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提·阿布都卡迪爾

帕拉提·阿布都卡迪爾

帕拉提·阿布都卡迪爾,男,維吾爾族,1957年4月出生,新疆喀什人,地質學教授,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1975年6月參加工作,198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疆工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師系主任。1982年2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系本科(理學學士);198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新疆工學院地質系(工學碩士);1998年博士研究生(在職)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地球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先後為本科、研究生開設課程14門。95年破格晉升為地質學教授,目前是學院資源勘察工程學科帶頭人。

人物履歷

1982年2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系本科(理學學士);198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新疆工學院地質系(工學碩士);1998年博士研究生(在職)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地球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先後為本科、研究生開設課程14門。

1993年入選"自治區青年科技骨幹人才"。

1995年破格晉升為地質學教授,擔任新疆工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師系主任、學院資源勘察工程學科帶頭人。後任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2015年6月,任新疆財經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校長,免去其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職務。

社會兼職

中國地質學會會員、新疆地質學會岩礦及寶玉石專業委員會委員;《新疆地質》編委;中國地質教育協會理事、新疆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校地質學報》編委。

科研成果

多次在西崑侖山、阿勒泰山等高寒艱苦地區從事地質科研工作,獲得了重要成果,產生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主要項目有:1、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在喀拉通克銅鎳硫化物礦床中圈定出疊生貴金屬礦體,提高了該礦床的價值,劃分出我國第一個貴金屬疊生礦體;2、參加並完成(副技術負責)地礦部項目三項及專題一項(專題負責人)(項目評為優質),該項目新發現小型銅礦八處,新發現煤礦一處;專題研究成果被鑑定為國內先進水平,其成果已在全疆地質部門推廣;3、作為主要成員參加並完成自治區科委項目一項(鑑定為國內先進水平),首次確定了寶石礦床的新類型;4、主持並完成自治區教委項目一項,在國內首次發現及報導了新的寶石類型(方柱石、榍石)。

科研項目

1、國家科委"九五"科技攻關"305"項目(國際合作)一項(第二負責兼野外負責),在研究區首次發現金剛石母岩之一的鉀鎂粕斑岩,根據樗礦物(衛星礦物)圈定了金剛石成礦靶區,這將是我國在本區金剛石找礦方面的重大進展。

2、98年獲自治區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已獲階段性成果,首次發現該地區存在紅土型金礦成礦條件。所有上述已完成項目的成果已在行業內廣泛使用和參考,得到了較高評價。

人物著作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篇(其中7篇核心期刊,一篇收錄至SCI);出版學術著作一部;內部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1/5萬地質圖3幅;完成科研報告五部。獲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一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