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橋村

市橋村

市橋村位於浙江省紹興縣北部,東連馬鞍山腳,南至傅江下村,西至齊賢鎮曙光村和蕭山市夾灶建聯村,北至蕭山市夾灶新法村。從村域內鳳凰山、仙人山發掘出來的馬鞍山文化遺址證明,這裡是紹興北部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的聚落,有4000多年的歷史。全村由市橋頭、橫湖陸、金架、湖西岸、六江下、夾浜、小橋頭7個自然村組成。

基本簡介

市橋村市橋村當地一景
隸屬於馬鞍鎮。村區有和社廟、興福庵、馬鞍寺等古蹟。村民主要有趙、李、陸、陳、胡、童、徐、韓、蔣、宋、朱、鄔、王、黃、張、潘、傅、馬、嚴、范、何、周等姓。全村有761戶、2561人。80年代末開始,外來做工人員日益增多,目前12家村辦企業中外來工已達1000多人。以建材、輕紡、五金為主體的工業格局。1992年全村工業產值增加到5028萬元,創稅利1072萬元。1985-1987年連續獲縣級發展鄉鎮企業金杯、銀杯獎。

工業發展

市橋村市橋村當地一角
20世紀70年代末,市橋村雖為馬鞍鎮最大的行政村,但村民收入很低,全村1682個勞動力守著1329畝土地,靠的是黃谷白稻草,1978年人均收入為100元左右。1978年後,村級領導班子作了調整,黨總支書記李柏松解放思想,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帶領幹部民眾從實際出發,利用本地資源,治窮致富。1980年,在鳳凰山和仙人山下先後建起了兩座輪窯廠,當年創利11萬元。此後,以輪窯廠積累起來的資金,採取滾雪球的方法,辦起了紡織廠、內衣廠、冷軋廠、水泥預製場、五金廠。到1985年發展到8家村辦廠,產值665萬元,利潤112萬元,一躍為馬鞍鎮利潤超百萬的首富村。1986-1990年又先後新建了輕紡廠、輕工機械廠,並以窯廠為依託,辦起了紹興縣第四水泥廠,年產425#矽酸鹽水泥8.8萬噸,1992年又擴建8.8萬噸水泥流水線一條。同時,投資3000萬元新建紹興市印染實業公司、紹興市化纖廠。初步形成了以建材、輕紡、五金為主體的工業格局。1992年全村工業產值增加到5028萬元,創稅利1072萬元。1985-1987年連續獲縣級發展鄉鎮企業金杯、銀杯獎。
全村現有固定資產6000餘萬元,從業職工2400多人(其中50%是從外地招聘來的)。水泥18萬噸、九五紅磚4000萬塊、化纖織物400萬米、印染布匹3000萬米、滌綸加彈絲1500噸、出口文化衫15萬打、五金汽配產品500萬件、冷軋鐵皮1000噸。

農業發展

市橋村在發展村辦工業的同時,農業生產也得到協調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全村在原來四供六統一的基礎上,建立了11556工程,即一站(農技服務站)、一班(農技培訓班)、五組(農技、植保、農機、農業、考核驗收五個組)、五庫(農機、肥藥、油料、種子、儲糧五個庫)、六項服務(育種供種、機耕開溝、灌水管水、防病治蟲、積肥供肥、運糧儲糧六項服務),使農業管理成龍配套。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沈祖倫到市橋村視察後說:市橋村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應該在全省推廣。農業部副部長陳耀邦對市橋村大力加強農田基礎建設的做法也倍加讚賞,中國水稻研究所來村考察時也作了充分肯定。1989年被評為紹興縣農業模範村。1990年開始,被中共紹興縣委、縣人民政府列為噸糧田建設示範村,省農業廳和縣農業蹲點組也以市橋村為試點,在他們的指導幫助下,農業又躍上了新台階。1990-1992年,糧食平均畝產1175公斤,年產糧食142萬公斤,油料65000公斤,為紹興縣糧食高產明星村之一。

