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又名廈門BRT,全稱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屬於廈門市快速公交運營有限公司。 2008年09月01日起,快速公交BRT正式投入使用,系統包括專用車站、高架專用道路和專用車道,狹義的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僅包含6條BRT快線,廣義的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包含7條BRT快線(快1、快2、快3、快5、快6、快7、快8)、1條BRT機場專線;是中國首個採取高架橋模式的BRT系統。

基本信息

公交系統

第一碼頭樞紐站(BRT) 第一碼頭樞紐站(BRT)

速公交系統(Bus Rapid Transit)簡稱BRT ,是一種介於快速軌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簡稱RRT)與常規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簡稱NBT)之間的新型公共客運系統,是一種大運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稱作“地面上的 捷運系統”。 多年來,機動車輛的迅猛增長導致交通日益擁擠,公共運輸的運行環境日趨惡化,廈門市公交發展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廈門市實施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的轉變,對公交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廈門市政府已經制定《優先發展公共運輸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發展快速公交系統。廈門市規劃局進行了“廈門快速公共運輸系統(BRT)網路規劃”相關議題的工作。

廈門BRT 廈門BRT

廈門將建立一個現代化公交技術配合智慧型交通和運營管理,開闢公交專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車站,實現軌道交通運營服務,達到輕軌服務水準的一種獨特的城市客運系統,廈門建設快速公交系統(簡稱廈門BRT)。廈門快速公交系統是國內快速公交系統建設中級別最高的公共運輸項目之一,創下了多個全國首創紀錄:全國首創多形式組合、全國首創採取高架橋模式、全國首創一次成網。 廈門快速公交最大的特色是在島內鬧市區建設高架橋,島外新開發地段則規劃設定專用道,這樣就保證了快速公交擁有全程封閉的專有路權,克服了城市公交最難解決的與其他車輛及行人相互干擾的弊端。由於一次性開通3條快速公交,最佳化公交線路,增設連結線,廈門快速公交是國內第一個一次成網的BRT系統。

發展目標

廈門城市空間布局規劃:“一心兩環、一主四輔(八片)”組團式結構。

城市綜合交通規劃:路格線局——BRT布局的物理基礎保持“放射+環形”路網主骨架,組織片區與用地布局形態適宜的方格網或自由式路網

廈門BRT高架橋 廈門BRT高架橋

線網結構:“四射+八聯”為主的構架 “四射”放射線為本島向島外的4條指狀放射線,對應與市域客流。 

“八聯”區間線為本島2條、環東海3條、環西海域的1條和環海灣1條,對應於組團間聯繫走廊。

廈門快速公交線網規劃。快速公交線網規劃以方便城市居民為出發點,同時還要考慮快速公交系統對整個城市交通系統的影響及公交企業的利益,規劃中遵循如下原則:

與廈門市用地布局相協調,促進城市發展。結合廈門市城市發展 規劃和用地布局原則,在廈門市主城區形成以捷運、軌道交通和BRT為骨幹,以普通公交為基礎的城市公交系統網路。同時通過提高公交服務水平,為城市的土地利用開發提供必要的保證,並進一步促進城市按照規劃格局順利發展。

兼顧、利用現有線路,綜合協調新老公交線路以及軌道線路間的關係。充分體現快速公交的大容量、速度快的優勢,在道路條件允許的主要公交走廊儘可能開闢快速公交線路。同時要注意現有公交線路的調整。充分考慮捷運、輕軌規劃的線路,對軌道交通沒有覆蓋的區域進行必要的補充,並做好快速公交線路與常規公交線路、規劃捷運、規劃輕軌的銜接,方便居民換乘,體現和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

規劃

系統一期

BRT一期工程共建4條線路即快1線、快2線、快3線、快4線,總投資約30億元。

快1線線路:第一碼頭樞紐站至廈門北站。

快2線線路:第一碼頭樞紐站至同安樞紐站。

快3線線路:第一碼頭樞紐站至前埔樞紐站。

快4線線路:廈港樞紐站至灌口樞紐站(成功大道線路)。2011年02月03日快4線(廈門快速公交4號線)變更為廈門公交機場專線﹝公交機場專線、機場專線﹞(第一碼頭樞紐站←→機場站)。

