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年鑑·2004

"沒有品牌·我們永遠只能淪落為別人後院加工廠的結局,拉美國家的現狀就是中國的將來。 從上世紀末始,中國的Graphics界經過對國外作品的學習

內容介紹

“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意味著是中國的加工世紀,還是中國品牌世紀?
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實行“外資主導”型經濟路線。
試想,如果有一天,當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優勢不復存在時,你的企業和國民又何以為生?幾乎同時發展的拉美國家和鄰邦韓國的截然不同經濟結構及其現狀似乎不能教會我們明白些什麼。
“外國汽車廠商提供技術以及專門技術為與中方的合資工‘添加價值’。與此相對比,當前他們的中國合作夥伴除了提供低成本勞動力和銷售渠道外,對實際經營和管理的貢獻幾乎為零。”也許日產汽車總裁卡洛斯·戈恩這番話並不能讓那些依賴政策保護的中國汽車行業大佬們汗顏,但肯定讓這個國家的其他經濟人羞慚。
沒有品牌·我們永遠只能淪落為別人後院加工廠的結局,拉美國家的現狀就是中國的將來。
品牌當然不是簡單的一個Logo加一句SIoaan,但肯定要做好這些準確傳達品牌的內涵和定位的元素符號。
從上世紀末始,中國的Graphics界經過對國外作品的學習,積累了自己的經驗。到現在,雖然還很稚嫩·但已經不是簡單的模仿了。
在與世界愈加接近的今天,設備技術我們已經和世界同步(不象其他行業,可以此為落後的理由),需要的是我們與同行及世界交流的機會和平台。
希望China Graphics這系列年鑑能幫助推動中國品牌的成長,見證Graphics在中國
走過的路。
品牌,可能不只是企業經營者和廣告推廣人的責任,應該是全社會都要共同關注並給予成長支持的大事。Graphics的從業人士要身先士卒,走好第一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