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口水庫

平口水庫

平口水庫位於陽安鄉平口村南面,距縣城42公里,與源頭鎮相連,為平樂縣內最大的水庫,也是桂林市第二大水庫。平口水庫積雨面積76平方公里 。

簡介

平口水庫景觀 平口水庫景觀

規劃背景

1.無論從國際看還是從國內看,發展旅遊業都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與工礦業相比較,旅遊資源可以永續利用。在環境與發展兩者關係中,旅遊業也是眾多產業中衝突最少、目標最為接近的產業。從本質上講,旅遊業對環境的要求與依賴性很高,因而旅遊業的發展與保護自然並沒有根本性的衝突。事實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是城鄉建設的組成部分,是投資環境的組成部分。

2.2003年平樂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了“加強和鞏固農業,突出發展和振興工業,大力發展以旅遊、商貿為主的第三產業”的工作思路,明顯地把旅遊當作發展第三產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平口水庫必須會以其自身特殊的優勢深受遊人的喜愛,其開發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也為平口水庫的旅遊開發迎來了另一個春天。

3、陽安鄉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好成績,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加強和鞏固,為發展平口水庫旅遊業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旅遊資源

婀娜多姿的聖山湖

平口水庫風景圖片 平口水庫風景圖片

1、平口水庫位於陽安鄉聖山腳下,主峰海拔834米,故又叫聖山湖,在桂林市眾多的水庫朋友當中,平口水庫容量僅次於青獅潭,總庫容為5960萬立方米,它的水呈淺淺的綠色,透明清澈,當微風拂過時,整個湖面呈亮晶晶的魚鱗片狀,當水現平靜時,湖面變成一面大鏡子,將美麗的聖山倒映於湖中,形成一幅天地巨畫。最吸引人的是,湖中有一座綠色的小島,宛如一位羞答答的綠衣少女,以聖山湖中清洗秀髮。聖山湖的周圍是優美的山林,其中有富有詩情畫意的林間小路,有卡通式的小屋,還有供休息、閒聊的小草坪,是一個極具旅遊、休閒、度假的勝地。

2、平口水庫的主峰聖山,海拔834米,山勢雄偉,景色秀麗,特別是清晨時,雲霧繚繞,若隱若現,真有一種身臨仙境的感覺,讓人流連忘返,相傳,古時有譚氏二仙山在此修煉而得名。

規劃發展

指導思想

按照縣委、縣政府發展旅遊業的指示精神,結合平口水庫實際,充分利用現有的區位、資源和市場優勢;突出“山鄉、休閒、生態、娛樂”的特色;實施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接軌市、縣的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樹立發展大旅遊、培育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的觀念,最佳化旅遊產業結構,全面提高旅遊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規劃定位

觀光、休閒、垂釣、品魚、水上娛樂。

結構

(1)分步實施對生態水域的保護,逐步進行水庫及周邊山、林、草、島的開發,形成比較完整的開發體系,提高景點品位與環境容量。

(2)明確各規劃區域功能的定位,引導商業網點設定,形成特色休閒、燒烤小區,當地農產品、工藝品購物區,提高旅遊消費水平。

(3)籌建農家樂、農家旅館、休閒釣台、水上娛樂中心等設施。

規劃布局

1、主湖區:主要用於開展水上旅遊樂及觀光項目的開發,可供水上衝浪、水上垂釣、竹排捕魚及相關的水上體育項目。

2、湖的四周可按實際情況設定:垂釣區,建好釣魚台、燒烤區。

3、四周的山嶺可按實際情況設定:林間小道、林間休閒莊園、農家酒吧等。

4、湖中小島可按實際情況設定:湖心賓館、湖心花園、休閒莊、體育跳水台等。

5、聖山可實際設定:朝仙路、廟、台、攬勝樓閣、休閒酒吧山莊等。

以上規劃布局可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搭配。

實現規劃措施

(一)實施政府與大眾參與並舉的原則

從經濟規律而言,綜合性、信息性、公共性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組織開發、生產。發展平口水庫旅遊業,政府主導的工作重心在於:

1、確定平口水庫旅遊業的產業地位

2、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的發展旅遊產業的決策協調機構

3、巨觀調控:規劃布局框架實施,旅遊環境的治理,旅遊污染的控制,投資形式的決策

4、加大基礎實施建設和組織宣傳促銷等方面投資力度

5、制定扶持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二)拓寬思路、多渠道籌集旅遊建設資金

1、從解決思想入手,在所有制問題上,不論所有,只求所在;不論所屬,只求所用。採取“國家、集體、地方、部門、個人、外資、一起上”的方針,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積極運用多種融資方式籌集開發資金。

2、 對於具有較好開發前景,但又難以招商引資的旅遊項目,政府可進行前期直接投資,吸引海內外社會資金的投入。

3、無論是兩個以上投資主體的聯合開發,還是在統籌規劃前提下的各方分階段參與投資,或是進行切塊招商,都要予以支持與鼓勵。

(三)加強法制建設,走上法制化軌道

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依法治旅”,是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保證。一開始就要重視與完善法規建設。無論是旅行社、飯店等旅遊企業的審批、經營和管理,旅遊企事業單位人員的培訓、考核與管理,還是旅遊者權益的保護、旅遊用地的規劃和整治、文物古蹟的開發和保護,都要有相應的完善的法規配套。二是加強立法與執法的結合,形成執法隊伍和執法手段。

(四)以人為本,強化人才資源開發、強化旅遊教育

1、加強專業培訓,造就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這些人才中,既包括制定與實施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和策略的巨觀管理人才,也包括具體旅遊服務企業動作的微觀管理人才和操作型人才。切實改變旅遊專業人才匱乏的現狀。

2、重視對旅遊者的生態環境教育。

(五)增強合力,走區域旅遊一體化道路。一是各職能部門都有支持旅遊業發展的責任和義務,都要有旅遊參與意識。二是創新旅遊載體,形成全社會發展旅遊的合力。三是將平口水庫的旅遊區開發,納入市、縣的旅遊網路;淡化省際、縣際、鄉鎮際的行政界線,求得各地區的和諧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