-10萬車次,是廣州及番禺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番禺大橋由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設計,番禺區橋樑開發建設集團公司、番禺區路橋建設二公司、番禺區公路建設工程公司、羅定第六建築公司等單位建造。除主體工程外設起點立交一座長398.2米。在番禺大橋主跨施工中採用了空間牽索掛籃和整體爬模及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等三項施工新技術,工程質量在全省質量大檢查中多次獲得好評。通車前的動、靜載測試,各項技術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番禺大橋由番禺區橋樑管理所、廣東省交通實業投資公司、香港粵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有榮(東南亞)有限公司、德雄集團國際有限公司、陳氏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合作興建和經營管理,合作期限33年。

番禺大橋於1994年12月29日動工建設、於1998年4月20日合攏,1998年7月建成,9月投入營運,共投入人民幣近11億元(含利息)。首期可通至華南快速幹線黃埔立交。通車後禁止拖拉機和腳踏車上橋,以保障交通暢順。大橋通車後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廣州大道、洛溪大橋的交通堵塞問題,而且對改善珠江三角洲的投資環境,加速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番禺大橋籌建錄

番禺自改革開放以來,千方百計積極籌措資金,新建了大、中、小橋樑300多座。尤其是建設了洛溪大橋和廣珠東線的洪奇瀝等特大橋樑之後,不僅改變了交通的落狀況,而且改善了投資環境,有效地增強了地方實力,為番禺撤縣設市創造了必不可少的良好條件。但隨著外進一步開放,經濟進一步發展,番禺的南北出口,只有洛溪大橋是不能滿足經濟日益發展的需要。

1992年10月28日省政府決定興建的虎門大橋和東線高速公路動工。番禺政府根據省政府對加快籌建洛溪二橋(番禺大橋)的意見,於1992年12月將番禺大橋方案上報廣州市政府,1992年12月下旬廣州市政府黎子流市長召集廣州、番禺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番禺市領導梁偉蘇、何桃到現場踏查,1993年1月26日廣州市城市規劃局印發了建設“廣番大橋”(現番禺大橋)橋位方案現場會議紀要,初步確定番禺大橋位選址。

廣州市規劃局於1993年6月2日正式批准番禺市政府對番禺大橋的選址報告。

1993年7月番禺市政府番府辦(1993)189號發文成立番禺大橋籌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劉錫巨任組長,並從市有關部門抽調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開展了番禺大橋的籌建工作。

1993年8月13日,市政府召開慶典籌備會議,確定將番禺大橋工程納入奠基項目。

1993年10月8日番禺大橋奠基。

為了籌措建設番禺大橋的資金,市政府決定向外招商。1993年10月13日番禺市市長何桃在香港招商會上與粵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廣東省交通實業投資公司、有榮(東南亞)有限公司、德雄集團國限有限公司、陳氏投資有限公司(陳瑞球)共同簽署合作興建和經營管理番禺大橋的意向書。

1993年12月3日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提交番禺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了三個橋址方案。

1994年1月4日廣東省交通廳在番禺主持召開番禺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評審會議提出了新的選址意見。1月19日省交通廳印發了番禺大橋工程可行性形容報告評審意見函,肯定了建設番禺大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求設計部門在第二橋位以東、第三橋位經西,選出最佳橋位方案和可行性研究補充報告報省交通廳審定。

1994年4月27日廣州市規劃局批覆番禺大橋橋位最佳方案的報告。

1994年5月30日廣東省交通廳向省計委上報番禺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補充報告,申請立項。

1994年7月25日廣東省計畫委員會粵計交(1994)469號文批准番禺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立項。

1994年7月28日番禺大橋籌建辦召開合作方股東會議,簽署番禺大橋有限公司契約和章程(*見上圖*)。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廣州市常務副市長梁偉蘇、原番禺市市長何桃、市政協主席葉才、人大主任謝權森和六家股東代表等100多人參加會議。會上共同簽署了合作總契約書和合作章程。

1994年9月21日廣州市城市規劃局穗城規南片地字(1994)258號文批准廣東番禺大橋有限公司合作項目契約和章程生效。

1994年10月16日番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簽發了廣東番禺大橋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合作經營期限33年。

1994年10月18日廣東番禺大橋有限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議成立,開始運作大橋公司的業務。

1994年12月19日廣州海上安全監督局印發交穗海監(1994)280號關於番禺大橋通航標準問題的批覆。

1994年12月29日番禺大橋工程正式動工,邊設計、邊施工。

1995年8月2日廣東省建設委員會正式批准番禺大橋工程初步設計檔案。

1998年5月21日廣東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粵外經貿資批字(1998)280號批准確認廣東番禺大橋有限公司和批准增加投資3800萬元人民幣,增資後總投資增加至8.38億元人民幣,註冊資本為2.7億元人民幣。

1998年7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粵辦函(1998)423號批覆同意設立番禺大橋收費站,實行雙向收費。1998年7月28日廣東省物價粵價(1998)199號文正式批覆番禺大橋收費標準。

1998年8月12日省交通廳主持召開交工驗收會議,通過番禺大橋交工驗收,並交付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