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島內段15.3公里,廈門快速公交3號線東芳山莊至前埔樞紐站段2.1公里採用高架橋形式。BRT一期工程共建5座樞紐站,其中計畫在島內建第一碼頭、東芳山莊和前埔樞紐站3座,島外嘉庚體育館和西柯樞紐站2座。快速公交成功大道專線將是對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廈門快速公交2號線的有益補充,同時在公交客運中起著骨幹的作用。這三條快速公交線的建立與快速公交一號線構成廈門市快速公交網路,將在最大程度上緩解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拓展廈門市城市開發空間,同時對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以及對城市整體發展上都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系統二期

廈門BRT 廈門BRT

BRT二期工程總長76.5公里,同步開建2條線路(二期)、1個樞紐站。2條線路分別是: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華僑大學至廈門北站),全長8.4公里;廈門快速公交2號線(西柯樞紐站—同安城南),全長11.9公里;1個樞紐站是,島外同安樞紐站同安線西柯—同安城南段途經海翔大道、同集路、城南大街、鳳崗路,全長11.9公里,起點為BRT西柯站,沿海翔大道接入同集路,終點至同安樞紐站。全線採用高架,共有官潯站、輕工食品園站、四口圳站、工業集中區站、西湖站、第三醫院站、城南站、同安樞紐站7個高架站和1個樞紐站,是快2線的延伸,輻射工業集中區、同安城區。

這條線開工後,快2線同安線西柯—同安城南段,2010年06月22日11時58分正式發車運營,方向為雙向對開。

快1線華僑大學至廈門北站段將2011年11月12日開通使用。

成功大道BRT專線起點是成功大道演武立交橋下,終點是灌口樞紐站,線路總長約32公里,線路經過成功大道、嘉禾路、廈門大橋或高集海堤 、集杏海堤、集灌路。

本工程從起點至終點設定了十八個車站,其中演武橋、文曾路、宜愛路、呂嶺路、仙岳路、金湖路、安兜、機場、聯檢樓、航海學院、園博苑、杏林村、十中、內茂立交等十四個地面車站,杏北新城、中亞城、廈工機械廠、灌口鎮政府等四個高架車站,同時在各車站相應位置均設定了人行天橋,起點和終點位置均設定樞紐站。

現已設定成廈門公交機場專線(第一碼頭樞紐站←→機場站),經過鷺江道、成功大道、枋鍾路、埭遼路,已取消聯檢樓到灌口樞紐站。

連結線

廈門市首期三條快速公交線路(以下簡稱BRT)設計配套了30條的BRT連結線。與BRT快1、BRT快2、BRT快3同步開通有26條。

BRT連結線是指與快速公交相銜接的特殊公交專線。主要功能是延伸快速公交高品質出行服務,方便乘客乘坐快速公交,並提供短途出行服務,把離快速公交站點有一定距離的乘客送到站點,或把出快速公交站點的乘客送到附近的目的地。連結線的運行時間跟BRT是同步的,它們的首末站就設在快速公交站點邊,與附近的社區、學校、工業集中區相接。可以說,幾乎每個BRT站點都設定了一條連結線。這些連結線大都是短途的公交線路,單程線路一般只有兩三公里左右,發車頻率較高,每5至10分鐘就有一個班次,高峰期時候車僅需三五分鐘。

連結線的票價較低,站點較密,換乘方便。連結線以快速公交站點為起訖點,可與快速公交實現“零距離”換乘。市民既可以利用連結線實現短途出行,又可與BRT換乘。

BRT連結線的票價統一為投幣0.5元,刷E通卡0.3元,全年一個價。普通公交E通卡在BRT連結線上可以使用。BRT連結線乘坐方法與常規公車的乘坐方法完全一樣。BRT連結線開通後,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居民意見和建議適時進行調整。