風土人情

市橋村社戲
舊時廟會多,尤以農曆八月十三胡公大帝廟會最盛。屆時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商賈雲集,百貨雜陳,除舉行迎佛等俗定儀式外,還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樓、迎抬閣、演大戲等娛樂活動。現各地廟會多成娛樂活動會、物資交流會和文化節,但膜拜神佛等封建迷信活動基本廢除,演戲、放電影、迎龍燈、遊藝、展覽等活動豐富多彩。
社戲
舊俗為酬謝土地神祗保佑豐收,由某村或幾個村聘請戲班,稱“演社戲”。社戲一般於春社、秋社期間演出,也有於某神祗生日演出的。永康農曆正月十五演“壽龍戲”,三月十六日演“財神戲”,五月二十五日演“五穀神戲”等。又有為游橋、祝壽、得子、禁山、做譜等演出的。演場或在祠堂、曬場,或于田間溪灘臨時搭台。經費由族、常開支,或由主持者向民間籌集。
社戲亦有“斗台”之風,即幾個戲班同時在同地演出,以觀眾多者為勝。斗台前由組織者下令放銃為號,第一二銃準備,第三銃一響,各戲班先鋒齊發,鑼鼓共鳴,誰都不得搶先開場,斗台勝負按休場放銃響聲為準,其時觀眾最多者為“最紅場”戲班。

民族宗教

秦漢以後,隨著中原漢族的大量南遷,民族之間的互相融合,漢族在紹興占了主導地位。同時,也有少量的少數民族居民在紹興居住。1978年以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
道教流傳最早。東漢煉丹方士上虞籍魏伯陽參照“大易”、“黃老”和“爐火”三家理法,撰成《周易參同契》一書,首次系統論述道教煉丹術,被後世譽為“萬古丹王”;東晉建武元年(317),著有《抱朴子》的著名道教理論家葛洪,煉丹修行。

自然資源

市橋村白雲岩礦
白雲岩礦
屬沉積型,層狀,以白雲石為主,少量方解石。
石灰岩礦
屬沉積型。層狀,灰—深灰色,性脆,堅硬,主要成份為方解石。
黑曜斑岩礦
屬火山噴溢型。透鏡狀,層狀產出。礦物成份以雛晶玻璃為主,大於95%,尚有微量磷灰石,珍珠構造。
珍珠岩礦
屬火山噴溢型,透鏡狀,黑色珍珠岩,玻璃光澤,具貝殼狀斷口,斑晶為中性斜長石、輝石;基質以隱晶—霏細狀長英質為主。
花崗石礦
花崗閃長岩、正長岩或輝石閃長岩呈小岩株狀產出。灰白、略帶淺綠色、墨綠色或黑色,微粒到細柱粒或中細柱結構,塊狀構造。荒料率30~40%。

生活風貌

市橋村領導視察
1992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5212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125元,分別比1979年增長12.6倍和19.7倍。村級經濟的發展,使市橋村邁上了文明富裕的道路。1985年村里辦起了幼稚園敬老院。1987年開始,60歲以上的村民每人年享受120元的養老金。村里投資130多萬元興建的村級多功能文化中心,內有設施較為齊全的農民電影院、文化宮等活動場所。自來水和通向各自然村的公路網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1992年又新建長1.5公里、寬11米的村中心公路,兩旁綠化,配上豪華路燈,使村容村貌顯著改觀。1992年10月開始,村里投資1300萬元建造100幢別墅,外形美觀,內部設施齊全,於1993年7月竣工。1991年以來,到市橋村參觀考察的賓客達206批、6100多人次。日本、巴西等國的外賓也前來考察。全國政協科技興農考察團、農業部部長劉中一和省市領導都親臨考察指導。村黨總支書記李柏松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當選為市人大代表。1990、1992年市橋村兩次被評為省級文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