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聾人學校

廣州市聾人學校由張穎儀女士於1946年創辦,原名廣州市私立啟聰學校。1956年轉為公辦學校並改名為廣州市聾啞學校。改革開放後,學校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於1990年改名為“廣州市聾人學校”,並逐步發展為一所集康復教育、基礎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於一體的特殊教育學校。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600多人,分學前部、國小部、國中部、高中(職)部,從七年級開始進行職業技術訓練,高職部開設計算機(兼修服裝設計與工藝) 、計算機(兼修工藝美術裝璜設計)二個專業,學生在職高畢業前經勞動部門考核獲得技術資格證書後持雙證書畢業,畢業後基本上都能考上高等職業學院或順利就業。

廣州市聾人學校由張穎儀女士於1946年創辦,原名廣州市私立啟聰學校。1956年轉為公辦學校並改名為廣州市聾啞學校。改革開放後,學校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於1990年改名為“廣州市聾人學校”,並逐步發展為一所集康復教育、基礎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於一體的特殊教育學校。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600多人,分學前部、國小部、國中部、高中(職)部,從七年級開始進行職業技術訓練,高職部開設計算機(兼修服裝設計與工藝)、計算機(兼修工藝美術裝璜設計)二個專業,學生在職高畢業前經勞動部門考核獲得技術資格證書後持雙證書畢業,畢業後基本上都能考上高等職業學院或順利就業。
學校教學設備設施先進,師資隊伍優良。學校擁有現代化的康復、教學設備設施,是全國首批三所實驗聾校之一、全國特殊教育信息技術實驗校、廣東省特殊教育實驗基地、廣東省隨班就讀指導中心、廣東省第二批信息技術實驗校、廣州市“教育技術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試點校、《中國手語》試點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60多人,專職教師近140人。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85%,60%具有本科學歷,7.2%已經取得碩士學位,還有不少教師正在攻讀教育碩士。2008學年,學校共有37名教師獲得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的結業證書。自2005年廣州廣播電視大學殘疾人教育學院成立以來,作為殘疾人教育學院的教學點,我校不少教師承擔了電大教學工作或教學輔助工作。
學校歷屆領導班子團結進取,帶領全校教職工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法辦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開展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堅持“尊重和滿足聾生的特殊需要,促進聾生的健康全面發展,使每個孩子有能力回歸主流社會並得到應有的幸福生活”的辦學理念,明確提出“補償聽力,發展語言;掌握技能,立足社會;健全人格,回歸主流;提升底蘊,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目標,促進了聾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發展,逐步形成“健聾融合教育”、“全面康復、以美育人”、“以口語為主導的全溝通教學”等教學模式與辦學特色。由於辦學成績顯著,學校先後榮獲廣東省、全國三項康復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特殊教育先進學校、廣州市教育工會優秀教職工之家、廣州市教育系統先進黨組織、廣州市教育系統安全文明校園、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廣州市文明單位、“可愛的廣州我的家”愛國主義實踐系列活動先進單位、廣州市綠色學校、廣州市教育工會模範教職工之家、廣州市民主管理“三星”學校、廣州市文明標兵單位等十幾項榮譽,在社會上、在全國特殊教育學校中享有良好的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