設施改造工程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BRT)運能提升及設施改造工程”,業主單位是市市政建設開發總公司。主要任務是在嘉盛豪園小區的這個位置,將增加一個BRT右轉匝道橋,以方便前埔的乘客從這裡直接右轉出島,而不用在東芳山莊站換乘。

據介紹,這條匝道橋建成後,將實現從前埔直接到島外的運營條件,緩解3條線路均從第一碼頭樞紐站發車的壓力,尤其是自蔡塘往縣後方向的運輸壓力。

BRT高架橋在忠侖公園的位置,要建一個應急匝道,既作為逃生疏散通道,也是救援通道。今後如果遇到突發情況,BRT車輛可以就近從忠侖公園下橋,進行人員和車輛疏散工作,消防、120等救援車輛也可以從這裡及時上橋。忠侖公園項目已確定施工單位並開工建設。另外還計畫在第一碼頭、縣後附近增設下地匝道橋。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集美大橋南樞紐站項目則屬於新建,位於枋鍾路與環島幹道交叉口西側,計畫投資5.4863億元,建成後將解決BRT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的公車停車、管理辦公、後勤維修等一系列功能需求。計畫建設的集美大橋南樞紐站,為3層建築,地下1層,地上2層,含66個18米長的BRT公車停車位、4條檢修地溝和相關場站設備管理用房和加油站,也向社會提供210個車位。其將可以實現市民快速前往廈門機場T4航站樓(距離T3航站樓最近的是BRT縣後站,需乘連結線才能到機場),步行大約為15分鐘左右(距離T3航站樓仍比較遠)。同時,站點還滿足了BRT車輛停放需求,解決BRT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沒有中間停放點、車輛空駛距離較長等問題。

作為快2線首末站的同安樞紐站位於廈門市同安區環城西路與鳳崗路交叉口東北側,該項目一次規劃、分兩期實施,總用地面積20139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用地面積17355平方米,二期工程用地面積2784平方米。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地上四層、底下一層的樞紐站主體建築;一座連線樞紐站主體建築與現狀BRT廈門快速公交2號線高架車道的高架引橋;兩座過街天橋及建築周邊的廣場、綠化、通風、給排水等配套設施。投資總額達48085萬元。其中,工程費用限額為41760萬元。

廈門快速公交系統(brt)文塔站將於2018年動工建設,該工程位於思明區廈禾路與湖濱中路交叉口西側,車站北側出入口與軌道1號線文灶站進行換乘。該站屬brt一號線建設預留中間車站。地上三層,一層為橋樑立柱,二層為站廳層,三層為站台層。車站東西長為55米,南北寬為20米,設計總高度是19米,總建築面積為2178平方米;該項目建設內容為站廳層、站台層及相關附屬設施(自動扶梯、智慧型系統、天橋、雨蓬、樓梯及給排水、電氣、通風空調等)。經審核,該項目總投資概算3190萬元(不含征地拆遷費)。

線路歷史

2008年09月01日起,廈門市快速公交運營有限公司開通三條BRT快線分別是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快1線)(第一碼頭樞紐站←→華僑大學);廈門快速公交2號線(快2線)(機場站←→西柯樞紐站);廈門快速公交3號線(快3線)(第一碼頭樞紐站←→前埔樞紐站)。同時,開通了26條BRT連結線分別是第一碼頭站:L1;思北站:L2;斗西路站:L3、L4;二市站:L5;文灶站:L7、L8;火車站、龍山橋站:L9;蓮坂站:L10;臥龍曉城站:L11;東芳山莊站:L12;蔡塘站:L13、L14;金山站:L15;穆厝站:L16;雙十中學站:L17、L18;縣後站:L19;嘉庚體育館站:L21、L22;洪文站:L25;西柯樞紐站:L28、L29;前埔樞紐站:L26、L27、L30。

