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橋

表白舉〝法橋大度天尊"。 眾和〝請上金橋"。 高功說文〝下橋如儀,羽眾加持"。

道教科儀名稱

作用在於讓幽魂平穩度過〝奈河〞。由法力建的〝金、銀橋〞上度過奈河。
道眾在殿內排班,高功拈香說文:〝太上開科教,神光燭慧燈,符頒酆都府,攝汝離幽冥,齊赴青華會,稱念救苦尊"。表白舉:〝太乙救 苦天尊"至靈位前。高功說文:〝法科傳世三界通,化行陰陽度眾生,若要眾魂離地府,出壇度橋稱天尊"。起〝風交雪"韻:〝超度三界難,地獄五苦解,悉皈太 上經,靜念稽首禮,太乙救苦天尊"。高功舉:〝九幽拔罪天尊"。高功起〝跑馬"韻:〝眾魂受度往南昌,南昌宮裡放祥光。祥光照徹幽冥府,冥府驚動十冥王。 冥王大赦諸罪魂,罪魂從此返仙鄉。仙鄉快樂無地獄,地獄今朝化天堂。香供養,光接引天尊。高功說文:〝伏以,青華教主,太乙慈尊。一枝楊柳開甘露之法門, 九色蓮花作慈航之彼岸。建設法橋,接引幽靈。適伸召請當齋正薦亡故○○○真性靈魂,附度本音門中先遠三代宗親,已離幽界,將入清都,度此法橋,便是家鄉, 隨吾華幡,逍遙前進,法眾虔誠,引度金橋"。起〝天尊板"眾念〝華幡接引天尊"(經師引道轉一周,孝眷捧靈位隨轉,至橋頭前香案,放靈牌於案)。高功說文 :〝此橋原非塵凡橋,法語持煉玄功造,凡境莫若清虛境,眾魂得度罪孽消"。表白舉〝法橋大度天尊"。高功說文:〝慈雲靄靄覆幽冥,羽眾持幡到玉京,祥雲杳 杳掃沉測,眾魂洗心禮金容。蓋聞,秦王東度,始留鞭石之跡。武帝西遊,亦賴舟楫之功。巨筏津梁,人人得之而通濟;慈風混合,在在可得以均沾。視睹奈河,即 屬苦海。眾魂至此,膽戰兮心寒。逝者臨斯,魂飛兮魄散。若不合告恐免阻隔,恭炷真香,虔誠奉請,神虎何喬二大元帥,冥陽開路五道將軍,橋頭土地,橋尾使 者,橋樑大將,把橋神祇,引魂童子,奈河主者,橋邊有阻合座威靈,悉仗真香,普同供養"。〝向伸合告,神祇來臨,今有度橋牒文,恭對〝敷宣"。表白宣牒 畢,高功說文:〝向伸牒文,宣白雲周,就於橋前,用憑火化"。眾念:〝金橋土地,神之最靈,升天達地,出幽入冥,為吾關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書上清 "。高功說文:〝伏以,夫金橋者,紅光繚繞,紫霧繽紛,七真砌就密欄桿,八寶裝成平道路。行善者仙童接引金橋路,作惡者夜叉推入奈河中。滔滔滾滾萬層波, 浩浩洋洋千尺浪。其河勢且遠且深,其水色或黃或白。銅蛇口內吐毒火,鐵狗睛中起寒 。牛頭扶戟,馬面橫槍。苦海冤波,非慈航接引難通;孽樹深密,得慧力光 明可度。眾魂至此,善惡殊途。今宵當齋正薦亡故○○○真性形魂,前生有宿世多愆,仗此道經師寶之因,達彼升仙之路出離幽界,來赴青都"。〝玄功妙力造法 橋,眾魂得度罪業消,金童玉女尊符命,幢幡接引任逍遙。奉請眾魂上金橋"。眾和〝請上金橋"。高功說文:〝度橋有偈,法眾稱揚"(置靈位於橋緩緩推行)高 功起韻∶〝上金橋行數步,望見家鄉親眷屬,三魂杳杳在那方,七魄悠悠歸何處,到奈何,無船度,意下悽惶心恐怖,惟原慈尊來接引,靈魂早上金橋路,求懺悔, 法橋普度天尊"(扶靈牌度過橋至橋頭)高功說文:〝請靈魂下金橋"。眾和〝請下金橋"。高功說文〝下橋如儀,羽眾加持"。起〝三奠茶韻〝:〝東極內,妙嚴 宮,放大光明,九頭獅子出雲中,救苦天尊灑甘露,亡者蒙恩"。高功說文:〝仰仗金容立階除,仙意繚繞乍有無,轉上銀橋登紫霧,幢幡接引到蓬壺。羽眾運誠, 引度銀橋"。起〝天尊"。眾詠:〝慈光接引天尊"。

粵語方言

度橋
拼音:dok6 kiu2

解釋

度是思考;橋是橋段的意思。“度橋”是以前戲班的行話,特指編寫劇本。現在“橋”作辦法、對策、點子之解。細細思量、出謀劃策、想辦法、出主意,就是度橋了。也簡稱“度”。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度竅”。
在粵語中,點子多的人而今被人們稱讚為橋王,高明的辦法和對策都會稱為“好橋”,但是餿主意一律稱為“屎橋””[xi2kiu2]。
【例句】1.“唔理你用乜嘢手段,總之同我度掂佢。”(不管你用的是什麼手段,總之要把辦法想出來。)
2.“快D度橋啦,聽日要交計畫書啦!”(快想點子吧,明天要交計畫書啦!)

典故詳解

有些人一生中就是賴“度橋”以“搵食”的。
——誰?
——張良、諸葛亮、吳用、劉伯 溫……
——須知這幾位搖雞毛扇的先生尚未拿到高等學府里的建築專業文憑,如何“度橋”?
原來,廣東人所說的“度橋”,與廣州大橋、解放大橋、洛溪大橋一類跨河流建築物風馬牛不相及。那“橋”,據說架設於人體大腦內,倘不好好忖度,智慧就不會老老實實跑出來。正因為沒人可讓眼睛轉個180度,以便觀察大腦思維時是怎樣一種狀態,人們才編神話似的找了一些參照物。流傳甚廣的有兩種:一說“腦袋”——那智慧就裝口袋裡;一說“腦海”,廣東人偏重於後一種說法,故想到“度橋”以跨越思維障礙。
“度”,是揣度、計算、測量的意思。於“度橋”之人來說,無論怎么“度”,也要在思維障礙之間架起一道智慧的金橋。
要是爹媽少給了一副會“度橋”的腦袋,怎么辦?不要緊的,社會化大生產講究各盡所能,社會分工中有專事“度橋”的職業。古時候,任職軍師的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謂“度橋”之佼佼者。至於師爺,其職業的普及性更為舊時的老百姓所熟悉。現代社會中,則有不少偏重於“度橋”的飯碗可供求職者選擇。“度橋”本身,不就描述了人們腦袋間的智慧是可以借“橋”而輸出輸入的嗎?
宋人秦少游一闋《鵲橋仙》,可證“度橋”多么艱難:“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度橋”時,那絞盡腦汁的苦楚有如牛郎織女之難成眷屬……驀然回首,卻見靈感的喜鵲翩翩而來!
苦是苦了一點,但人們還是熱衷置身在“度橋”職業。本來嘛,橋的本質就是講究傳播、講究溝通的,何樂而不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