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鎮

平林鎮

平林鎮位於光武帝劉秀故里,湖北省棗陽市南45公里的丘陵山區。地處國家一級風景區大洪山余脈,南陽盆地避風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周群山環繞,海拔高度達125-400米,中間為丘陵盆地,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全鎮版圖面積為217平方公里,轄18個村,8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萬人,耕地面積4萬畝。

基本信息

(圖)平林鎮平林鎮

平林鎮位於光武帝劉秀故里湖北棗陽市南45公里的丘陵山區。地處國家一級風景區大洪山余脈,南陽盆地避風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周群山環繞,海拔高度達125-400米,中間為丘陵盆地,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全鎮版圖面積為217平方公里,轄18個村,8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萬人,耕地面積4萬畝。

鄉鎮概況

(圖)農業農業

平林鎮是棗陽市農業強鎮,湖北省優質高產示範區,素有魚米之鄉和“棗陽糧倉”美譽。由於獨特的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加之良種良法栽培,盛產優質大米、油桃、茶葉等農副產品。優質大米俏銷陝西、山西、廣西廣東等十幾個省區。平林鎮體育先進鄉鎮,全省科教興農先進鄉鎮,連續多年被評為襄樊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文化先進鄉鎮,教育先進鄉鎮,計畫生育先進鄉鎮,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是襄樊市小康鄉鎮和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平林鎮有3萬畝優質稻基地,2萬畝油桃基地。2003年全鎮1800萬公斤“四蟛崗”牌油桃源源不斷地銷往蘭州、烏魯木齊、上海、哈爾濱、福州、廣州、深圳等十多個大中城市,創產值2800萬元。平林鎮是洪山區中藥材集散地,盛產半枝蓮、沙參、血參、夏枯球、野菊花等20餘箇中藥材品種,年產量達100萬公斤以上,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平林鎮是革命老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著名的四井崗戰役就發生在平林,該鎮人民勤勞善良,民風純樸。鎮內有烏龍觀、青峰嶺、觀門山、千條磙、八萬山等名勝古蹟數十處。

特色產業

平林鎮油桃

平林鎮委、政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把油桃生產作為培植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於1996年成立了公司制農業企業——棗陽市平林鎮農興油桃基地。公司採取逐年開發,滾動發慌的方針,先後在省道隨南公路“四井崗”段,建立10000畝的優質油桃基地,在余咀村建立百畝精品示範園。平林鎮以公司為龍頭,以基地為依託,以科技示範園為載體,輻射帶動千家萬戶發展油桃生產。在公司的輻射帶動下,平林鎮先後引進和繁育千年紅、麗光、五月火等油桃優良品種八個,形成了甜性、酸性油桃兩大系列,早、中、晚熟品種相搭配的生產格局。平林鎮已發展油桃面積1.7萬畝,掛果面積1.2萬畝,畝平產量1500公斤以上,年產量達1800萬公斤,創產值2800萬元。

為了創品牌、創名牌,平林鎮將“四井崗”牌優質油桃於2002年在國家工商局登記註冊,並在廣州、深圳等地設立銷售視窗,從而使“四井崗”牌油桃銷往哈爾濱、甘肅、武漢、廣州、深圳、南寧等十多個大中城市,並遠銷香港,出口馬來西亞等地。

平林鎮優質米
由於獨特的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加之良種良法栽培,平林鎮盛產優質大米,素有“魚米之鄉”和“棗陽糧倉”的美譽。幾年來,鎮委、鎮政府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以優質米示範小區建設為重點,以優質米產業開發為突破口,以創優質品牌為導向,把優質米生產作為培植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來抓,逐步走出了一條“市場牽龍頭,龍頭建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初步建立起優質米加工和銷售集散地。“平林鎮”牌優質大米受到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市民的青睞,成為米市的搶手貨。

基礎建設

平林鎮修建公路
平林鎮搶抓時機、多措並舉,利用農閒時機,在全鎮開展聲勢浩大的村組道路整修活動,掀起了村組公路建養熱湖。平林鎮已募集修路資金42.9萬元,組織勞力2000餘人、車輛450台套,整修道路104公里,全鎮主幹道和村組循環道路基本成為高標準、高質量砂石路。
平林鎮一是成立修路協會。協會由村民代表民主選舉產生,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負責修路的組織調動和資金的收集、管理和使用工作,公開修路議程和資金使用等,增強修路資金使用透明度,調動民眾參與積極性。二是科學化修路。村村之間,組組之間,統一規劃,聯合建設,確定線型走向和路面結構。避免重複建設,最大限度的減少重複投資。同時將村組幹道和循環道路整修量化到村組。三是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設立督辦組,督查工程進度及質量。工程完工後,實行村鎮兩級驗收,確保“三個高標準”,即高標準修建路基,高標準鋪築路面,高標準修好排水邊溝。

廉政建設

平林鎮政府工作會議
平林鎮從規範農村黨員幹部行為入手,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懲防腐敗體系。這一體系包括幹部選任、教育、管理、監督、獎懲五個方面,貫穿於事前防範、事中監管、事後懲戒的全過程,涵蓋了村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了一個點面結合、層層聯動的懲防網路。
一是嚴格選任村幹部。通過明確任職條件、規範配備職數、嚴格選拔程式,切實把好乾部入口關。

二是加強思想教育。建立完善農村黨員幹部廉政教育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律意識。

三是規範幹部行為。圍繞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若干要求,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制定出“十不準”,使村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有依。

四是強化監督制約。主要加強三個方面的監督:首先,通過強化職能作用,落實“農村財務雙代管”、財務審計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其次,通過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務公開、民主決策、民主理財和村幹部廉政述職制度,落實村民自治,強化自下而上的監督;再次,通過制定“兩委”班子議事規則,堅持“兩委”班子聯席會,強化班子內部監督。

五是嚴格落實獎懲。建立科學全面的幹部績效考評和經濟補償機制,對村“兩委”班子整體工作和村幹部的德、能、勤、績、廉作出真實客觀、全面準確的評價,年終兌現獎懲;同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是村級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主體,強化責任,並且嚴肅查處農村幹部的違紀違法行為。

經濟成效

(圖)公路建設公路建設

1、優質米產業:余鎮優質稻面積3萬畝,優質米加工企業20餘家,年生產優質大米2萬噸,創產值2500萬元。主要品牌為“平林大米”,現已在廣東、廣西、陝西、武漢、河北、北京等地建有銷售視窗,產品銷往全國十多個大中城市。
2、油桃產業:平林鎮油桃生產始於1995年,1996年建有公司制農業企業——平林鎮農興油桃基地,主要負責油桃產業的生產、管理和銷售。
3、香菇產業:平林鎮香菇生產始於1992年,發展於1998年,全鎮現有規模100萬袋,遍及18個村,80多個村民小組,其中規模在20萬袋以上的村2個,規模在10萬袋以上的村5個。
4、養殖業:平林鎮山場面積大,水草資源豐富,發展養殖業具有傳統優勢。2002年,該鎮抓住被列入襄東養殖示範區的有利時機,養殖業得到突破性發展。全鎮現有3個養羊專業村,戶平養羊30頭以上。1個養豬專業村,戶平養殖50頭以上。全鎮年出欄羊5000隻,牛2400頭,豬28000頭,禽100萬隻,養殖業年創產值3000萬元。
5、礦產資源:平林鎮礦產資源豐富,有矽、、鐵等多種礦種。1999年,經襄樊市地質八大隊勘測,全鎮矽礦儲存量達1000萬噸以上,含矽量99.8%,主要集中在吳集、清水店、北棚三個村,可供開發5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