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巡警道

巡警道署建立之後,第一任巡警道王秉必對警察的內部機製作了一些改革。 汕頭、江門、佛山、石龍等地區,也成立警務公所和區署,受廣東巡警道署的管轄。 1911年辛亥革命後,廣東巡警道改稱為“廣東省會警察廳”(當時的廣州稱作“廣東省城”),陳景華任廳長。

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在全國改革官制,清政府民政部奏擬承認巡警道官制,將所有省原設巡警等局歸併辦理,專營全省巡警、消防、戶籍、營繕、衛生事務,光緒皇帝很快批准了這個奏議。接著頒發了《巡警道官制並分課辦事細則》。廣東全省巡警總局改組為巡警道署,最高首腦稱為“廣東巡警道”,正四品官。王秉必、李湛陽、嚴家枳先後任職。
巡警道署建立之後,第一任巡警道王秉必對警察的內部機製作了一些改革。
舊的巡警總局主要是由舊的官員和巡防營的舊勇組成,一點現代警察意識和技能也沒有。於是,王秉必選送了一批學員前往日本警察學校做培訓,繼而在廣州設立警察速成學堂、巡警預備營、高等巡警學堂、巡警教練所等機構,培養現代警察。規定只有那些曾經受過警察教育的人才能當警官和巡警。
對於警察的裝備,也作了一些改變。警官執行外勤任務時,要穿著規定的制服,配長劍;一般的巡警,則戴硬邊布軍帽,夏季穿紫花布衫褲。巡警道署下面的區署以及分署,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廣東兵工廠生產的六八口徑步槍和子彈,以加強實力。
汕頭、江門、佛山、石龍等地區,也成立警務公所和區署,受廣東巡警道署的管轄。巡警消防隊、警察醫院、遊民習藝所也在這時期成立。
1909年,還增設了東沙馬巡隊。馬巡隊攜槍械日夜分班巡邏,兩人一組,夜遇盜警,一人跟蹤,一人回報警備公所派員追緝。到1911年時,巡警道署的警員已達5000多人。
在清代末年的大事中,有幾件與巡警有很有關係。
1911年3月,廣東將軍孚琦往燕塘參觀飛行演習,經過大東門外街(今中山二路)為革命黨人溫生財槍殺,崗警鄭家森追捕,溫生財犧牲。
廣州“三·二九”黃花崗之役,事前同盟會會員在廣州的秘密機關,被巡警道偵探課發覺,促使這次起義提前發動(原定4月上旬),由於準備不充分而失敗。
“三·二九”之役,有一隊同盟會員襲擊小北城內飛來廟子彈火藥庫,由於巡警協同守庫衛兵抵抗,沒有成功。
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當時的警察除了防盜,更重要的是對付革命起義。 
1911年辛亥革命後,廣東巡警道改稱為“廣東省會警察廳”(當時的廣州稱作“廣東省城”),陳景華任廳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