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三台八景

巫山三台八景

2.授書台位於巫山十二峰的飛鳳山麓,在青石的西面,與神女峰隔江相對。 3.斬龍台位於巫山縣西部長江南岸的錯開峽,距縣城八十里,離黛溪鎮約十里。 3.陽台暮雨位於城西約二里的高都山上,原是楚陽台古址。

巫山三台八景,三台指的是:楚陽台、授書台、斬龍台。八景指:寧河晚渡、青溪漁釣、陽台暮雨、南陵春曉、夕霞晚照、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觀貞石。

巫山三台

1.楚陽台(即古陽台) 在巫山城北約二里的高邱山(一名高都山)上,台高一百丈,面對浩浩長江;半山腰有“觀”,名叫高唐觀,古廟已廢。據史書記載,巫山之口陽台高唐,是因楚國宋玉作《高唐賦》而名始傳。
2.授書台 位於巫山十二峰的飛鳳山麓,在青石的西面,與神女峰隔江相對。這裡有一個石壇,地勢平礦。傳說古時候,瑤姬帶領眾姐妹游東海回到巫山,見大禹正幫助三峽黎民百姓治水,正遇到困難。瑤姬就向大禹授天書於此平台,因此得名。
3.斬龍台 位於巫山縣西部長江南岸的錯開峽,距縣城八十里,離黛溪鎮約十里。黛溪水由南注入長江,峽谷幽深,兩岸山勢犬牙交錯。東面的岩戥上,立著一根頂細底粗、高約60多米的圓形石柱,叫鎖龍柱。隔峽相對的西面,有一個半環形的石岩,向上望去,形如同石鼓,傳說這是大禹治水曾經鎖龍之處,名斬龍台。

鎖龍柱又名斬龍台

巫山八景

1.寧河晚渡 距城東約一里的象鼻山下,碧綠清澈的大寧河水,緩緩流入長江,天氣晴朗的時候,每至日暮,霞光燦爛,煙霧橫江,槳聲一響,歌起人渡。

寧河晚渡
2.青溪漁釣 青溪在巫山城南下游十華里處,一山澗小溪流入長江,溪邊綠竹夾洞,半露橋石,流水聲聲,環境特別幽靜,是釣魚的佳境。
3.陽台暮雨 位於城西約二里的高都山上,原是楚陽台古址。
4.南陵春曉 南陵山在巫山城對岸。山勢巍峨,卉木叢生,山頂有古南陵觀。每到春時,桃紅梨白,飛瀑流湍,春意盎然。特別有趣的是南陵雄雞,報曉最早。好似那巫山城一片明媚春光,都由南陵而來。
5.夕霞晚照 城隔岸東南,夕陽落時,光線被遮,但唯有楊柳坪石柱縫中,紅霞一線射出。綠樹千叢,霞光中分外逗人喜愛。
6.澄潭秋月 箜篌沱上餓巫溪(大寧河)東岸,有潭闊數丈,深千尺,清澄見底。每至秋季,月光如練,潭內特別光明。
7.秀峰禪剎 秀峰寺在城東北五里的五鳳山上。上有殿宇,周圍蒼樹翠柏,煙雲鳥語,婉轉不絕。
8.女觀貞石 在城北四里的女觀山上,有一石矗立,如人形,相傳昔有女人,其夫宦蜀,登山望夫,因化為石,故名望夫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