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前沿:大幅提高熱電聯產系統效率的途徑

出版社: 重量: 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的發展與挑戰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 18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040263770
條形碼: 9787040263770
尺寸: 19.8 x 13.7 x 1 cm
重量: 249 g

內容簡介

《工程前沿(第9卷)(大幅提高熱電聯產系統效率的途徑)》內容簡介:“工程前沿”研討會正是在這種國內外發展的大背景下,由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發起、組織的。中國工程院是我國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有710多位院士,整個工作的重點和主體是院士。院士們作為我國一千多萬名工程科技人員的傑出代表,作為新生產力的重要創造者和新興產業的積極開拓者,他們以國家振興為己任,在把握國家科學和工程技術發展方向,參與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的決策諮詢和培養年輕科技人才等諸多方面積極工作,成效顯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是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發展科學技術的方針、政策和規劃,按照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自然科學基金制運作方式,運用國家財政投入的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部分套用研究,發現和培養科技人才,發揮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和協調作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

目錄

“大幅提高我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系統效率的途徑”研討會開幕詞
議題一 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事業的發展方向
(執行主席:倪維斗)
我國熱電聯產的新發展
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新審視熱電聯產
以總能系統觀點與用熱終端高效化為特徵的大中型火電機組聯產供熱系統新模式
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的發展與挑戰
加速發展核電——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
議題二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事業的技術創新流程(執行主席:江億)
基於Co-ah循環的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方法
節能減排需要科學創新
大容量熱電聯供汽輪機設計的有關問題
凝汽機組改供熱的幾個問題
熱電聯產創新技術套用的建議
基於分棟熱計量的末端通斷調節與熱分攤技術介紹(一)——理論可行性研究及硬體開發
基於分棟熱計量的末端通斷調節與熱分攤技術介紹(二)——示範工程測試及社會可接受性調查
低溫地板輻射供熱技術
工程示例
案例一 赤峰大唐富龍利用基於吸收式循環的集中供熱新技術2×300Mw熱電聯產節能減排示範工程
案例二 內蒙古環境改善一期項目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集中供熱工程
案例三 天津中新生態城能源基礎設施規劃集中供熱工程
附錄
附錄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議關於加快科技創新、大幅提高我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系統效率建議
附錄二 第9次“工程前沿”研討會會議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