廈門BRT18米加長型鉸鏈車 廈門BRT18米加長型鉸鏈車

2008年09月28日起,調整延伸後的廈門快速公交2號線(快2線)(第一碼頭樞紐站←→西柯樞紐站)已正式發車運營。同時,雲頂北路原“縣後站”更名為“縣後(機場)站”;環島幹道原“機場站”更名為“集美大橋南站”。

2008年11月12日起,由於連結線路虧損、線路合併等原因條件影響,思北站:L2;文灶站:L7、L8;蓮坂站:L10;蔡塘站:L13、L14線等連結線,陸續暫停營運,並由相關線路代替。

2010年06月22日起,調整延伸後的快2線(第一碼頭站←→同安樞紐站)11時58分正式發車運營,方向為雙向對開。

2010年08月01日起,由於連結線路虧損、線路合併等原因條件影響,斗西路站:L3、L4;東芳山莊站:L12;洪文站:L25;西柯樞紐站:L28、L29線等連結線,陸續暫停營運,並由相關線路代替。

2010年08月17日起,快3線終點站將調整停靠快速公交前埔樞紐站高架站點始發(第一碼頭站←→前埔樞紐站),同時取消前埔北站和前埔南站兩個站點。原通過前埔北站和前埔南站兩站乘坐快速公交快3線的乘客,可通過新的終點站即前埔樞紐站乘坐快3線(進出口位於原前埔北站邊側)。

2011年01月18日起,由於連結線路虧損、線路合併等原因條件影響,火車站、龍山橋站:L9;前埔樞紐站:L26、L30線等連結線,陸續暫停營運,並由相關線路代替。

2011年02月03日起,把快4線(廈門快速公交4號線) 更名為廈門公交機場專線﹝公交機場專線、機場專線﹞(第一碼頭樞紐站←→機場站)正式投入運營。

2011年08月08日起,我司機場專線調整運營方案。機場專線(第一碼頭站←→機場站):第一碼頭始發,經成功大道後、翔雲一路、翔遠一路、翔雲三路、翔遠四路、臨時道路至新機場候機樓站,返程經臨時道路、翔遠三路、枋鍾路、成功大道返回。

2011年11月12日起,為進一步方便廈門北站到發旅客的疏運,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BRT快1線)二期由華僑大學延伸至廈門北站始發(第一碼頭樞紐站←→廈門北站)全長8.4公里。正式發車運營,方向為雙向對開;首末班時間不變。

2011年12月30日起,將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快1線)拆分成快1A線(第一碼頭樞紐站←→中科院站)、快1B線(第一碼頭樞紐站←→廈門北站)。

2012年05月24日起,雲頂北路原“穆厝站”更名為“市政務服務中心站"。

2013年09月30日起,雲頂北路原“市政務服務中心站"更名為“市行政服務中心站"。

2014年03月01日起,將快1A線、快1B線重新合併成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第一碼頭站←→廈門北站)。顏色以綠色為主,少數為紅色加班車輛。

2014年03月06日起,調整線路的首末班時間,第一碼頭的首班車發班時間提前至06:00。同時,快1線全部統一以綠色為主。

2014年12月28日起,配合高崎機場T4候機樓啟用,調整機場專線延伸到高崎T4候機樓始發(第一碼頭站←→高崎T4候機樓站)。同時,環島幹道原”集美大橋南站“更名為”T4候機樓站“。

2015年08月01日起,廈門快速公交5號線(快5線)開通試運行(前埔樞紐站←→同安樞紐站)。

2015年09月06日起,為進一步方便廈門北站商務營運中心片區乘客出行,BRT快1線雙向增停“田厝站”,站點位於“中科院站”與“廈門北站”之間。

2015年11月01日起,廈門快速公交5號線(快5線)(前埔樞紐站←→同安樞紐站)正式開通。

2015年11月30日起,BRT快1線雙向增停“大學城站”,站點位於“華僑大學站”與“中科院站”之間。

2016年01月31日起,廈門快速公交6號線(快6線)(前埔樞紐站←→廈門北站)正式開通。同時,快1線將在集美大道上雙向增停“產業研究院站”,站點位於“大學城站”與“中科院站”之間。

