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下中醫療法

帶下 中醫療法

正文

帶下
方1
〔組成〕酸漿草全草60g 。
〔用法〕水煎,日服3 次。同時用酸漿草30g ,煎沸3~5 分鐘,過濾去
渣,溫洗患部,每日1~2 次。
方2
〔組成〕二葉紅薯30g ,苡米根15g 。
〔用法〕水煎服。
方3
〔組成〕丁香寥30g ,白雞冠花15g ,苡米根15g ,白果10g 。
〔用法〕水煎服。
〔附註〕此方用於濕熱帶下。
方4
〔組成〕鮮三白草根莖60g ,豬瘦肉60g 。
〔用法〕水煎服。
方5
〔組成〕土丁桂30g ,椿根皮10g ,白果10g ,白雞冠花18g 。
〔用法〕水煎服。
方6
〔組成〕山莓恨30~60g ,白馬骨30g 。
〔用法〕水煎服。
方7
〔組成〕小果薔薇根18g ,金櫻子15g ,椿根皮12g 。
〔用法〕水煎服。
方8
〔組成〕鮮火炭母60~909 ,白雞冠花3~5 朵。
〔用法〕水煎服。
方9
〔組成〕井欄邊草9g ,車前草9g ,萹蓄15g ,白雞冠花9g ,薏米根15g,
貫眾15g 。
〔用法〕水煎服。
方10
〔組成〕白木槿花15g ,敗醬草15g ,白雞冠花15g 。
〔用法〕水煎服。
方11
〔組成〕鮮少花龍葵根30g 。
〔用法〕水煎,飯前服。
方12
〔組成〕中華秋海棠30g ,苡米30g ,紫萬年青15g ,白果10g 。
〔用法〕水煎服。
方13
〔組成〕鮮毛花楊桃根60g ,鮮苧麻恨30g 。
〔用法〕水煎服。
〔附註〕此方用於濕熱帶下,亦用於淋濁。
方14
〔組成〕毛草龍30g ,夜香牛30g 。
〔用法〕水煎服。
方15
〔組成〕半枝蓮30g ,雞血藤30g ,野菊花15g ,爵床15g ,自馬骨15g 。
〔用法〕水煎服。
方16
〔組成〕白馬骨30g ,金櫻子15g ,吊竹梅15g ,白果10g 。
〔用法〕水煎服。
方17
〔組成〕木槿花15g ,白英30g 。
〔用法〕水煎服。
方18
〔組成〕白扁豆根20g ,白絨草30g ,銀杏15g 。
〔用法〕水煎服。
方19
〔組成〕白蘞6g ,蒼朮6g 。
〔用法〕研未,糖水送服。
方20
〔組成〕黃花稔30g ,白簕根30g 。
〔用法〕水煎服。
方21
〔組成〕土丁桂30g ,白簕根30g 。
〔用法〕水煎服。
方22
〔組成〕地二草30g ,赤地利15g ,吊竹梅15g 。
〔用法〕水煎服。
方23
〔組成〕茅莓15g ,蛇莓15g ,蛇足石松1.5g 。
〔用法〕水煎服。
方24
〔組成〕假地豆9g ,白雞冠花9g ,地茶15g ,烏梅12g ,海螺蛸6g 。
〔用法〕水煎服。
方25
〔組成〕銅錘玉帶草果9g ,金櫻子9g ,白果根9g ,紫茉莉根9g 。
〔用法〕水煎服。
方26
〔組成〕綿毛鹿茸草30g ,白果15g ,千里光15g ,蒲公英15g 。
〔用法〕水煎服。
方27
〔組成〕韓信草30g ,豬小腸1 段。
〔用法〕水燉服。
〔用法〕此方亦用於白濁。
方28
〔組成)醉漿草適量。
〔用法〕晾乾,研末,每次9g ,空腹以酒送服。
方29
〔組成〕紫茉莉根30~60g ,茯苓9~15g 。
〔用法〕水煎服。
方30
〔組成〕滿江紅6g ,甜酒適量。
〔用法〕水煎服。
方31
〔組成〕藍藥參30g ,吊竹梅15g ,三白草15g ,土丁桂15g 。
〔用法〕水煎服。
方32
〔組成〕紫茉莉根30g ,白木槿15g ,白芍15g ,豬瘦肉60g 。
〔用法〕水燉服。
方33
〔組成〕鼠麴草15g ,鳳尾草15g ,燈心草15g ,土牛膝9g 。
〔用法〕水煎服。
方34
〔組成〕錦雞兒根皮、雞冠花、牛膝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
方35
〔組成〕鮮蕨根45g ,白雞冠花15g ,山茶花9g ,豬瘦肉適量。
〔用法〕水燉服。
方36
〔組成〕樗葉花椒果、石菖蒲各等量。
〔用法〕研未,每天早晨以鹽調溫開水送服。
〔附註〕此方用於赤白帶下。
方37
〔組成〕鮮芒萁嫩葉15g ,桂圓肉30g 。
〔用法〕水煎服。
方36
〔組成〕過江藤30g ,苡米根30g ,制香附10g 。
〔用法〕水煎服。
方39
〔組成〕吊竹梅30g ,貽貝30g ,白雞冠花15g 。
〔用法〕水煎服。
方40
〔組成〕硃砂根30g ,星宿菜159 ,苡米根15g 。
〔用法〕水煎服。
方41
〔組成〕伏石蕨30g ,豬瘦肉適量。
〔用法〕水燉服。
方42
〔組成〕旱田草30g ,吊竹梅15g ,水蜈蚣15g 。
〔用法〕水煎服。
方43
〔組成〕旱蓮草60g ,白果14 粒,冰糖30g 。
〔用法〕水煎服。
方44
〔組成〕兗州卷柏30g 。
〔用法〕用酒煎2 次,飯後分服。
方45
〔組成〕松蘿100g 。
〔用法〕燒灰,用米酒沖服。
方46
〔組成〕鮮刺克根60g ,銀杏(去殼)14 枚。
〔用法〕水煎服。
方47
〔組成〕苦■30g ,吊竹梅15g ,白雞冠花10g 。
〔用法〕水煎服。
方48
〔組成〕虎刺30g ,鹽膚木30g 。
〔用法〕水煎服。
方49
〔組成〕金絲草30g ,銀杏15g 。
〔用法〕水煎服。
方50
〔組成〕金櫻子根適量。
〔用法〕水煎,濃縮成膏,每次15g ,開水沖服。或用金櫻子花30g ,雞
蛋2 個,同煮服。
方51
〔組成〕南酸棗根18~30g ,豬腳1 只。
〔用法〕燉服。
方52
〔組成〕星宿菜30g ,魚腥草30g ,半枝蓮15g ,當歸6g 。
〔用法〕水煎服。
方53
〔已成〕鴨跖草30g ,魚腥草15g 。
〔用法〕水煎服。
方54
〔組成〕■木根30~120g 。
〔用法〕切片,夜露戶外七夜後焙乾,再用酒炒3 次,加老母雞1 只(去
腸雜)、紅糖適量燉,分2~3 次服。
四、兒科部分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