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暴:大變革前夜的俄羅斯

帝國風暴:大變革前夜的俄羅斯

《帝國風暴:大變革前夜的俄羅斯》是2016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建華。

內容簡介

不知從何時開始,俄羅斯贏得了“戰鬥民族”的稱號。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普京被冠以“大帝”的頭銜。然而,直至9世紀中葉(唐朝618年~907年)才走出原始公社社會進入階級社會的東斯拉夫人是如何養成如此“彪悍”的國民性格的?在眾所周知的“十月革命”之前,“俄羅斯”是個怎樣的存在?相信這本書能夠帶你穿越迷霧,走進歷史,走進1682年~1855年近200年間的羅曼諾夫王朝統治時期的“沙皇俄國”,看一看在國際環境大變革的前夜,俄羅斯是怎樣由落魄到鼎盛又到衰落的。在這本書之前,“沙皇俄國”僅存在於韋小寶的奇遇中,它是果戈里、普希金、屠格涅夫們的集合。在這本書之後,它的形象更生動,面目更清晰。然而最大的感受來自於發生在亞歐大陸北端的歷史與同一時期的華夏文明竟有莫大相似之處。

本書共分十章。其中一二五七章主要講述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亞歷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的執政歷程。第三八章主要闡述政治經濟的發展。第四六九章分析總結了人文思想領域的發展。第十章則揭示了危機與改革的必然。本書筆調流暢文風清新,很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不足之處在於全書零插圖。俄羅斯幅員遼闊,地理知識匱乏的讀者最好配合一張地圖來讀。

1762-1855年是俄羅斯帝國最為鼎盛之時期,亦是俄羅斯思想文化最為輝煌之時代,同時也是舊制度的優勢和合法性消耗殆盡之時期,更是民族國家 社會 家庭和個人大變革的前夜。本書關注這一歷史轉折時期俄羅斯帝國的內部結構的演變 統治者帝國治理觀念的轉變 帝國意識形態的變遷 俄國的國家形象與民族形象的轉換,由此考察大變革前夜(1861年農奴制改革和俄國現代化進程啟動前),俄羅斯帝國和社會面臨的諸多緊要問題和命運挑戰。

作者簡介

張建華,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世界史專業(俄國史方向)博士生導師,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副理事長,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理事。曾任莫斯科國立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德國埃爾蘭根大學 哈薩克斯坦國立阿里—法拉比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研究領域為俄國(蘇聯)思想文化史 中俄(蘇)關係史 俄國(蘇聯)外交史。自勉:歷史是歷史學家的首要戰場,亦是歷史學家的最後庇護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帝國之興: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國

一 莫斯科公國的興起

二 彼得一世親政

三 歐風蕩滌俄羅斯

四 “民族意識”和“帝國意識”興起

第二章 “開明專制”:葉卡捷琳娜二世與帝國治理

一 彼得三世“苛政”與葉卡捷琳娜二世政變

二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明專制”

三 發展工商業與農奴制經濟繁榮

四 中央與地方機構改革

五 宗教與民族政策

六 對哥薩克的統治與治理

七 政治腐敗與國內矛盾

八 普加喬夫起義

九 外交政策與帝國疆域的拓展

十 帝國治理與開啟“政府自由主義”傳統

第三章 帝國之基:俄國社會等級與貴族特權

一 貴族階層與特權

二 貴族莊園與莊園經濟

三 決鬥與貴族意識覺醒

四 農民與農民地位

五 城市發展與市民階層

六 東正教會與神職階層

第四章 黃金之前:俄國思想文化的曙光

一 拉吉舍夫對現實的批判

二 謝爾巴托夫和卡拉姆津的思想

三 諷刺雜誌與俄國文學

四 俄國共濟會的文化活動

五 莊園文化與社會風尚

六 羅曼諾索夫的貢獻

七 國民教育體系的初立

第五章 幽暗帝國:神秘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統治

一 保羅一世的五年短暫統治

二 “弒父者”亞歷山大一世

三 “秘密委員會”及其自由改革

四 斯佩蘭斯基方案

五 阿拉克切耶夫苛政

六 1812年反法戰爭

七 在“正統”與“神聖”的口號下

八 十二月黨人起義

九 “神秘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十 亞歷山大一世的帝國治理

第六章 狂飆時代:俄國啟蒙運動和反啟蒙思潮

一 《哲學書簡》與“恰達耶夫事件”

二 西方派與斯拉夫派衝突

三 普希金與恰達耶夫的分歧

四 俄國文學的思想啟蒙

五 保守主義的反啟蒙

六 果戈理的保守思想

七 巴枯寧的激進與保守

八 俄國保守主義的特點

九 俄國知識界看東方

十 俄國知識階層的形成

第七章 憲兵帝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統治

一 不尋常的登基

二 強化獨裁體制

三 官方意識形態

四 工商業發展

五 康克林幣制改革

六 基謝廖夫改革

七 強化軍事力量

八 占領中亞和高加索

九 鎮壓波蘭起義

十 中俄關係

十一 登上歐洲霸權頂峰

十二 尼古拉一世的帝國治理

第八章 公共空間:俄國知識階層與政治表達

一 知識階層的公共空間

二 莊園:知識階層的精神堡壘

三 斯坦凱維奇小組

四 赫爾岑—奧加廖夫小組

五 赫爾岑的社會主義思想

六 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

第九章 黃金時代:俄羅斯文化與人文之初瀾

一 普希金:俄羅斯詩歌和文學的太陽

二 果戈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奠基人

三 茹科夫斯基和萊蒙托夫的詩歌

四 屠格涅夫和岡察洛夫的文學創作

五 繪畫藝術

六 音樂創作

七 教育事業

八 科學技術

九 “巴拉格”號環球考察

十 俄國史學

十一 俄國哲學

十二 俄國漢學興起

第十章 帝國預警:舊制度危機與思想交鋒

一 農奴制經濟嚴重危機

二 城市發展與功能轉變

三 貴族莊園的巨變

四 共濟會的快速發展及政治影響

五 思想交鋒:烏瓦羅夫等人的保守思想和反革命主張

六 思想交鋒:別林斯基的革命主張與政治搖擺

七 思想交鋒:赫爾岑的革命主張與政治迷途

八 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和影響

尾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