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世之珍

希世之珍,拼為xī shì zhī zhēn,比喻極寶貴的東西。出自元•歐陽玄《題紫微老人大字歌》。

基本信息

希世之珍

【發音】 xī shì zhī zhēn
【釋義】 希世:世上希有;珍:寶物。世間罕見的珍寶。比喻極寶貴的東西。
【出處】 元·歐陽玄《題紫微老人大字歌》:“家藏有此希世珍。”
【示例】 秦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矣。(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
【用法】 作賓語;指稀罕的東西

古文

【原文】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釋】
希世之珍 :世上很少有的珍寶。希同“稀”,少有。
良桐:上好的梧桐木。
斫(shuo):砍、削。
弦:用作動詞,安裝上絲弦。
鼓:彈。
美:最好的。
弗古:不古老。
謀:商議,謀劃。
金聲而玉應: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
太常:太常寺,祭祀禮樂的官署。
國工:最優秀的工匠,樂師。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體字。
窾:通“款”,即“款識”,古代器物上鑄刻的文字,如題字,題名之類。款:刻、識、記。
貴人:,有錢人,大官。
樂官:掌管音樂的官吏。
弦:琴弦。這裡作動詞用,裝上弦。
匣:名詞用作動詞,把......放在匣子裡,這裡指把琴放到匣子裡。
期(ji)年:周年。
適:往,至。
易:交換,買。
諸:兼詞,之於
【翻譯】
工之僑得到一塊好的桐木,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好像金玉的聲音和諧動聽。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官府的樂官讓國內最有名的樂師考察它,樂師說:“(這琴)不古老。”官府便把琴退還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大官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錢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世上的事情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
啟示
這篇古文諷刺批評了看待事物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實質的現象。告訴人們,看待事物不應只注重外表,還應在乎內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