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

解釋

詞 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發 音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釋 義 即使是聰明能幹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
出 處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麵湯餅乎?’”
1.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諺有‘巧媳婦做不得沒面餺飥’與‘遠井不救近渴’之語。 陳無己 用以為詩云:‘巧手莫為無麵餅,誰能救渴需遠井。’遂不知為俗語。”比喻缺少必要的條件,即使能幹的人也辦不成事。按,此諺形式歷 元 、 明 、 清 而未定。《古今小說·吳保全棄家贖友》:“ 張氏 勸止之曰:‘常言“巧媳婦煮不得沒米粥”,你如今力不從心,只索付之無奈了。’”《紅樓夢》第七五回:“ 賈母 笑道:‘正是巧媳婦做不出沒米兒粥來。’”
2.今基本定型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秦牧 《<藝海拾貝>跋》:“缺乏生活知識,任何有藝術技巧的人也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麼形象、概括、虛構、想像,都只好‘停工待料’。”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口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