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快樂閱讀

項目背景

(一)外部環境掃描
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技能,若在閱讀上發生困難,不僅影響語文方面的學習,也連帶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閱讀能力強的人越有能力收集、理解、判斷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增進知識,開發潛能,並運用資訊,有效的參與現代社會的複雜運作。閱讀能力即為終身學習的基礎能力之一,不但是國家與個人競爭力的關鍵,更被視為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和未來人才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已開發國家都在積極推動兒童閱讀運動,為他們的下一代進入知識時代做準備。
外國、台灣開展青少年閱讀的情況
英國:前英國的教育部長布朗奇1998年倡導了英國閱讀年的活動,在這一年投入了3700萬的英鎊,他的口號是把閱讀進行到底,雖然他已經退休了,但是這個閱讀運動還繼續在進行。
日本:1999年日本國會通過了正式決議,把2000年定為“兒童閱讀年”,撥款資助民間團體舉辦為兒童說故事活動,並充實學校圖書。2001年底,日本頒布兒童閱讀推進法,指定每年的4月23日為兒童閱讀日。
美國:柯林頓總統對美國的閱讀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相關研究指出:國小三年級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是未來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美國教育部曾陸續提出“挑戰美國閱讀”、“卓越閱讀方案”,是要改善美國的閱讀能力下降的系統問題。柯林頓解任後,布希政府提出口號是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後面,並且將“閱讀優先”作為政策主軸,撥款五十億美元,計畫在五年內,讓美國所有學童在國小三年級以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
台灣: 90年代初,台灣地區為了推動兒童閱讀計畫投入了非常大的資金。1996年,政府機關開始介入,提出“書香滿寶島”活動,2000年也定為“兒童閱讀年”。台灣地區在閱讀分級上做的非常成功,他們的兒童在這樣十幾年的閱讀運動推廣下,整個社會的閱讀能力普遍高於內地。
中國和中國農村青少年閱讀現狀
和世界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兒童閱讀差距還很大。據有關統計表明,中國未成年人兒童讀物擁有量在全世界排名第68位。是以色列的五十分之一,是日本的四十分之一,是美國的三十分之一。城鄉存在嚴重的不均勻性。據統計, 30%的城市兒童擁有80%的兒童讀物,70%的農村兒童只擁有20%的兒童讀物。教育專家指出,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跨進學校大門後,根本不可能像城裡孩子那樣,有機會在書店或圖書館的書海里徜徉,只能從教科書中汲取有限的知識。他們不會閱讀,精神上嚴重“營養不良”,在知識的獲取與眼界的開闊上與城裡孩子的距離越來越大。他們以後進入社會,將無法與城裡的孩子公平競爭。
紙媒體閱讀成為世界各國積極倡導的閱讀方式
近此年,隨著網路信息化進程的加快,紙媒體的閱讀量開始呈現下滑趨勢。專家指出,網路閱讀容易分散青少年的注意力,使青少年一直處在一個淺閱讀狀態中,網路近乎無限的信息量和青少年不夠全面的知識面還是造成閱讀目的性和質量降低,養成一種浮躁的閱讀習慣,青少年的耐心和注意力都在持續下降。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都在倡導紙媒體深度閱讀,倡導開卷有益。
黨和國家領導人積極倡導
溫家寶總理:我曾提倡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我又提倡讀書活、活讀書、讀活書。讀書可以改變人生,人可以改變世界。
(二)目標受助群體需求調查
2011年3月,中國青基會對雲南鎮雄縣進行實地調研,共走訪了7個鄉鎮9所中國小、調查了2514名學生。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組織的課外讀書活動非常缺乏,只有32.2%的學生表示參加過學校組織的課外讀書活動;學校圖書館普及率較低,41.5%的學生知道自己學校有圖書館(室),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學校沒有圖書館(室);超過10%的學生沒有讀過課外書;83.5%的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或“比較喜歡”讀課外書;小說、經典名著、卡通畫、科學比較受孩子們喜愛;“與同學一起讀”、“自己一個人讀”是孩子們偏好的課外書閱讀方式。

項目使命

幫助農村少年兒童多讀書、讀好書,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希望工程快樂閱讀”項目介紹