2016年03月14日起,開通高峰區間線快7路,共投入12台18米車輛,運營時間為早高峰07:00-09:00;晚高峰17:00-19:00。運營區間(洪文站←→開禾路口站):【上行:洪文站→第一碼頭站、下行:開禾路口站→前埔樞紐站】。

1、線路走向:上行:洪文站始發經蓮前東路、蓮前西路、廈禾路到第一碼站。下行:開禾路口站始發經廈禾路、蓮前西路、蓮前東路到前埔樞紐站。

2、沿途站點:上行:洪文站、東芳山莊站、臥龍曉城站、龍山橋站、蓮坂站、火車站、文灶站、二市站、斗西路站、思北站、開禾路口站、第一碼頭站。下行:開禾路口站、思北站、斗西路站、二市站、文灶站、火車站、蓮坂站、龍山橋站、臥龍曉城站、東芳山莊站、洪文站、前埔樞紐站。

3、首末班時間:早高峰07:00-09:00,晚高峰17:00-19:00。

2017年01月25日起,BRT劉厝站啟用,快1線和快6線雙向增停“劉厝站”;站點位於“田厝站”和“中科院站”之間。

2017年03月01日起,廈門BRT 快線將實行新票價。調整後,BRT快線票為起步價1元/5公里(含),5公里後每公里0.15元,全程票價累計最高4元。同時,最佳化調整、整合 現有 11條BRT連結線為 9條常規公交線路的運營方案,並調整票價為一票制1元。L1線更改線號為71路(BRT第一碼頭站←→廈大西村站);L5線更改線號為72路(郵輪中心碼頭站←→公園東門站);L11線更改線號為73路(臥龍曉城站←→蓮花五村站);L15線更改線號為75路(BRT金山站←→國貿陽光站);L16線更改線號為76路,並調整至五緣灣西公交場站始發(五緣灣西公交場站←→枋湖村站);L17線與97路整合為97路(五緣灣西公交場站←→輪渡公交場站);L18線與L19線整合為78路(二中五緣校區站←→翔雲一路T3候機樓站);L21線更改線號為924路(嘉庚公交場站←→滸井社區站);L22線更改線號為928路(嘉庚公交場站←→龍舟池站);L27線更改線號為77路(軟體園站←→國貿新城站,後又更名為327路)。

已開通

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BRT)一期工程共建5條線路(簡稱4+1),2008年09月01日正式投入使用,系統包括專用車站、高架專用道路和專用車道。狹義的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僅包含6條BRT快線,廣義的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包含已開通6條BRT快線(快1、快2、快3、快5、快6、快7)和1條機場專線;是中國首個採取高架橋模式的BRT系統。

快線

BRT快線基本情況表
序號線路起訖點開通時間識別色備註
1 快1線 第一碼頭←→廈門北站 2008年09月01日 綠色廈門北站動車到發情況發車
2 快2線 第一碼頭←→同安樞紐站 2008年09月01日 黃色
3 快3線 第一碼頭←→前埔樞紐站 2008年09月01日紅色
4 快5線 前埔樞紐站←→同安樞紐站 2015年08月01日 紅色、黃色
5 快6線 前埔樞紐站←→廈門北站 2016年01月31日紅色、綠色
6快7線洪文←→開禾路口2016年03月14日紅色高峰區間線路
7快8線第一碼頭←→高崎機場樞紐站2018年9月30日高峰區間線路

