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蘇名鎮——豐縣師寨鎮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轄28個行政村,154個自然村,6.58萬人,耕地面積9萬畝,鎮域面積84.9平方公里。區位優越,資源豐富,交通便捷,經濟繁榮,素有“蠶桑大鎮和鑄造之鄉”的美稱。

基本信息

沿革

1949年為陳莊鄉,1958年成立師寨公社,,1980年析建史小橋公社。1983年分別改為師寨鄉、史小橋鄉。1996年,師寨鄉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轄花園 、汪屯、謝屯、前炮樓、後炮樓、薛彭莊、馮屯、皇祭莊、小營南、小營北、司營、魏堂、大劉莊、何屯、張堂、孫莊、仇集、楊馬莊、劉屯、賈莊、張袁莊、古廟、師寨、李新莊、宋莊、武莊、店子、小韓、師莊、劉土樓、梁莊31個行政村;史小橋鄉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史小橋、黃堤口、程莊、徐堤口、史黑樓、李大莊、邢樓、史雙廟、大堤口、劉李三、張寨、前張寨、邱堤口、亭台集、小陳莊、東郭集、史老家、史月堤、孫史莊19個行政村。

2000年4月,撤銷史小橋鄉,併入師寨鎮,師寨鎮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7.78萬人,轄5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閔陳莊村。2008年末,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82230人,轄花園、汪屯、謝屯、周彭莊、馮屯、李莊、魏堂、劉莊、張堂、仇集、馬莊、賈莊、古廟、師寨、李新莊、宋莊、小李莊、店子、小韓、劉土樓、史小橋、孫史莊、郭集、程莊、徐堤口、史黑樓、李大莊、大堤口、劉李三、果園、張寨、邱堤口、亭台集、小陳莊、黃堤口、劉小營36個行政村,154個自然村。鎮政府駐閔陳莊村。

2014年10月,將徐堤口、史黑樓、李大莊、黃堤口、大堤口、劉李三、張寨、果園8個村委會併入鳳城街道。師寨鎮行政區域面積84.9平方公里,人口6.58萬人,轄2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閔陳莊村。

城鄉分類

320321106:~001 122史小橋社區 ~002 122師寨社區 ~201 121花園村 ~202 122汪屯村 ~203 122謝屯村 ~204 220馮屯村 ~205 220劉小營村 ~206 220李莊村 ~207 220魏堂村 ~208 220劉莊村 ~209 220張堂村 ~210 220仇集村 ~211 220馬莊村 ~212 220賈莊村 ~213 220古廟村 ~214 122師寨村 ~215 220李新莊村 ~216 220宋莊村 ~217 220小李莊村 ~218 220店子村 ~219 220小韓莊村 ~220 220劉土樓村 ~221 220周彭莊村 ~222 121史小橋村 ~223 220孫史莊村 ~224 220郭集村 ~232 220張寨村 ~233 220邱堤口村 ~234 220亭台集村 ~235 220小陳莊村 ~236 220程莊村

經濟建設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師寨鎮是農業大鎮,工業強鎮,江蘇名鎮。鎮黨委、政府以富民強鎮為目標,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高效農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億元。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六大名優農產品“菜、果、菌、瓜、蠶、棉”享譽淮海經濟區,全鎮已形成了“萬畝湖桑連成片,萬畝特菜一條線,萬畝果品綴其間”的農業產業化新格局,野豬、波爾山羊、梅花鹿已成為鎮養殖業的新亮點。工業特色化迅速崛起。鎮村工業已形成“鑄造、木材、蠶繭、棉紡、鹽化工”五大主導產業格局,鎮內民營企業近百家,個體工商戶近千戶,是徐州市連續多年發展民營經濟的先進鎮。以江蘇鵬舉集團為核心企業,建有15家鑄造廠,已發展成為全國三大鑄造工藝品出口基地之一。優質蠶繭為全國客戶所青睞,擁有蠶繭加工企業11個,優質棉、紗、供不應求。地下鹽資源200億立方米,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發展前景廣闊,以亞森木材加工及勝美工藝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木材加工業產品銷往全國。工藝鑄造和仿古貼金畫框、鏡框等,產品暢銷歐美市場。

