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堡鎮

平頂堡鎮

素有鐵嶺“北大門”之稱的平頂堡鎮,是遼北較早設定的建制鎮。它位於鐵嶺市區北10公里處,北與開原市中固鎮接壤,東與鐵嶺縣熊官屯鄉、開原市馬家寨鄉毗鄰,西與鐵嶺縣鎮西鎮隔遼河相望。哈大高速公路、京哈公路、京哈鐵路穿鎮而過。全鎮9個行政村,25個自然屯,農戶5447戶,人口1.9萬,幅員面積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萬畝,土質肥沃,山地面積4.9萬畝,基本構成“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理格局,是一個典型的半山區、半平原郊區型鄉鎮。

基本信息

自然環境

平頂堡鎮是一個具有良好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條件的北溫帶城鎮。它地處東經123°28′—124°33′北緯41°59′— 42°33′,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冬無高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7.2℃,因處於遼河岸邊,境內又有小沙河、梅林河、養竹河三條流域,水利資源非常豐富。這裡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到處充滿著濃郁的遼北風情。春季,槐香四溢;夏季,稻浪疊起;秋季,稻穀飄香。聳立的團山,流傳著美麗動人的傳說。

交通運輸

發達的交通和通訊,縮短了平頂堡鎮和全國各地的距離。全鎮交通極為便利,哈大高速公路、京哈公路、京哈鐵路貫穿南北,建馬線、宋山線橫越東西,鎮級油路達4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路,並形成了交通網路。全鎮程控電話用戶達75%,農村電話用戶達46%,行動電話達3500部。

行政劃分

團山溝村 高箭溝村 苑家溝村 山頭堡村 平頂堡村 建設村 下屯村 椴木嶺子村 小紅石村 鐵嶺縣平頂堡工業園社區

自然資源

這裡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誘人的開發前景使得平頂堡鎮人驕傲和自豪。這裡的紅印鐵礦年開採量在12萬噸以上,有貯量100萬噸的矽石礦,還有具有一定開採價值的鋅、鉻等礦產資源。

經濟發展

農業

在農業方面,平頂堡鎮不斷完善農田林網,加大科技投入,強化精細管理,發展集約經營,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來提高總產。同時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不斷培肥地力,在更新品種、推廣套用先進農業技術上採取了積極措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加強,農業打破了徘徊局面,實現了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

工業

為了加快全鎮的工業化進程,全面實現工業立鎮、工業強鎮、工業富鎮的發展進程,平頂堡鎮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結合實際情況,緊緊抓住招商引資這條主線,構建了以102國道為中樞的南北兩個工業園區,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拉動全鎮的經濟成長。園區內現有企業58家,其中招商引資企業40家,規模企業11家。企業類型主要包括建材、化工、機加、鑄造、橡膠、採礦、輕紡等幾大類。園區2004年底固定資產達到2.8億元,產值實現5.51億元,利潤總額達2243萬元,實繳稅金1100萬元,從業人數達到3046人。園區在2003年被鐵嶺市政府評為市級工業園區。

為了更好地發揮區位優勢,加快全鎮工業化進程,平頂堡鎮全面實施“工業立鎮、工業富鎮”的戰略,充分利用原有工業基礎,不斷提高工業園區建設規模和檔次,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通過實現農村工業化,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平頂堡鎮各類企業達58家,已形成機械、化工、橡膠、建材、鑄造、輕紡等幾大類。“豆中寶”系列醬、“創奇”專用肥等產品享譽全國。全鎮工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值80%以上。平頂堡鎮利用區位優勢,狠抓落實項目招商,建設了以102國道為中樞的工業園區,園區內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品牌、市場效益都逐步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園區在2003年被市政府評為市級工業園區。2005年,又回購了原610廠地,將全力打造鐵嶺鑄造工業園。全鎮有2000畝的工業預留地和待開發工業用地,誠懇地歡迎各路客商到平頂堡鎮工業園區投資建廠。

鐵嶺前內蒸漢長城

鐵嶺博物館,展廳介紹了鐵嶺前內蒸漢長城,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調兵山砬子山,堡城已毀,現存有兀朮街明月禪寺,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蹟和關城兩翼的長城。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