資助服務

為中西部地區鄉村國小的學生捐贈優秀兒童讀物;
幫助學生開展分級閱讀、全班共讀、閱讀分享;
推動鄉村國小每周開辦一節“閱讀課”,每月開展一次班級閱讀分享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校級閱讀分享活動;
為鄉村國小培訓閱讀指導老師,組織專家定期回訪、指導和監測;
對鄉村國小閱讀活動進行效果評估和獎勵推動。
推動鄉村國小每周開辦一節“閱讀課”,開展班級共讀活動;每月開展一次班級閱讀分享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校級閱讀分享活動;組織學生每人每年精讀5本圖書。

圖書配置

包括三套圖書,由閱讀專家推薦的文學、科普、人文三類組成。按照分級閱讀原則分為低段(一、二年級)、中段(三、四年級)、高段(五、六年級)三個級段,每個級段10本。詳見“圖書展示”。

捐款標準及享受權益

捐款120元,可為鄉村國小捐贈1套(10本)“希望工程快樂閱讀圖書”並培訓指導1名“導讀師”;
捐款12元,可為鄉村國小捐贈1本“希望工程快樂閱讀圖書”和培訓指導“導讀師”;
捐款多多益善,少少無拘。所有捐款統一進入中國青基會“希望工程快樂閱讀基金”。
捐款中的10%作為中國青基會項目管理和行政費用。
捐贈人享受的權益
捐贈人可獲得“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享受免稅;
捐贈120元以上者可收到受益學生感謝明信片;
捐款1000元以上者可獲得捐贈證書;
可自願選擇受益學生結對當筆友,建立通信聯繫,交流讀書心得,陪伴成長;
監督項目實施全過程,提出批評、建議;
實地探訪。

資助規模

2011年至2013年計畫在中西部地區7個省的900所鄉村國小開展“希望工程快樂閱讀”試點工作,受益學生達到20萬人次以上。

資助流程

(一)組織專家團隊,確定圖書書目;
(二)確定圖書供應商(包括採購和配送);
(三)與各實施縣人民政府簽署資助協定,確保制度保障:
農村國小每周課時中安排一節課為“快樂閱讀課”,開展全班共讀活動;
安排專職教委幹部1人到團縣委辦公,為團縣委安排經費;
指定每所農村國小有1名閱讀指導老師,並為老師提供公益補助津貼;
將農村國小開展閱讀工作列入教育考核達標範疇。
(四)確定地方項目執行管理機構(團縣委);
團縣委的職責:
圖書配送中轉管理;
學校閱讀情況的收集、整理和上報;
對學校開展閱讀實施監督管理;
組織校際間閱讀交流分享。
(五)對受助學校實施資助服務
要求受助學校承諾做到:
自行到團縣委指定地點領取圖書;
制定“快樂閱讀書包”管理制度;
安排專人擔任閱讀指導老師;
每星期安排一節“快樂閱讀課”,開展全班共讀;
每月組織一次班級讀書分享會;
每學期組織一次全校讀書分享會;
組織學生為捐贈人郵寄明信片;
督促學生與志願者進行筆友通信。
同時中國青基會將組織專家制定閱讀導讀手冊,為受助學校提供閱讀教學指導;整合社會資源對受助學校開展閱讀師資培訓;對受助學校閱讀活動進行效果監測和獎勵推動;組織受益學生開展全國性的讀書交流活動。

其他事宜

設立項目官方網站和認捐系統
功能如下:
公布受助學校及結對筆友信息
公眾線上認捐
公眾查詢、監督
發布動態信息
捐受雙方線上互動
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的社會交待

項目特點

(一)資金使用透明
所有產品定價清晰明了,捐款管理和使用過程透明可知。公眾可通過官網了解每本圖書的定價、折扣及所有開支明細,10%的管理服務成本的使用支持情況,做到“裸曬”。
(二)參與門檻低
公眾既可捐款120元捐贈一套“快樂閱讀圖書”,又可捐款12元捐贈一本“快樂閱讀圖書”,產品定價低並且具有選擇性。
(三)參與便捷
線上、手機簡訊等方式均可實現捐款。
(四)互動性強
可收到受益學生郵寄的回饋明信片;
可與受益學生結成筆友進行信件交流;
可收到中國青基會郵寄的捐款收據,捐款1000元以上者還可獲得捐贈證書;
可通過官網留貼,發表感言。
(五)延展性強
以圖書為載體開展的分級閱讀、全班共讀等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可大大提升農村孩子的閱讀能力,真正體現“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