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教育廳直接管理。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33年的“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至今已有80年的職業教育歷史。2006年6月學校接受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2007年被列為省級示範性院校建設單位。2008年被列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廣州和南海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500畝(其中廣州校區218畝),校舍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4578萬元。有實驗實訓場地面積148205平方米,下設14個二級院系,共有70個專業,130個專業方向。有全日制普通高職在校學生1970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圖片
1933年,建立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後更名為廣東省立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後,學校由軍管會接管,校址由廣州三元里遷往小北登峰路;1950年,更名為廣東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1952年9月,廣東全省工業中等學校進行調整,由廣東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興寧高級工業技術學校、湛江工業學校、廣州私立天佑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四校合併為廣東廣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1953年春,中南地區中等專業學校進行全區性院系調整,把河南鄭州工業學校、湖北武昌工業學校、湖南長沙高級工業學校、常德高級工業學校、萍鄉高級工業學校、江西高級工業學校等化工科和糖業科遷並於該校,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廣州化學工業學校,1953年4月,更名為廣州化學工業學校,由輕工業部直接領導;
圖片
1955年,更名食品工業部廣州糖酒工業學校,由食品工業部領導;1957年,學校與廣東食品工業學校合併,成立食品工業部廣州糖灑工業學校。1958年5月遷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路現校址;1959年與輕工業部屬廣州造紙工業學校合併,校名改為廣東省輕工業學校;1960年6月,升格為廣東輕工業學院,分設大學部和中專部,由廣東省輕工業廳領導;1963年1月,劃歸中央輕工業部直接領導。學校掛兩個校牌:廣東輕工業學院、輕工業部廣州輕工業學校。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併入廣東輕工業機械廠,教學人員大部分改行、流失,教學設施遭受破壞,學校處於解散狀態;
圖片
1969年,中央輕工業部在廣州的五個直屬單位合併(該校及廣東輕工機械廠、廣東輕工設計院機械動力設計部、糖業安裝工程公司、天津安裝二隊)成立廣東輕工業機械廠,學校交由廣東輕工業機械廠管理;1973年,學校從廣東輕工業機械廠分離出來,恢復招生,時名廣東輕工業學校,由廣東省輕工業局領導;1975年3月,由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與廣東輕工業學校兩個牌子,一套人馬,由廣東省輕工業局領導;1977年,學校由輕工業部與廣東省輕工業局雙重領導;1980年,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1980年11月,輕工業部重新接管學校,並將1975年成立的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與該校合併。撤消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的牌子,恢復輕工業部廣州輕工業學校校名。1993年,經廣東省政府批准籌建廣東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1994年8月國家教委再次批准該校為國家級重點普通中專學校;1995年2月,輕工業部撤消,中國輕工總會通知學校更名為廣州輕工業學校;1998年9月1日起,學校由國家輕工業局劃轉歸廣東省管理;1999年3月12日,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6月,學校接受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評估結果為優秀;2007年,被列為省級示範性院校建設單位;2008年,被列為國家示範性院校建設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下設14個二級院系,共有70個專科專業,130個專業方向。
院系 專業
藝術設計學院 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裝潢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多媒體設計與製作
計算機工程系 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軟體技術、
輕化工程系 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生物製藥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化妝品行銷與使用技術、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
傳播工程系 製漿造紙技術、包裝技術與設計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出版與發行
食品與生物工程系 生物技術及套用、生物化工工藝、食品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生物技術、
機電工程系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
管理工程系 文秘、市場行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
經濟系 證券與期貨、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經濟信息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旅遊系  旅遊管理、涉外旅遊、酒店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
套用外語系 商務英語、商務日語、套用德語、國際商務管理方向(中外合作辦學)
電子通信工程系 套用電子技術、電子聲像技術、半導體照明技術與套用、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通信工程監理
汽車系 汽車運用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環境工程系 建築裝飾材料及檢測、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園林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繼續教育學院 --

師資力量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教職工1196人,其中專任教師871人,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樓
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7.8%,“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專任教師總數的82.15%,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青年教師總數的77.48%,學校根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需要,還從行業企業聘請兼職教師891名。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中國職業教育傑出校長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技術能手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珠江學者2人,全國輕工行業先進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粵教壇新秀1人,南粵優秀教師7人;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先進個人2人、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38名(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3人);廣東省科技特派員35人,廣東省基金項目評審專家7人,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諮詢專家及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專家3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劉境奇、龔盛昭。

