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式

巴洛克式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扭曲的珍珠",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基本概述

巴洛克式巴洛克式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巴洛克式巴洛克式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德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斯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建築風格

巴洛克式巴洛克式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義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儘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闢了新的途徑。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乾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式巴洛克式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花。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致,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牆平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布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一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緻,尤其是聖龕上部天花,布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群雕;聖龕下面是一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義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興起於17世紀中葉,它的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複,富於變化,只是有的建築裝飾堆砌過分。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為這一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建築特點

巴洛克式巴洛克式
長、狹窄的教堂中殿由更加寬廣,偶爾地圓形式替換。對光、或者強壯的光和樹蔭對比、單色畫作用 ( 即教會的Weltenburg 修道院),或一致的照明設備的劇烈的用途通過幾個視窗(即教會Weingarten 修道院) 對裝飾品(puttos 的豐富的用途由木頭(經常被鍍金),膏藥或灰泥、大理石或虛假製成使有大理石花紋) 大規模天花板壁畫。外在門面為劇烈的中央預測經常描繪,內部比殼經常是沒有為繪畫和雕塑(特別是在巴落克式樣晚期) 幻覺作用喜歡trompe l'oeil 和混和繪畫和建築。在巴法力亞和Swabian 巴落克式樣,蔥圓頂是普遍存在的巴落克式樣的神聖的建築被義大利、特別是羅馬和大教堂的範例主要影響了與橫渡的圓頂和教堂中殿。巴洛克式的世俗建築的中心是法國,宮殿開放三個翼布局建立了作為標準辦法儘早16 世紀。但這是Palais du 盧森堡(被修建1615-1620) 由建立了巴洛克式的建築範例的Salomon ·de Brosse。

建築城市

巴洛克式巴洛克式
橫跨易北河(Elbe River)兩岸的德勒斯登,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歲月。在18世紀,身為薩克森(Saxony)選帝侯和波蘭國王的奧古斯都大力王(Augustus the Strong),致力把這座他鍾情的城市,發展成當時歐洲的文化和藝術中心。二戰末期猛烈轟炸下,盟軍幾乎把這個德國城市夷為平地。從戰爭遺留下的廢墟中施工重建和修復,斷斷續續歷時60年,至今城市還未完全恢復原貌。輕紗般的薄霧籠罩著易北河南岸的古城。可歌可泣的歷史與巴洛克(Baroque)的藝術風格,在朦朧中交織,化成如夢似詩的意境;既壯觀又細膩,既磅礴又淒迷,既永恆又古老。巴洛克建築形式源於羅馬和巴黎,在17和18世紀之間,在歐洲盛行一時。其結合了繪畫藝術、雕塑藝術、庭院設計等,孕育出華麗雄壯的效果,予以觀賞者強烈的感官刺激。德勒斯登的茨溫格宮(Zwinger)和赫夫基大教堂(Hofkirche),充分地流露著巴洛克的風格。在蒙蒙的霧靄和金黃色的陽光催化下,茨溫格宮大庭院內雅致的噴泉、精細的草坪和四周靈妙的石雕,仿佛形成了時間的鏇渦,把我們推向那遠古的年代 。前身為宮殿的茨溫格宮,現已改建為博物院。不遠處的天主教宮廷教堂是薩克森最大的教堂。這座近300年的建築物,外部豎立了無數英姿栩栩的雕像。裡頭的布道壇、聖壇和管風琴更是不同大師的設計。雖然奧古斯都的遺體葬在波蘭,他的心臟卻存放於教堂的地窟里,可見他對德勒斯登不懈的留戀。
巴洛克式巴洛克式
森帕歌劇院(Semper Opera House)是19世紀同名建築師Gottfried Semper的傑作之一。自1841年落成後,這歌劇院遭逢兩次被摧毀的厄運,1985年第三度重新開幕。華格納(Wagner)、史特勞斯(Strauss)、韋伯(Weber)等音樂巨匠,都曾是這演奏廳的常客。

德勒斯登有一幅101米長的瓷器壁畫——王侯佇列圖(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追述韋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歷代君主。國王以騎馬列隊的形態,生動地展現於畫中。

福臨大教堂(Frauenkirche)可說是德勒斯登的市徽,其巨型圓頂的輪廓,早已成了這城市風景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45年戰火中抵抗不了炮彈的破壞,福臨大教堂在完工後的兩百多年轟然倒塌。留下的殘垣斷壁,在戰後的共產時代,提醒著人們戰爭的殘酷。

教堂的重建計畫終於在1992年展開,並在2005年10月31日重新開幕,重執其聖職。教堂的重建過程,儘可能地利用被炸毀後殘留下來的磚塊。所以,新教堂的牆壁中,依然清晰可見無數灰黑色石磚。新舊磚的銜接處,看似一道道的傷疤,喚起福臨大教堂的舊創。儘管如此,教堂優美的線條依然壯麗非凡。

德勒斯登因其文化和藝術氣息,而有“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之稱。誰沒見過德勒斯登,誰就沒見過美。美,完全地被德勒斯登所定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