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路鎮中心國小

常路鎮中心國小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蒙陰縣最早建成的農村標準化學校之一。

基本信息

師資力量

自2010年暑假以來,學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整合各方資源,先後實施了“小幼一體化工程”、“五六年級學生住讀工程”、“鄉村少年宮創建工程”、“冬季取暖工程”四大工程。目前,全鎮25所民辦幼稚園全部合併到了中心國小或聯小,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新進幼兒教師25名。全鎮現有幼兒教學班20個,在園幼兒798餘名,幼兒教師42名,幼兒入園率達到了95%以上。暑假開學以來,學校投資2萬餘元,裝飾了幼兒教室,美化了教學環境;投資8萬餘元,鋪設方磚2000餘平方米,改善了幼兒活動場地;投資3萬餘元,購置大型玩具20餘套,購置桌椅170餘套,購置幼兒智力玩具50餘套,極大改善了教學條件。同時,為方便幼兒就餐,投資10萬餘元,為各聯小建設了幼兒餐廳;投資6萬餘元,為所有幼兒教室安裝了水暖設備,中心校投資60餘萬元全部安裝了水暖空調。

學生保障

2010年暑假後,聯小五、六年級的700餘名學生全部進入中心國小住讀。為了給住讀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結合住讀生的吃、住、學、娛、醫等環節,在反覆研討的基礎上,制定了《常路鎮中心國小24小時精細化管理流程》,明確了各環節的值班要求和教師職責,建立健全了住讀生管理檔案和相關交接制度,要求“有學生的地方,就有教師;有師生的地方,就有領導”,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無縫隙”管理。為了保證住讀生的安全與舒適,學校又投資4萬餘元,為宿舍樓安裝防護窗;投資3萬餘元,購置太陽能10個,為學生洗刷提供了熱水;投資4萬餘元,改造了餐廳布局,為食品加工標準化打下了基礎。另外,學校還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規範大、小課間體育鍛鍊,豐富了住讀生的在校生活。

文體文化

2010年,為豐富農村少年兒童的課餘生活,學校結合鄉村少年宮建設,積極改造現有的功能室,購置了圖書500餘冊、書法繪畫材料40餘套、實驗桌128套、桌椅70套,建成高標準的實驗室兩口,建成閱覽超市、書法活動室、美術活動室、桌球室、舞蹈室以及集演出、展覽、會議、德育、音樂教學為一體的多功能室各一口。五、六級學生住讀和鄉村少年宮的建設,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了活動場所,也為外出打工者解決了後顧之憂,民眾非常滿意。

學校成績

近年來,在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力,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以“為生命成長奠基”為辦學宗旨,以“師生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共享幸福人生”為辦學理念,緊密圍繞“建造一所新農村最成功的學校”這一宏偉目標,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較大進展。學校先後被評為“市級文明示範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市級優秀學校”、“市級危房改造先進單位”、“市少先隊紅旗單位”、“市工會先進集體”、“市級電教示範學校”;中心幼稚園被評為“市級鄉鎮示範園”、“市級一類幼稚園”;學校還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民眾滿意的鄉鎮站所”、“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在2010年全縣秋季中小學生運動會上,我校健兒奮力拚搏,奪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