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御衛

左右御衛,隋朝時期的一個官職名稱。

左右御衛
隋煬帝時禁衛部隊十二衛之兩衛。煬帝加置,所領軍士稱射聲。唐改為左右領軍府,後又改府為衛。參見“十六衛”、“左右領軍衛”。

背景

隋初,散官設定為:
正二品:特進,左右光祿大夫;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
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朝議大夫;正四品:朝散大夫。
以上諸散官授給有聲望的文武官員。開皇六年,另在六至九品設定八郎八尉共十六階散官:
正六品:上階為朝議郎,下階為武騎尉;
從六品:上階為通議郎,下階為屯騎尉;
正七品:上階為朝議郎,下階為驍騎尉;
從七品:上階為朝散郎,下階為游騎尉
正八品:上階為給事郎,下階為飛騎尉;
從八品:上階為承務郎,下階為旅騎尉
正九品:上階為儒林郎,下階為雲騎尉;
從九品:上階為文林郎,下階為羽騎尉。

隋初勛官沿用周制,僅改柱國大將軍為柱國,上開府儀同以下改“大將軍”為“三司”,品級為:
上柱國,從一品;柱國,正二品;上大將軍,從二品;
大將軍,正三品;上開府儀同三司,從三品;開府儀同三司,正四品;
上儀同三司,從四品上;儀同三司,正五品上;
大都督,正六品上;帥都督,從六品上;都督,正七品下。

隋煬帝大業三年,更定官制,重改品級。廢特進、八郎、八尉、十一等勛官,並省朝議大夫。散、勛官合併,更定後的散職從一至九品,分別為:
光祿大夫,從一品;左光祿大夫,正二品;右光祿大夫,從二品;
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正議大夫,正四品;通議大夫,從四品;
朝請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從五品。以上共九大夫。
建節尉,正六品;奮武尉,從六品;宣惠尉,正七品;綏德尉,從七品;
懷仁尉,正八品;守義尉,從八品;奉誠尉,正九品;立信尉,從九品。
此外,原勛官中四品的開府儀同三司改為從一品散官。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