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納文工業遺址

布萊納文工業遺址

布萊納文工業遺址為研究十九世紀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社會和經濟結構提供了典型範例。

介紹

布萊納文工業遺址位於南威爾斯東北部的產煤區,為當地的鋼鐵和煤礦工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今天的布萊納文工業區是早期工業革命留下的最重要的遺址。這裡的工業歷史分成兩部分:煉鐵時代和煉鋼時代。

建造工廠的土地是三位合伙人1979年從一位貴族手中租借來的,工廠耗資巨大,光最初三座煉熔爐就花費了40,000英鎊。經過科學計算設計出來的規劃能有效的提高產量。山的一側被炸掉,形成陡峭、平坦的一面,以使磚石煉砌成的熔爐緊貼著山體。這就使得煉鐵過程中所需要的礦石、燃料和石灰石能迅速直接的從山上進入熔爐。當所有原料準備就緒,進入熔爐後,燃燒很快就產生了大量的蒸氣動力。而熔化後的鐵水就被灌注在位於三座煉熔爐前的澆注車間的沙模中。
從高處,可以看見遺址左邊澆注車間的拱形門和人字板製造的屋頂。澆注車間後邊的煉熔爐早已毀壞,1810年時又重新建造了4到5座煉熔爐。1880年前邊的澆注車間被毀。儘管1911鎮上修建新教堂洗劫了兩座煉熔爐外部的石頭,但這也使我們有機會一覽這桶形的生產線。
懸崖上面是煅燒窯的遺址,用於準備原材料:煤炭煅燒成焦炭、礦石去雜質。煅燒窯右邊較遠的地方是一水力塔,以水為驅動的動力臂,能幫助運送原料和煉成的鐵到較高的地方去。
1880年,布萊納文的鐵產量已經躍居該地區第二,並且開始了的生產。布萊納文工業區最早建成的煉熔爐為鐵生產服務,而新建成的4到5座煉熔爐則用於鋼的生產。布萊納文工業區在二十世紀初期還繼續投入使用,直到1904年才停止鐵的生產,60年代才徹底停止生產。

評價

布萊納文及周圍地區工業遺址,述說著南威爾斯曾經的輝煌。這裡是19世紀南威爾斯是世界上鋼和煤的重要出產地最有力的證據。布萊納文工業遺址擁有工業區一切必要組成部分,諸如礦場、採石場、原始的鐵路運輸系統、熔爐及工人生活區和工會組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