機場專線

BRT機場專線基本情況表
序號線路起訖點開通時間備註
1 機場專線 第一碼頭←→高崎T4候機樓 2011年02月03日成功大道線路【快4線】

已停運線路

1、2008年11月12日至2011年01月18日,由於連結線路虧損、線路合併等原因條件影響,15條BRT連結線陸續暫停營運,並由相關線路代替。

2、2017年03月01日起,最佳化調整、整合 現有 11 BRT連結線為 9 常規公交線路,並調整票價為一票制1元。

BRT連結線基本情況表
序號線路起訖點開通時間停運時間備註
1L1線BRT第一碼頭←→廈大西村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2 L2線 眼科醫院→眼科醫院 2008年09月01日2008年11月12日
3 L3線 BRT斗西路口→BRT斗西路口 2008年09月01日2010年08月01日
4 L4線 斗西路口→斗西路口 2008年09月01日2010年08月01日
5L5線郵輪中心碼頭←→公園東門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6L6線BRT文塔站→BRT文塔站2008年09月01日(預計)暫未開通
7L7線金榜公園→金榜公園2008年09月01日2008年11月12日
8L8線金榜公園→文屏2008年09月01日2008年11月12日
9L9線龍山橋→火車站2008年09月01日2011年01月18日
10L10線BRT蓮坂→蓮花二村2008年09月01日2008年11月12日
11L11線臥龍曉城←→蓮花五村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12L12線東芳山莊→海悅山莊2008年09月01日2010年08月01日
13L13線BRT蔡塘→BRT蔡塘2008年09月01日2008年11月12日
14L14線BRT蔡塘→奧林匹克博物館2008年09月01日2008年11月12日
15L15線BRT金山←→國貿陽光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16L16線市行政服務中心←→枋湖村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17L17線BRT雙十中學←→安兜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18L18線二中五緣校區←→BRT雙十中學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19L19線縣後←→翔雲一路T3候機樓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20 L20線機場站→國內候機樓2008年09月01日(預計)暫未開通
21L21線嘉庚公交場站←→滸井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22L22線嘉庚公交場站←→龍舟池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23L23線BRT誠毅學院→濱水小區2008年09月01日(預計)暫未開通
24L24線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2008年09月01日(預計)暫未開通
25L25線石村車站→瑞景幼稚園2008年09月01日2010年08月01日
26L26線前埔舊貨城→軟體園西門2008年09月01日2011年01月18日
27L27線軟體園←→國貿新城2008年09月01日2017年03月01日
28L28線BRT西柯樞紐站→環東海域指揮部2008年09月01日2010年08月01日
29L29線BRT西柯樞紐站→西柯鎮政府2008年09月01日2010年08月01日
30L30線前埔樞紐站→會展中心2008年09月01日2011年01月18日

軌道交通線路

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線路大部分沿用廈門BRT快2線、快5線線位,高架橋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梁和車站是為未來的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預留的,將適時升級改造為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並將 BRT快1線、快6線改為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支線。該線路仍處於遠景規劃,暫無具體計畫及建設時間。

廈門捷運10號線為南北向輔助線,構建了本島與集美和大同組團快速連線通道,是1號線北向出島的有力補充。線路大部分沿用廈門快速公交2號線線位,全長40.4公里。主線全線設車站31座,平均站間距1.3公里。島內設定縣後停車場,大同組團設定四口圳車輛段,同時作為線網備選綜合車輛維修基地。考慮到廈門北部集美地區發展較為成熟,現已分布有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等諸多教育產業及居住用地,該片區與廈門本島間存在一定交通需求,故在遠景線網中預留設定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支線可能。支線將大部分沿用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線位,線路連線集美嘉庚體育館和後溪組團,為實現集美片區與島內的直接聯繫預留條件。

乘坐指示

1、進入站廳層

應從人行道上的扶手電梯或樓梯上到站廳層。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2、(1)無E通卡購票

沒有E通卡的乘客請到售票亭前排隊買票,告訴工作人員你計畫要到的地方,工作人員會給您1個藍色圓形塑膠幣; 這個塑膠幣必須是在當日當站使用,一人一票,超過當日規定的時限此幣不能使用,必須回收。

