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君子長臂猿

帝國君子長臂猿

帝國君子長臂猿,屬於一種現已滅絕的長臂猿。發現長臂猿的戰國[中國歷史時期]秦陵園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陝西省西安市]的神禾原。2018年6月22日,在中外學者的合作下,確認十餘年前出土於西安長安區神禾原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靈長類動物遺骸,並結合它出土自秦始皇祖母陵園的經歷,將其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

基本信息

研究發現

帝國君子長臂猿帝國君子長臂猿發掘
2018年6月22日,美國《科學》雜誌官網發布訊息稱,中英兩國學者經過多年對比研究,發現了一種全新種類的長臂猿,遺憾的是這種長臂猿早已滅絕。

這種長臂猿的遺骸是在中國陝西一座大約2200年前的秦國古墓中出土,其墓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

研究人員根據晉代古籍《抱朴子》中“君子為猿為鶴”的記載,以及它可能出土自秦始皇祖母陵園的傳奇經歷,將其屬種定名為“君子屬”、“帝國種”,這隻長臂猿最終被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

考古發掘

帝國君子長臂猿帝國君子長臂猿發掘
2004年夏到2008年夏連續4年,考古人員對該陵園進行了考古發掘。“我們發現了16萬平方米的大陵園,墓是四墓道亞字形特大墓葬,有壕溝、陵牆、13個陪葬坑。出土金、銀、銅、陶、料(當時的合成材料)器文物上千件。雖然未發現人骨,但墓主人是女性、屬於王后級別應該沒問題。

根據文獻,考古隊判斷極有可能是夏太后的墓,也就是嬴政親祖母的墓。其中在第12號陪葬坑裡發現了大量動物遺骸,明顯不是家畜的動物骨頭。

這是一個南北向的珍禽異獸陪葬坑。北面堆積著很多禽類遺骨,南面發現的動物遺骨有熊、豹子、猞猁等。發現了一種靈長類動物的殘頭骨、下頜骨和上肢骨,它的犬牙非常大,和其他陪葬坑出土的疑似獼猴、金絲猴頭骨完全不同。靈長類動物死後骨骼很難找。後來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靈長類專家趙凌霞鑑定後確認,這些遺骸確實屬於一頭長臂猿,但確認不了是哪一種。

2012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英國科學家合作,對出土的長臂猿遺骸展開深入研究。研究者們對遺骸做了3D建模,並標註了16個標誌點。此後花了好幾年,將標誌點和全世界現有的數百隻長臂猿骨骼做對比,最終確認這隻長臂猿不屬於任何一種已知種類,屬於新屬、新種。

分布生存

發掘帝國君子長臂猿
古代記載顯示,秦嶺以北曾經有很多長臂猿分布。

當時氣候比較濕熱,森林茂密,適合長臂猿生存。

隨著人們對森林的砍伐和狩獵活動,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現在這些地方已經沒有長臂猿的蹤跡了。

很久以前,在中國有更多種類和數量的長臂猿,但在過去的2000多年裡,長臂猿因為環境變化和人為原因等大量滅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