教學建設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示範性專業7個、國家精品課程10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教指委精品課程22門。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帶頭人
廣告設計與製作教學團隊 沈卓婭
省級示範性專業
機電一體化技術
食品營養與檢測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
廣告設計與製作
紙漿造紙技術
軟體技術
酒店管理 -- --
國家級精品課程
專業 負責人 獲批年度
塗料生產技術 龔盛昭 2010
產品設計 桂元龍 2010
灌裝線設備安裝與維修 周文玲 2009
塑膠擠出成型 徐百平 2009
包裝裝潢設計與製作 沈卓婭 2009
通信工程監理實務 秦文勝 2009
飯店前廳服務與管理 李 麗 2008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 杜淑霞 2008
日用化學品製造原理與工藝 龔盛昭 2007
平面廣告設計 劉境奇 2005
省級精品課程
專業 負責人 獲批年度
塑膠配混技術 王玫瑰 2010
職業英語 吳寒 2010
稅務實務 劉生華 2010
旅遊電子商務 李麗 2010
塗料生產技術 龔盛昭 2010
灌裝線設備安裝與維修 周文玲 2009
塑膠擠出成型 徐百平 2009
JAVA平台項目開發基本技能 古凌嵐 2009
包裝裝潢設計與製作 沈卓婭 2009
通信工程監理實務 秦文勝 2009
飯店前廳服務與管理 李  麗 2008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 杜淑霞 2008
機械製造技術 吳年美 2008
成本會計 劉志娟 2008
產品設計 桂元龍 2007
日用化學品製造原理與工藝 龔盛昭 2007
資料庫套用技術 張蒲生 2007
字型設計 沈卓婭 2006
Linux基礎 李 洛 2006
機械設計基礎 王 軍 2006
平面廣告設計 劉境奇 2005
教指委精品課程
專業 負責人 年度 類別
水污染控制工程 王漢道 2010 水資源與水環境教指委精品課程
生物製藥技術 李家洲 2010 生物技術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塑膠測試技術 譚壽再 2010 輕化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 李榮 2010 包裝與印刷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企業會計實訓 劉志娟 2010 工商管理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外貿跟單實務 吳薇 2010 經濟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精細化工設備 胡智華 2010 化工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精細有機合成技術 黎彧 2010 化工技術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通信工程監理實務 秦文勝 2009 通信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塗料生產技術 龔盛昭 2009 輕化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汽車空調原理與維修 梁仁建 2009 汽車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製漿技術 鄭榮輝 2009 化工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電動與調速控制 常曉玲 2009 自動化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陶瓷工藝技術 毛 瑞 2009 材料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技術 貝惠玲 2009 食品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編輯理論與實務 劉築 2009 出版與發行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VI設計 符 遠 2009 藝術設計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產品設計 桂元龍 2009 藝術設計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 杜淑霞 2008 食品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商務英語 吳 寒 2008 英語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成本會計 劉志娟 2008 工商管理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精細化學品檢驗技術 龔盛昭 2008 化工技術類教指委精品課程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2008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承擔省科技計畫項目17項;共申請專利342項(其中PCT國際專利1項),授權發明、實用新型、軟體著作權登記專利95項。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科研平台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校級研究所1個、校企合作研究機構7個。
類別 名稱
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廣東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廣東特色調味品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校級研究所 高職教育研究所
校企共建研究機構
廣東輕院江門晶華造紙設備研究所
廣東輕院諾信精細化工研究所
廣東輕院溫州歐龍生物工程研究所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大立模具技術研發中心
廣東輕院海天堂食品研究所
東莞威特隆物流設備研究所
廣東輕院江門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物技術研究所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圖書館內共有各類藏書190多萬冊(包括電子圖書60萬冊),每年訂閱中外文報刊800多種,併購買了大量的電子圖書及全文資料庫等資源,其中包括中國期刊網、超星數字圖書館、重慶維普資料庫、萬方全文資料庫、暢想之星非書資源管理平台等。
  • 學術期刊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由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刊物,2002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宣傳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科研成果,以提高我院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同時反映輕工業套用技術的發展,促進國內外輕工業科技、文化的交流,主要刊登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套用技術研究、輕工高新技術研究、高等職業教育研究和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等具有獨創性的研究論文和研究報告。

學校領導

職位 姓名
黨委書記
王新新
院長、黨委副書記 葉小明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朱其祥
黨委副書記 周炳全
副院長 林潤惠、王玫瑰、杜安國、李麗
(資料來源2014年9月學校官網)

文化傳統

校徽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徽
廣東輕院標誌

校訓

德能兼備,學以成之一、德能兼備德能兼備,顧名思義,有德有能,以德為先,以能為本,兼而備之。“德”即做人之道,有德之人是品行端正、寬厚仁愛、富有團隊精神的人;“能”為做事之道,有能之人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而德能兼備之人,才是現代社會的棟樑之才。德能兼備既反映了該校的人才觀和對師生的要求,也是該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追求。該校堅持德育為先、能力本位,既注重師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又重視師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師生德能雙修、德才兼備,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品德敦厚、知識紮實、技能出眾的高素質人才。二、學以成之“學以成之”,是承接了“德能兼備”,指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唯有不斷進取,方能學有所成。“學以成之”中包含有對學校、教師與學生的訓誡:對學校而言,要精心治學,以培養道德高尚、傳授高等技術、技能、技藝、促進人的發展為己任,培養適應社會經濟與現代科技發展的人才;對教師而言,要嚴謹治教、師德為范,追求自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升,實現德能兼備人才培養之目標;對學生而言,要一心向學,勤於學習,成為高素質、高技能、德才兼備的人才,為職業理想的實現奠定基礎。“德能兼備、學以成之”的校訓,提出了該校道德和能力培養並重的教育目標,指明了治學向學的育人途徑,合乎學院的辦學理念和質量方針,與我院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精神相融合,同時也體現了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

輕院精神

“自強 敬業 求實 創新”自強——積極進取、自主創業、生生不息的品格;敬業——敬業專業、愛校愛崗、精益求精的奉獻;求實——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實幹;創新——敢為人先、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理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