2、(2)有E通卡購票

E通卡只能一個人使用,允許攜帶一名1.2米以下的兒童,禁止兩個人同時使用一個;在閘機上刷E通卡時不能過閘,請注意顯示屏顯示的, “已進站”、“逾時”,請把E通卡拿給票亭內的工作人員分析更新;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3、進站

進站應帶好E通卡或藍色塑膠幣,將E通卡或車票置於入站閘機的感應處感應進站,進站後請保管好車票,防止丟失。

4、上到站台

上到站台應從站廳層進站後看好方向後乘扶手電梯或樓梯上到站台層候車。

5、候車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候車時應注意查看站點所在站台的線路牌,注意是開往哪個方向,走錯方向時應下樓梯走回本應乘車的站台;在正確的站台,應注意站台上方的LED顯示牌,牌上有寫:“快X線開往XXX方向距本站3站,或預計8分鐘後到達本站”等標語。在等候車輛時請不要超越地板上標示的黃色安全線,注意自身安全,謝謝合作。

6、上車前

上車前應注意車輛上標明的線路,注意車輛開往哪兒,車前有“開 往 快X→XXX”或

“XXX 快X→XXX”等標語,車身有“快X →XXX”等標語,請注意;如沒有顯示線路

或者標示不請,請諮詢司機或站台上的工作人員。

7、上車

上車應先下後上,依次上下客,並注意腳下空隙。

8、上車後

在車上時,應注意車輛的自動報站,例如:“車輛起步,請拉好扶手;下一站—XXX站,要下車的乘客請準備”和“XXX站到了”等報站信息,請注意傾聽。

9、讓座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在車上應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婦等讓座。

10、(1)車票出站

應將藍色塑膠幣(車票)投入出站閘機的投票口裡,後推閘出站。

10、(2)E通卡出站

應將E通卡放置於出站閘機的感應區里,裡邊會顯示餘額,之後方可出站。

10、(3)車票遺失或者投入後不能出閘

必須按照BRT全程線網最高票價進行補票。不能出閘,原因可能是 “超程”、“逾時”(有3個小時時限)、“未進站”(即進站時未正確刷卡,使用到其他乘客的)、“過期票”。拿出在掉幣口中的票,拿給票亭內的工作人員,進行分析或者補票。

11、下到路邊

應從站廳兩側的樓梯下到路邊。

12、換乘

需要換乘BRT連結線或者普通公車的乘客請在附近的公車站等候。部分普通公車站點與快速公交站點同站不同名或同名不同站。

縱火案件

廈門快速公交 廈門快速公交

2013年06月07日下午18時22分,BRT快1B線一輛車號為“閩D-Y7396”的公車行駛到金山站的時候,突然發現後門起火,並且有冒煙。司機趕緊停下了車輛,並且打開了前後車門。據公車司機敘述,車上大概八十人左右,在這個過程中有大概三、四十個人逃下了車。起火後BRT全線停運,傷者被送往附近醫院。

事故發生當日正值全國高考,傷者中有4位高考考生,其中1位出院,3位因傷勢無法參加第二天的考試,10日最終確認共有8位考生遇難。次日6點40分,發生事故的BRT快速公交已經恢復運行。

調查認定,事故公車荷載人數95人,實載約為90人左右。勘查發現,起火公車輪胎正常、油箱完整,現場發現的助燃劑經檢驗為汽油,而該公車使用的是柴油發動機,由此可排除安全生產事故。經初步認定,這是一起嚴重刑事案件,警方已經鎖定犯罪嫌疑人陳水總,並認定嫌疑人已在事故中死亡。

犯罪嫌疑人陳水總,廈門本地人,1954年生。經警方深入、細緻地偵查和技術比對,並在其家中查獲遺書,證實陳水總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觀厭世,而泄憤縱火。

事故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受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委派,連夜率國務院工作組趕赴廈門指導處置工作。國務院工作組已會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調集優質醫療資源,對每名受傷人員研究制定了救治方案,全力開展救治和護理工作。同時,按“一人一組”的原則,成立了多個小組,積極開展各項善後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