歷史上,師寨鎮人文薈萃,物華天寶,文化底蘊豐厚;今天,師寨鎮人民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求實創新,富民強鎮。全鎮8萬人民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越的環境竭誠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辦廠興業加盟師寨,共繪宏圖,共創偉業。

工業情況

全鎮民營企業近百家,個體工商戶近千戶,外向型企業10家,該鎮江蘇鵬舉集團是中英合資企業,生產的花缸、鐵柵欄,園林桌椅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已發展成為省級企業集團、全國三大鑄造工藝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先後被評為江蘇省百強企業和中國鄉鎮企業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成為久負盛名的名牌企業。

該鎮生產的桐木板質地優良,耐磨耐用,有2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新崛起的勝美木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仿古貼金工藝畫框,像框一打入市場,就受到外商青睞,成為繼鵬舉集團之後,該鎮湧現出的又一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

農業情況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著力抓好優質強筋專用小麥2.5萬畝的同時,重點發展湖桑養蠶業,以汪屯、花園、李莊、劉莊、徐堤口等行政村為中心種植1.6萬畝,形成蘇北植桑養蠶第一鎮。

根據本鎮人多地少的實際,98年以來鎮加大力度發展食用菌產業,形成以張寨、果園、劉李三、史小橋等9個村為中心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全鎮年生產2500萬袋,乾木耳生產總量500萬斤。並在黃堤口,花園,李新莊,賈莊等村建成了30萬平方米雙孢菇、雞腿菇、高溫草菇生產基地,形成師寨食用菌生產、加工無公害特色農業第一鎮。

建立設施菜基地,形成豐沙路兩側白色長廊帶。鎮政府投入千萬元建成了2000棟高標準日光溫室和大弓棚。大棚主要生產返季節時鮮菜、茄子、西胡蘆和食用菌、雙孢菇、雞腿菇、洋香瓜。並在金莊村建成高標準100棚優質葡萄示範基地。產品遠銷上海、北京、南京、鄭州等大中城市,被省市縣評為標準化無公害返季節時鮮蔬菜生產基地。

特菜生產與露地菜生產基地建設:由於本鎮氣候條件土質適宜,水利設施齊全,有利於特菜與露地菜的發展期。2002年全鎮種植蘆筍新品種格蘭德1萬餘畝並建成生產和培肓基地。鎮黨委政府加大力度抓住蘆筍這一主導產業,不放鬆力爭2004年種植達到2萬畝,做大做強蘆筍產業,形成生產加工一條龍。露地菜種植面積2.8萬畝,主要產品為早熟黃皮洋蔥、白皮大蒜、越冬花菜、秋花菜、蘿蔔、日本大葉菠菜。年生產總量3萬噸,形成特菜種植與露地菜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產模式。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師寨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下轄鎮]

創特,擴優,壓劣,提效八字方針發展本鎮果品產業。在果品生產中我鎮大力發展名優產品,優質果樹面積1.2萬畝,主要品種紅富士,中華壽桃,油桃,鮮食葡萄等,由於各級領導的重視技術指導到位,果農辛勤管理果品產量和質量具全縣首位,其中史月堤紅富士示範園被江蘇省評為優質高產無公害生產示範園,該園林優質果多次在國家農業博覽會榮獲金獎.

為增加農民收入,鎮黨委、政府多次出台一系列檔案和措施,加大力度宣傳和資金投入發展養殖業,全鎮生豬年出欄6.8萬頭、波爾雜交羊10萬餘只、蛋雞30餘萬隻、肉雞20餘萬隻、兔5000多隻,其中特種養殖鹿100餘頭、野豬110餘頭,並建成千頭養豬場10個、羊場5個、萬隻養雞場5個。為支持各村農戶搞好養殖,特抽出專用地建成養殖小區,便於管理防疫和消毒,鎮政府拿出專項資金幫扶同時積極與信用社協調小額貸款扶植。在品種改良方面,三元雜交豬達85%以上,雜交波爾羊90%以上。豬牛羊防疫密度達到100%,防疫目標率達100%,由於各方面的措施到位,使本鎮的養殖業有家庭小養到每個村幾十戶專業大戶養殖方向發展,全鎮養殖大戶由原來100餘戶到550多戶,養殖數量和質量幾倍的增長。給二、三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養殖業收入占全年人均收入的3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