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廷

廟廷

廟廷,宗廟或廟宇的前殿。《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正始五年,冬十一月癸卯,詔祀故尚書令荀攸於太祖廟廷。”

廟廷
拼音: miàotínɡ
解釋: 1.宗廟或廟宇的前殿。 《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正始五年,冬十一月癸卯,詔祀故尚書令荀攸於太祖廟廷。”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姚廣孝》:“廣孝贈榮國公,謚恭靖,配享成祖廟廷。”《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若得神靈庇護,保佑氏兒身體康健,情願繡下長幡二首,外加禮物,親詣廟廷頂禮酬謝。”清湯之旭《袁任墓志銘》:“頃之,睢人思公(袁可立子袁樞),不忘為請於朝,許得從祀廟廷,用褒其績。”
2.君王接受朝見、議論政事的殿堂。《吳子·勵士》:“於是武侯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季氏篇五》:“據此,則庶人之議,非私議於草野,乃議於廟廷之上也。” 

相關圖片

廟宇布局圖廟宇布局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